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小米麸皮为原料,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木聚糖酶提取小米麸皮中阿魏酰低聚糖(FOs)的工艺,并对FOs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反应温度60℃、底物质量浓度0.013 3 g/mL、纤维素酶添加量25.00 mg/g(以小米麸皮粗纤维质量计)、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提取的小米麸皮FOs浓度为4.5μmol/L。小米麸皮FOs的抗氧化性较高,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且还原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以非糯性小米麸皮为原料,研究了酶与化学结合法提取膳食纤维的工艺技术。结果表明,提取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65℃条件下用4%的混合酶(α-淀粉酶∶糖化酶=1∶4)酶解100min,再用5%NaOH在100℃下处理70min,膳食纤维纯度为92%。   相似文献   

3.
小米麸皮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非糯性小米麸皮为原料,研究了酶与化学结合法提取膳食纤维的工艺技术。结果表明,提取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65℃条件下用4%的混合酶(α-淀粉酶∶糖化酶=1∶4)酶解100min,再用5%NaOH在100℃下处理70min,膳食纤维纯度为92%。  相似文献   

4.
小米麸皮膳食纤维成分及物化特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酶-化学法提取糯性小米麸皮、非糯性小米麸皮中的膳食纤维,对其化学成分、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并对提取出的膳食纤维进行物化特性测定,包括膨胀力、持水力、持油力等。结果表明,糯性麸皮中膳食纤维质量分数达到76.58%,其中不溶性膳食纤维为69.09%,可溶性膳食纤维为7.49%;非糯性小米麸皮中膳食纤维质量分数为73.18%,其中不溶性膳食纤维为65.55%,可溶性膳食纤维为7.63%;提取出的糯性和非糯性小米麸皮膳食纤维中不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分别达到91.35%、89.55%。且从小米麸皮中提取出来的膳食纤维均具有良好的物化特性3,7℃下,糯性小米麸皮膳食纤维和非糯性小米麸皮膳食纤维膨胀力分别为4.80、4.61 mL/g。这些都标示着小米麸皮可作为富含大量优质膳食纤维的潜在来源。  相似文献   

5.
超微粉碎对小米麸皮膳食纤维物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小米麸皮膳食纤维超微粉碎的物理特性;通过将小米麸皮膳食纤维原粉进行超微粉碎制得膳食纤维微粉,比较不同粒度的膳食纤维微粉在膨胀力、持水力、持油力、结合水力及阳离子交换能力等方面的物理性质变化;结果表明,超微粉碎后膳食纤维微粉的膨胀力、持水力、持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等物理性质均较原粉有较大提高,结合水力较原粉有所降低,粒度D50≤23.465μm微粉的综合指标最佳,在25、37℃时,膨胀力分别为原粉的2.3、2.2倍,持水力分别为原粉的3.1、2.9倍,持油力均为原粉的1.6倍,结合水力均为原粉的0.7倍。说明超微粉碎能够较好的改善小米麸皮膳食纤维的物理特性,可广泛应用到药品和保健食品中。   相似文献   

