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型超宽带脉冲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成礼  袁乃昌 《电子学报》1994,22(12):71-73
研制出GaAs:Cr,Fep:Fe光导开关,利用光导开关产生高功率皮秒脉冲,实验显示了所产生的皮秒脉冲波形,此种新型超宽带脉冲为研制超宽带雷达提供新型的脉冲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雪崩晶体管超宽带脉冲发生电路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确保输出功率的同时,不产生级间延迟,为超宽带脉冲产生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现方法。然后对改进和优化后的雪崩晶体管脉冲发生电路进行了设计和实现,从测试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优化后的脉冲发生电路可以在较低的电源电压下稳定工作,并输出一定幅度和宽度的超宽带脉冲,能满足超宽带脉冲发生电路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种超宽带脉冲发生器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双极型晶体管的雪崩特性设计了双管并联的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脉冲发生器,通过添加电感使电路的等效负载增加,在维持脉冲宽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输出脉冲的幅度增加到原来的2.5倍。对电路中各元件参数的选取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给出了参数值与脉冲各项性能的关系。仿真得到的UWB脉冲信号幅度为-38.299V,脉冲宽度约为663.265ps,上升时间459.184ps,下降时间约为969.388ps。  相似文献   

4.
一种超宽带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勇  周月臣  程崇虎 《通信学报》2005,26(10):112-115
介绍一种利用并联阶跃恢复二极管(SRD)产生超宽带窄脉冲信号的微带结构电路,该电路可产生宽度为1ns、重复周期为100MHz的窄脉冲信号,其峰值电压达10.44V。文章分析讨论了电路原理与设计方法,并重点研究了偏置电路与匹配电路的设计问题。测量结果显示该电路所产生的脉冲信号具有良好的波形,并且脉冲拖尾的振荡起伏很小,是一种适合于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窄脉冲信号形成电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脉冲形成网络的超宽带脉冲产生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超宽带天线对冲击脉冲波形的要求.利用阶跃恢复二极管和微带传输线.通过延迟的方法设计并制作了超宽带双极脉冲发生器.根据超宽带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参数,通过理论分析和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仿真,给出了一种微带脉冲形成网络的设计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成功地产生了纳秒级宽度的双极性超宽带窄脉冲信号.测量结果表明:经过脉冲形成网络产生的信号具有良好的波形,且拖尾振荡小,有利于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了UWB成形脉冲的算法,然后基于Hermite矩阵和Chirp信号得到了UWB的成形脉冲。在对Chirp脉冲的带宽、中心频率等性能参数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将若干个Chirp脉冲信号进行线性叠加,通过仿真结果表明,随之产生的脉冲信号不仅满足FCC对UWB脉冲信号辐射功率要求,而且其脉冲信号的频谱利用率也很高,同时还能有效抑制对其他窄带系统的干扰。  相似文献   

7.
将脉冲超宽带(IR-UWB)信号应用于航天测控领域,能够有效提高当前航天测控系统的隐蔽性、抗干扰性和测量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DS-PAM(Direct Spread-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调制、TH-PPM(Time Hopping-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调制的信号和PSM(Pulse Shape Modulation)调制技术组合起来,可构成一种新的组合调制的脉冲超宽带信号,即DS-PAM-TH-PPM-PSM-UWB(Direct Spread-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Time Hopping-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Pulse Shape Modulation-Ultra Wideband)信号.利用对数正态阴影模型分析其传输性能,在单频干扰信号条件下分析其抗干扰性能,利用模糊函数分析其测量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DS-PAM-UWB信号和TH-PPM-UWB信号,该组合信号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抗干扰性能和测量性能,为脉冲超宽带信号应用于航天测控领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是利用极窄脉冲传输的系统,其中脉冲波形是其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讨论了正弦调制高斯脉冲和Meyer小波脉冲,通过MATLAB仿真分析研究,发现它们与高斯脉冲相比,具有一些优点,可以满足某些特定的要求,能够改善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得到超宽带纳秒级窄脉冲信号,在对UWB脉冲产生方法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逻辑器件的简单脉冲产生电路。对实际制做的电路进行了测试,能够得到重复频率为10 MHz,脉冲宽度约为4ns,幅度约为500mV的窄脉冲。该电路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工程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以固态半导体器件为基础,基于超快电子学中的晶体管雪崩导通理论,利用脉冲耦合原理,在时域上将多路高压皮秒脉冲耦合输出,获得了超宽带高功率脉冲。通过四路脉冲耦合实验验证了该设计思路的可行性,提高了输出脉冲功率。实验中,单路高压皮秒脉冲的幅度为1.33kV,宽度为770ps,峰值抖动≤1%,脉宽抖动≤1%,四路脉冲耦合后,输出脉冲幅度为2.66 kV,宽度为875 ps,峰值抖动≤1%,脉宽抖动≤1%。该方法可以推广至多路脉冲耦合,获得更高的功率。  相似文献   

