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高温高湿的储粮环境下,虫害极易发生并难于防治,通过应用充氮气调储粮技术,使锈赤扁谷盗杀虫率达到100%,有效解决高抗性害虫防治和虫害交叉感染问题,确保储粮安全。同时充氮气调储粮技术是绿色储粮发展方向,全面实施气调储粮,降低化学药剂使用量,提高粮食"免熏率",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粮食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
谷物保护剂--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大量使用PH3杀虫,致使有些重要储粮害虫对它已产生了抗药性并日趋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科学家均致力去研究用谷物保护剂来防治储粮害虫,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谷物保护剂是一种直接与粮食拌和以防治储粮害虫的物质.这物质可以是高效低毒化学杀虫剂(常规谷物保护剂),也可以是一些新型谷物保护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硅藻土;源于自然的微生物制剂,以及一些杀虫机理与常规谷物保护剂一样的植物源杀虫剂.本文还对常规谷物保护剂防治储粮昆虫和螨类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3.
开发和应用植物性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在国内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年前我国就有利用植物药剂来防止种籽生虫的做法,在《齐民要术》上记载了“麦一石艾一把”的防虫经验。在国外,南斯拉夫人于15世纪就知道利用“除虫菊”消灭害虫;印度人在20世纪初就进行了苦楝籽杀虫效果的研究。由于储粮害虫对化学杀虫剂抗性呈百倍的增长,导致用药量的增加和粮食中药剂残留的升高,国内外研究者意识到应该重视植物杀虫剂的研究,开发出高效低毒的新型杀虫药剂。近20多年来,植物性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和应用受到重视。尤其是跨入21世纪后,人们需求…  相似文献   

4.
储粮害虫物理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储粮害虫物理防治技术进行了综述。主要总结了机械防治、惰性粉防治、气调防治、诱虫灯技术、高低温技术、辐照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各种物理防治技术的杀虫机理和实际应用效果,为实现生态储粮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业害虫传统防治方法是采用化学杀虫剂,具有成本低、杀虫效果好等优点,但也存在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及害虫抗性增加等缺点,因此采用新型、有效的害虫防治手段来替代化学杀虫剂很有必要。苏云金芽孢杆菌是近年来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生物杀虫剂,其安全性高、低毒,防虫效果好,在农作物抗虫特性改良、害虫防治领域表现出非常大的潜力。阐述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特点、杀虫机制和应用方式,以期为未来新型害虫防治策略的构建与发展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6.
食品级惰性粉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储粮害虫杀虫剂,其低毒、长效的特性在储粮害虫的防治中尤为突出.为了拓展食品级惰性粉在粮食储藏中更广的使用范围,检测其在空仓杀虫中的使用效果,进行了食品级惰性粉空仓杀虫实验.通过对空仓仓底施放食品级惰性粉并配合储粮害虫引诱装置,对空仓内的储粮害虫进行防治、灭杀.实验表明食品级惰性粉在空仓杀虫...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研究的新进展(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第3期)3.2 非化学杀虫剂防治3.2.1 植物及其油的杀虫效果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了用中国花椒粉防治麦蛾的效果和机理,研究得出花椒粉中黄木灵成分对麦蛾的产卵和幼虫的取食有明显抑制作用。德国汉诺威大学研究印度产的菖蒲精炼油对防治储粮害虫具有潜在的能力,其活性物质——β—细辛脑对储粮害虫有毒力和不育作用。美国研究者Shaaya.E最近对大量各种香料和草药提取出的精油防治储粮害虫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在实仓条件下评价了这些油的生物活性,证明对四纹豆象是一种潜在的控制剂,在储粮保护和减少化学杀虫剂的应用方面可起到良好的作…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储粮害虫给粮食储物带来严重损失,为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储粮害虫防治方法替代化学防治,本文研究储粮害虫的运动行为。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视频图像逐帧处理,运用匈牙利算法对多个储粮害虫目标轨迹跟踪,并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与余弦相似度方法解决多个储粮害虫在运动过程中目标重叠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37个储粮害虫正常运动视频中达到98.5%的跟踪准确度,在58个含有目标重叠的视频中达到89.7%的准确度。最后计算实时运动行为指标,如行走距离、行走速度、行走方向等,这为分析在热处理、熏蒸、气调等杀虫过程中储粮害虫运动行为,推算其移动范围并依此调整杀虫强度,从而控制成本以达到最好的杀虫效果提供理论支持,为建立高效的储粮害虫防治方案提供一种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9.