6.
以小麦麸皮膳食纤维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解法对小麦麸皮膳食纤维进行改性,制备可溶性麸皮膳食纤维。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确定了纤维素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10、酶用量20 U/g、酶解p H 4.8、酶解温度60℃、酶解2 h,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12.67%。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酶酶法改性玉米麸皮膳食纤维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王蕾 《食品工业》2012,(3):23-26
以玉米麸皮为原料,制备膳食纤维粉,通过纤维素酶对其进行改性,提高膳食纤维品质。采用纤维素酶法,得到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26.45%。其最适反应条件为:酶添加量15.78 U/g、酶解时间3.01 h、酶解温度50.56℃和酶解pH 5.56。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低温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对小麦膳食纤维理化性质的影响情况。实验发现经过两种方式所制备的小麦膳食纤维具有较强的持水力、膨胀力、吸附脂肪和亚硝酸盐的能力,但是除两者之间的持水力和吸附亚硝酸盐的能力无明显区别外,经过低温真空干燥制备的不溶性膳食纤维膨胀力强于经过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膳食纤维膨胀力,而且小麦膳食纤维吸附饱和脂肪的能力强于吸附不饱和脂肪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纤维素酶水解制备米糠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分析引起米糠膳食纤维功能性质差异的原因。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工艺条件,测定膳食纤维的化学成分、持油力和吸附胆酸钠能力,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纤维素酶用量100 U/g,反应时间5 h,料液比(m米糠纤维∶V) 1∶15 (g/mL)时,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无显著变化。水解后膳食纤维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从26.23%和28.71%显著性下降(P<0.05)至18.29%和25.24%,木质素质量分数从20.22%显著性增加(P<0.05)至31.46%。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表面致密光滑,未见明显的孔洞结构,水解后的不溶性膳食纤维表面出现更多且更深的孔洞结构。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和水解前的米糠膳食纤维的持油力分别为0.86,5.21,4.15 g/g,胆酸钠吸附率分别为15.17%,24.04%,20.84%。结论:米糠膳食纤维的功能性质差异是由其化学成分和表面结构的差异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麦麸粒度、处理时间、处理压强和改性麦麸质量分数对小麦麸皮功能性质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了麦麸改性前后的超微结构和官能团。结果:在麦麸粒度40 目、处理时间20 min、压强400 MPa、麦麸质量分数20%条件下,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最高、阳离子交换能力最强、脂肪酶活力最低;在麦麸粒度50 目、处理时间15 min、压强400 MPa、麦麸质量分数20%条件下,麦麸持水力和持油力较高;在麦麸粒度40 目、处理时间25 min、压强300 MPa、麦麸质量分数15%条件下,麦麸亚硝酸根清除率较强;在麦麸粒度50 目、处理时间25 min、压强500 MPa、麦麸质量分数25%条件下,麦麸胆固醇吸附能力较强。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超高静压破坏了麦麸膳食纤维的结构,使其结构变得疏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超高静压可以破坏分子间的共价键,使纤维素降解,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本实验改性的麦麸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米糠蛋白为原料,采用转谷氨酰胺酶(TG)将其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蛋白质质量分数、改性时间及加酶量对改性的米糠蛋白凝胶硬度的影响,并比较改性前、后米糠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以及持油性等功能性质。结果表明,在蛋白质质量分数12.8%,改性时间3.2 h,加酶量19.7 U/g的条件下得到蛋白质最佳凝胶硬度,即93.58 g。经改性处理后蛋白质持水力增加162%,溶解度增加31.1%,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52.7%,25.4%,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分别提高33.3%,7.2%,持油性提高114%。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观结构,发现改性的米糠蛋白呈类似海绵结构,其结构有较明显的改善,说明酶法改性米糠蛋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植物源蛋白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降血压活性,研究采用蛋白酶Alcalase水解小米米糠分离蛋白(MBPI)获得小米米糠蛋白水解物(MBPH),经膜分离技术得到成4种不同分子质量大小的多肽组分。通过氧自由基吸附能力(ORAC)、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活性、肾素(renin)抑制活性和体内降血压活性,评价了小米米糠蛋白水解物及其不同分子质量组分抗氧化及降血压活性,鉴定了<1 ku组分多肽的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低分子质量小米米糠蛋白水解物具有更好的氧自由基吸附能力和降血压活性,<1 ku组分的ORAC值为1 455.41μmol TE/mg,ACE抑制率分为73.667%,肾素抑制率为74%,且在灌胃6 h后降低SHRs的收缩压约37.8 mm Hg;<1 ku组分中鉴定出7个小肽序列VALVR、VLER、VVRP、WVGK、FGPK、VLLF和LFGK。研究认为小米米糠蛋白水解物,尤其是<1 ku肽组分可能作为功能性成分用于降血压相关的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大米蛋白酶法改性及酶解物功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利用碱性蛋白酶对米糟中的大米蛋白进行了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反应条件为酶量[E]/[S]=1%、pH8.0、温度65℃、固液比1:5,该条件下经改性后的大米蛋白的氮溶解指数(nitrogen solubility index,NSI)、起泡性、乳化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且氨基酸组成保持均衡,比较适合食品工业上应用。  相似文献   