11.
从频域角度考虑了产生脉冲的方法,通过滤波器对单位冲激响应进行频谱整形,达到将脉冲控制在固定频谱范围内的目的。通过ADS和Protel对电路进行仿真设计和硬件实现。测试结果表明,该脉冲产生器输出结果达到了预期要求,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得很好。最终输出脉冲峰峰值为1.17V,拖尾抑制为-12dB,具有良好的对称性,频谱基本控制在30~40MHz之间。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射频三极管的高斯脉冲发生器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峰  薛泉  陈志豪 《通信学报》2005,26(10):69-71
对一种电路简单、成本低廉且易于集成的高斯脉冲发生器进行了分析与设计。该发生器是通过一个微分电路将触发信号转变为含有正、负脉冲信号来驱动射频三极管的“开”与“关”,并通过电容的充、放电形成窄脉冲。测试结果显示该脉冲发生器能产生峰值电压为1.8V,脉冲宽度为0.8ns的高斯脉冲波形,并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该电路非常适合于MIC。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从时域和频域对一种开关电容滤波器的特性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首次给出了解析形式频谱函数和相应频率特性曲线,结果表明,电路特性依赖于参数τ=RC与开关切换时间T的比值α=τ/T。当电子开关的切换时间T相对较短(即α较大)时,该电路是一个梳齿幅度衰减型梳状滤波器,通带中心频率等于开关频率的奇数倍,开关频率的偶数倍则为其阻带频率。随着开关频率降低(T增,α减),电路过渡为幅频特性有起伏的低通滤波器。分析结论与实验结果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4.
王云霞  尹秋艳  张艳 《电子科技》2007,(8):21-23,27
首先介绍了只用有频域测量功能的矢量网络分析仪来判断半刚性同轴电缆接头的时域反射特性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公式。为了方便在实际的半刚性同轴电缆接头的质量检测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一个前述计算方法的近似模型,由这两种计算方法比较,近似模型的误差在10~(-3)量级内,可见即使在较严格的质检中,使用该近似模型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GSM信号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SM信号作为一种复杂的通信信号,其测量意义很大。文中利用Agiient E4438C矢量信号发生器、E4404B频谱分析仪、GBIB总线搭建GSM测量网络,通过对GSM信号时域和频域的测量和分析,较全面地研究了其载波特性和频谱,更加深入地掌握了GSM信号的各种参数,验证了GSM信号采用GMSK的调制方式的原因,同时为今后GSM移动终端测试系统化、自动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二次载频测量方法,详细阐述了对高速跳频信号实时载频测量算法的工作原理。针对高速跳频信号特点,采用多路并行方法处理高速采样数据、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估计信号载频、数字正交下变频得到零中频信号。详细描述了基于可编程门阵列器件(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通过载频粗测、数字正交下变频、载频精测和载频合成的具体实现过程。以实际跳频信号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17.
罗敏  许志猛  余轮 《通信技术》2009,42(9):20-22
以并联阶跃恢复二极管(SRD)窄脉冲发生器为基础,结合简单的RLC电路,设计一种直接产生Scholtz’s单周期脉冲的电路结构。这种脉冲近似二次微分高斯脉冲,是超宽带系统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波形。文章主要讨论了电路原理与设计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该电路所产生的脉冲信号具有良好的波形,是一种适合于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窄脉冲信号产生电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码间干扰以及消除码间干扰常用的三种方法.并从理论上比较了三种方法的性能,为了测试验证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的性能,搭建了仿真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模拟.其仿真结果表明:与时域均衡相比较,频域均衡能有效提高均衡器的收敛速度和显著改善均衡器消除符号间干扰(ISI)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高数据率水声通信是海洋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实现水下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之一。首先,阐述了高数据率水声通信的两种主要类型:单载波时域均衡和正交频分复用;然后,给出了两种调制方式的发展现状及其优缺点;随后,介绍了该课题组近十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基于单载波频域均衡的高数据率水声通信;最后,对高数据率水声通信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