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软件外包业务是软件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目前迫切需要软件外包人才。本文提出软件人才培养的Java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方案,以软件外包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软件外包人才的课程培养方案,然后以软件外包项目驱动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通过团队协作方式完成项目实践任务,最终完成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过程,取得良好成果。  相似文献   

2.
以程序设计课程中一种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践模式为研究对象,提出以企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软件人才培养改革,结合南昌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共同探索培养软件人才的实际,阐述如何及时更新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将软件产业的新技术和新标准快速转化为教学内容,并将该因材施教的实践模式应用于各个年级的程序设计类课程中。  相似文献   

3.
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准软件人才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在软件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对我国计算机软件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软件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理念,为形成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不断满足信息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所需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徐磊健  杨晨  王滨生 《软件》2012,(6):142-14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已逐步完善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随着软件、外包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IT软件人才的需求量居高不下,各高校开设的IT相关专业和攻读IT专业的人员不断增加,因而也产生了许多人才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因此,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能够有效促进校企合作、人才利用最大化的一条必经之路。本文针对"订单式"人才培养与软件行业的发展需求,结合当代主流编程语言进行讨论分析,从而实现软件行业和高校间更加完善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高等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结合目前软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特点,对软件工程硕士教育、软件工程本科教育及软件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产学研结合平台搭建等角度分析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出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为软件行业发展储备优秀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6.
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是高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新兴行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文章分析高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现状,阐述如何通过就业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校企深度协同合作模式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等高层次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加强学生复合型能力培养,提高就业质量,协调好校企合作责权利,从而为中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转型升级作贡献。  相似文献   

7.
野媛 《办公自动化》2013,(14):21-22,13
近年来,我国软件服务外包行业高速发展,但人才短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等特点已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如何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中职学校培养软件服务外包基础性操作人才的可行性;探索了此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并详细分析了"定单式"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PHP作为一种开源的企业级部署技术平台,在互联网软件开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何培养出行业急需的创新型高技能PHP软件人才,是高职软件技术相关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目前国内PHP软件人才不足的原因,提出了构建高职创新型高技能PHP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并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平台和特色教学资源库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PHP软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主机银行业务应用案例分析》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杰  王敏  高珍 《计算机教育》2008,(23):34-37
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界需要的合格人才。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进程中,以工程型大型主机技术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行业需求→培养模式→案例教学→持续改进”的思想,初步建立起适合本院学生特点的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根据软件行业与服务外包产业形势的变化发展,分析制约产业发展的软件人才匮乏问题,提出高校软件人才培养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定位应用型卓越软件工程师的人才目标,总结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实施的新办法,创建"3+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以便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1.
12.
13.
《办公自动化》2011,(3):63-63
2011年3月8日,以"卓天下刃我行"为主题的三星笔记本电脑9系列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威斯汀大饭店隆重举行.100余家全国知名媒体记者与嘉宾代表受邀到场分享了本次盛宴.  相似文献   

14.
《办公自动化》2009,(9):29-29
FINE打印头是(Full-photolithography Inkjel Nozzle Engineering)--全平板照相喷墨打印头喷嘴工艺,FINE技术采用一体化成型技术,打印头喷嘴采取的高密度排列、用微小墨滴和精准定位,FINE打印头喷射1微微升的墨滴,打印精度达到9600 dpi,达到照片的高精度和色彩,输出细腻,并达到高速度打印.  相似文献   

15.
<正>2011年3月29日,三星电子在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举行了2011年三星商用笔记本电脑Aegis系列新品发布会。在此次名为"卓越创新,商用之本"的新品发布会上,三星正式发布了其全新一代商用笔记本电脑Aegis系列,凭借专业的设计、创新的科技、卓越的品质,引发了行业人士与业界的广泛关注。同时借助此次Aegis系列新品发布,三星商用笔记本电脑相关负责人也发布了2011年  相似文献   

16.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为了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教学改革创新一直都是各学校教学的核心工作.数据库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重点课程,本文通过大量例证来探究数据库创新教学的手段、方式,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2011年3月8日,以"卓天下刃我行"为主题的三星笔记本电脑9系列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威斯汀大饭店隆重举行。100余家全国知名媒体记者与嘉宾代表受邀到场分享了本次盛宴。在新品发布会上,三星电子电脑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林  相似文献   

18.
19.
<正>当前,工业以太网技术是工业控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与传统控制网络相比,工业以太网具有应用广泛、为所有的编程语言所支持、软硬件资源丰富、易于与Internet连接、可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与工业控制网络的无缝连接等诸多优点。由于这些优点,特别是与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20.
Both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ve work behaviour (IWB) of individual employees for organizational success, but the measurement of IWB is still at an evolutionary stage. This article is concerned with developed a measure of IWB with four potential dimensions: the exploration, generation, champio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ideas. From a pilot survey among 81 research professionals and their supervisors, we derived an initial version of ten items. Next, analysis of validity drew on survey data from 703 matched dyads of knowledge workers and their supervisors in 94 knowledge intensive services firms. It include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and hierarchical multilevel regressions to test hypothesized relationships of IWB with related constructs, including participative leadership, external work contacts and innovative output. These analyses demonstrated sufficient reliability and criterion validity. Evidence for the distinctiveness of the four dimensions was, however, weak, suggesting that IWB is one‐dimensional. We conclude that further research on this issue is meri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