14.
酶法制备小麦麸皮膳食纤维及其功能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法提取麦麸中的膳食纤维。研究发现,基于耐高温α-淀粉酶的去除麦麸附着淀粉的条件为:pH6.5,温度96℃,淀粉酶添加量2%,作用时间2h;筛选得到了1种水解麦麸蛋白质能力较强的商业蛋白酶:Alcalase2.4L,此蛋白酶的去除蛋白质的适宜条件为:pH7.5,温度60℃,蛋白酶添加量1.8%,作用时间3.5h,得到的麦麸膳食纤维纯度>90%,室温下用5%H_2O_2脱色3.5h,最终产品纯度为89.89%。对其功能性质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麦麸膳食纤维的持水力、膨胀力、吸油力随产品粒度的减小而减小,阳离子交换能力随粒度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燕麦麸皮球蛋白的糖基化结构修饰及功能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氨基葡萄糖存在的条件下,利用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TG)对燕麦麸皮球蛋白糖基化结构修饰,进而探讨糖基化蛋白功能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糖基化交联球蛋白的溶解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相比于未修饰的球蛋白都有明显的改善,但表面疏水性明显下降;另外,酶促糖基化球蛋白的变性温度和焓变值都有所下降,其二级结构变化为:α-螺旋结构相对含量呈增加趋势,β-折叠和β-转角结构相对含量呈下降趋势,无规卷曲结构相对含量几乎没变。经糖基化处理的球蛋白酪氨酸分子主要呈现"暴露态",色氨酸相对拉曼强度更趋近于"包埋态"。酶促糖基化球蛋白二硫键振动模式为t-g-t。通过对球蛋白、修饰球蛋白的功能特性与空间构象的比较分析,明确TG催化葡萄糖结合在燕麦麸球蛋白上,进一步明晰修饰蛋白功能特性与空间构象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可为延长杂粮产业链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同时可以为今后制备燕麦蛋白特定产品进行分子设计和重组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以燕麦麸皮为原材料,利用微波对燕麦麸膳食纤维(OBDF)进行改性处理.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傅里叶红外图谱(FT-IR)研究改性前、后OBDF的结构.测定吸附性能、溶解性能以及对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改性前、后OBDF功能性质的变化.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改性OBDF呈现多孔隙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试验优化小米糠膳食纤维改性工艺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米糠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气爆预处理,利用超声-微波协同法对气爆预处理的小米糠膳食纤维进行改性,以提高小米糠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得率,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工艺条件。同时借助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改性前后小米糠膳食纤维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爆条件设定为压力1.0 MPa、时间90 s,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535 W、料液比1∶50(g/m L)、超声-微波协同时间57 min,SDF含量达到10.841%。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分析显示改性小米糠SDF分子质量变小,表明经改性处理后小米糠SDF分子链变短且聚合度降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改性小米糠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的化学官能团变化不大,并且有明显的糖类特征吸收峰。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改性小米糠IDF的结晶度上升,表明改性小米糠IDF中非结晶区有部分降解,并且转化为SDF。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改性小米糠SDF的颗粒表面变得粗糙,疏松多孔,由小颗粒聚集而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碱处理浓度对米糠不溶性纤维成分的影响以及化学组成与纤维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采用酸碱结合的方法从米糠中提取不溶性纤维。结果显示,随着碱质量浓度增大,淀粉、蛋白和半纤维素的水解率逐渐增大,所得米糠不溶性纤维的持水力逐渐降低,持油力逐渐升高,膨胀力先升高后降低。为改善米糠不溶性纤维的亲水性与可溶性,提高其对淀粉酶和胰脂酶的抑制作用,进一步采用羧甲基改性,考察了羧甲基改性前后的米糠纤维样品的理化性质以及对淀粉酶和胰脂酶的抑制作用变化。结果表明:羧甲基化改性显著提高了米糠不溶性纤维的持水力和膨胀力,而且通过羧基与酶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显著增强了纤维对胰脂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酶法改性对小米糠膳食纤维体外胆固醇吸附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米糠为原材料,采用AOAC 985.29《食物中总膳食纤维 酶-质量法》制备小米糠总膳食纤维(totaldietary fiber,TDF)。利用纤维素酶对TDF进行酶法改性,以提高其体外胆固醇吸附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最终确定TDF的酶法改性条件为:酶解pH 3.8、酶添加量140 U/g、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3 h,所得纤维素酶改性膳食纤维(cellulase-modified dietary fiber,CMF)的体外胆固醇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达到14.21 mg/g,比TDF的胆固醇吸附量(5.91 mg/g)提高了1.40 倍。对TDF和CMF的单糖组成、红外光谱以及超微结构等物化特性分析发现,纤维素酶的作用改变了TDF的单糖组成,形成了更多纤维二糖,产生了较多憎水基团,结构粗糙,这些组成及微观结构的改变可能与CMF胆固醇吸附活性显著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