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温相变蓄热技术在建筑采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相变蓄热是一种理想的电采暖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夜间廉价电蓄存热量以供白天采暖.它不仅可缓解我国城市因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且可平衡电网峰谷差,节约电采暖运行费用.介绍了一种高温相变蓄热电采暖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热性能测试结果,并对其应用进行了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JGT236—2008电采暖散热器标准中对于直接作用式电采暖散热器产品性能的Ⅲ级要求和金属热强度的要求.对不同结构尺寸的新型铝合金电散热器进行理论计算、试验验证,得到该新型铝合金电散热器最优的结构尺寸。  相似文献   

3.
依据JGT236—2008《电采暖散热器标准》中对于直接作用式电采暖散热器产品性能的III级要求和金属热强度的要求,对不同结构尺寸的新型铝合金电散热器进行理论计算、试验验证,得到该新型铝合金电散热器最优的结构尺寸。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JGT236-2008电采暖散热器标准[1]中对于直接作用式电采暖散热器产品性能的III级要求和金属热强度的要求,对不同结构尺寸的新型铝合金电散热器进行理论计算、试验验证,得到该新型铝合金电散热器最优的结构尺寸.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蓄热式电供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蓄热式电供暖的原理及特点。对蓄热式电供暖、普通电供暖方式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前者的经济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低熔点石蜡微胶囊为相变储能材料,配以水泥、砂和外加剂制成低熔点石蜡微胶囊相变蓄热砂浆。研究了低熔点石蜡微胶囊掺量对相变蓄热砂浆施工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热工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模拟上墙试验。结果表明,石蜡微胶囊掺量对相变蓄热砂浆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其掺量在6.5%~10%时,其施工性能、力学性能和热工性能达到最佳;掺量为8%时,相变蓄热砂浆上墙无开裂,适宜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7.
将蓄热地面与柴灶散热器热水采暖系统结合,利用蓄热地面的热惰性和散热器的即热性改善农村室内热环境。对柴灶散热器单独供暖系统和蓄热地面与柴灶散热器互补供暖系统的热工性能和室内热环境进行对比实验研究,通过分析散热器和蓄热地面的散热特性以及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探究蓄热地面的加入对于室温的影响。结果表明,蓄热地面的加入使得整体室温有明显提升,并且加快室温升高的速度、减缓室温降低的速度,明显改善了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8.
电采暖具有清洁环保、使用方便、灵活性强等优点,将电采暖与具有蓄热功能的相变材料结合供暖,既满足了采暖要求,又可以对电力负荷起到"移峰填谷"的作用,同时使能源利用更加合理,更加节约。  相似文献   

9.
以严寒地区的代表城市哈尔滨市为例,针对降低居住建筑冬季采暖能耗问题,利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模拟了应用集热蓄热式墙体的节能建筑的热工性能,并且在室内温度,建筑能耗等方面与传统建筑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北方农村地区供暖现状,分析了雾霾压力与燃煤的因果关系,说明了其改燃的必要性。依据京郊地区煤改现状及农村家庭型供暖为主的特点,对当前几种供暖方式就经济、节能、可靠性、环保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集中供暖需进行系统改造,燃气和蓄热式供暖不适合大面积发展,空气能热泵系统适合在北方农村地区推行,为河北地区煤改气、煤改电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常州金禧园大型住宅小区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电锅炉蓄热采暖系统和电锅炉蓄热生活热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特点,并将其和其他家用空调方式进行了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比较,简单介绍了冷热量计费系统。指出蓄能技术应用于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具有经济、环保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相变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辰  闫全英 《建筑节能》2007,35(12):41-44
相变储热技术是利用低品位能源,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相变储能在建筑节能和暖通空调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研究了在储能领域使用较为广泛的相变材料的种类及其特点。分析了国内外相变储能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变材料在建筑围护结构、太阳房供暖系统、电热蓄热系统及蓄冷空调中的应用。展望了相变材料在蓄能技术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上宏鞋业有限公司用能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设计了电加热导热油蓄热供热方案替代原有燃煤锅炉蒸汽供热。以夜间低谷电加热导热油进行蓄热,白天供应生产工艺用热。在节能减排,减少投资,降低运行成本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该方案可以为当前清洁能源替代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两部设计标准的部分条文,探讨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托幼等类型的公共类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指出了两部标准在适用范围、窗墙比、传热系数、采暖制式等多方面的规定有所不同,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该类建筑热工设计执行哪部标准更为合适。并对该类建筑在供暖方式、采暖制式、散热器采用等方面谈了个人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15.
结合拉萨市西藏科技厅太阳能供暖示范工程,对太阳能直接供暖系统中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器侧传热介质、蓄热方式、蓄热水箱、散热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靖  王馨  张寅平  狄洪发  江亿 《暖通空调》2006,36(3):62-65,52
对研制的高温相变蓄热电暖器的蓄放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暖器蓄热密度大,蓄放热性能稳定,蓄热时隔热性能好,放热时放热速率可满足普通供暖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具体工程为例,对某宾馆热水供应系统设计中热源的选择作了简要介绍,同时对工程选用的电蓄热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论述了该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原理,并指出采用该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供热、空调系统的蓄热分类,着重介绍了电热锅炉蓄热系统.对电热锅炉承压高温蓄热系统的组成、技术优势及经济效益作了初步探讨,并提供了这种蓄热系统的一个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9.
对西北边疆某哨楼进行了建筑热工分析和计算,计算出围护结构的得热量和耗热量,对平板型空气集热器、卵石床蓄热器及其它系统设备进行了设计与计算,简述了太阳能供暖系统集热、蓄热、供暖的运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裴清清  李冰 《暖通空调》1997,27(3):40-42
介绍一种水蓄冷式空调系统,使用风机盘管与水冷热泵一体的空调机组末端装置,实现了蓄冷空调模式与末端热泵空调模式并存与互补。与普通风机盘管式空调系统类似,但末端具有电制冷能力,能实现制冷供暖,蓄热蓄冷,大温水循环,有效回收利用余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