用 CO_2作气调基质的气调储粮技术不但能有效地杀灭储粮害虫,突破我国粮食储藏长期依赖磷化氢等化学药剂防治害虫的局面,而且避免了化学药剂危害人体、污染粮食、腐蚀仓储设备和破坏环境,实现储粮化学药剂的"零排放",满足了人们对绿色食品和环保的需求,同时为抑制害虫抗性增长提供了新方法,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卫生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储粮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使其产生严重的抗药性,且污染环境。介绍储藏中的常见虫害及其造成的损失,根据粮食储藏绿色、环保、安全的要求,探讨粮食储藏过程中针对储粮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综述在稻谷储藏中关于昆虫生长调节剂、信息素、微生物源物质、植物及植物提取物等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开拓储粮害虫防治思路,减少或避免储粮害虫造成的损失,为未来研究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纳米材料在粮食储藏行业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纳米材料在储粮中的害虫防治和抑制霉菌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具有杀虫、抑菌的不同纳米材料,对传统农药和新型农药杀虫效果的增效作用,最后总结生物源介导的合成纳米材料的新技术,为推广纳米材料在储粮中抑制虫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纳米材料可以作为参与储粮虫霉的防治技术,还可以降低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对绿色储粮技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参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大米的气调保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加工好的大米成品在消费之前的保鲜直接影响着大米的食用品质.重点介绍了大米气调保鲜的杌理、特点及影响因素.气调保鲜常用的气体如CO2、N2等,可以抑制真菌生长,窒息储粮害虫,延缓大米品质的劣变.密封在包装内的CO2逐渐被吸收,可以形成与抽真空相似的包装外观效果和保鲜效果.气调保鲜包装成本低,能延长大米的货架期,方便消费者选购.影响大米气调保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气体和包装材料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植物源农药在我国储粮害虫防治研究中的应用状况,介绍了目前我国已研究的杀虫植物种类及防治对象、我国的植物源农药研究机构及研究队伍、植物源农药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产业化发展情况,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谷物挥发物研究现状、谷物挥发物对害虫行为的影响、植食性昆虫学习行为对储粮害虫行为的影响、谷物挥发物与储粮害虫防治的关系等进行综述,以期对今后开展谷物挥发物在储粮害虫综合防治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储粮害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快速、准确进行储粮害虫检测是高效开展害虫综合防治的前提,也是保障粮食安全储藏的重要措施。本文根据国内外储粮害虫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进展情况,介绍了直观检查法、取样检查法、诱集检查法、电子检查法等储粮害虫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展望了储粮害虫检测技术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储粮害虫发生的预测预报研究与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储粮害虫对粮食及其制品造成的损失以减重、品质劣变为主。目前对储粮害虫防治主要使用熏蒸剂、防护剂等化学防治方法。随着害虫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不断增强,化学防治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欧美国家已将昆虫生长调节剂引入害虫防控之中,其中包括保幼激素类似物-烯虫酯(methoprene)。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烯虫酯的研发历程、烯虫酯对储粮害虫的防控效果、昆虫的烯虫酯抗性对其防控效果的影响、保幼激素及其类似物作用机理、烯虫酯商业应用前景,以期为今后国内开展烯虫酯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粮食在储藏及加工过程中极易遭受储粮害虫为害。目前对储粮害虫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但长期使用化学防治引起的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使其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防虫包装作为一种既传统又新兴的物理防虫方式,日益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综述了粮食包装的材料种类及其特点、防虫包装的类型与应用方式、国内外对防虫包装的研究方法、防虫包装的评价方法及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科学高效利用防虫包装、开发新型防虫包装防治储粮害虫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8.
储粮害虫已经对磷化氢熏蒸产生了较高抗性,研发新型绿色害虫防治技术迫在眉睫。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可作为递送载体增强杀虫剂及核酸农药的害虫防治效果,也可作为新型防治方式直接使用。本文对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储粮害虫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针对近年来研究较为深入的相关纳米材料,从种类、作用机制及作用方式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综述。最后,对纳米材料在储粮害虫绿色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The granary and maize weevils are serious worldwide threats to stored products and their control has heavily relied on synthetic insecticides, which are largely recommended based on studies with acute lethal doses neglecting the importance of potential sublethal effects of insecticides. Deltamethrin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managing grain weevils and other stored grain pest species, but reported control failures with this insecticide sparked the search for alternative insecticidal compounds. The bioinsecticide spinosad is one of such alternatives whose use against stored grain insect pests is relatively recent, but encompasses the control of grain weevils. Nonetheless,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sublethal effects of spinosad on these insect pest species. Here we assessed the insecticidal effects of commercial formulations of spinosad and deltamethrin against the weevil species Sitophilus granarius and S. zeamais. Both spinosad and deltamethrin were able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nsects, although the latter caused a faster mortality than the former. Behavioral pattern changes were caused by both insecticides, especially deltamethrin, triggering irritability (i.e., avoidance after contact). Different feeding and drinking responses were also detected for both weevil species, which exhibited significant avoidance to deltamethrin and to spinosad, but with a milder response to the latter. Apparently spinosad is not as easily recognizable as deltamethrin by S. zeamais and S. granarius, remaining effective against both species without minimizing as much the potential exposure as deltamethr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