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地板品牌,远销美国、英国、印度、阿联酋、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已进入美国主流消费市场,成为美国沃尔玛供应商。牛!一个企业家,慈善事业并不是他的主业,但是他不放弃这份责任,不作秀,坚持不懈,一做就是15年。傻!他认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别人做事。妙!他把速度换资本,创新求发展作为企业的发展理念。绝!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无疑是坎坷而曲折的,浙江贝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林”)也不例外。这个仅有13年发展历史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如今已拥有建筑施工总承包、建筑装饰、地基与基础和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和物业管理三级经营管理资质。“贝林”之所以有如此之快的发展速度,得益于公司有一位杰出的领导,他就是曾多次荣获“优秀企业家”称号的集团董事长郑积勤。2003年1月,郑积勤将浙江贝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贝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一天晚上,阿联酋迪拜酋长国的王子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见在海湾湛蓝的海面上,一片棕榈叶幻化成了一片美丽的岛屿,岛上游入如织。这听起来像阿拉丁的神话,可是,梦醒后的王子受到启发,决心将梦境变成现实。由此,一个庞大的造梦计划诞生了——人工填海建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迪拜朱美拉棕榈岛。 相似文献
9.
10.
<正>对于本文样本国家的选取,更多的是侧重一些相对来说人口较多,面积较大,跟中国国情比较相似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经验对我们更具有借鉴意义。笔者撰写此文的意图主要是想讨论和分析在宏观的理论性层面上,国际上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保障房政策的成功经验。通过对貌似散漫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障房制度建设路径进行梳理,来寻求他们之间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次于美国建筑师协会纽约分会举办、命名为“现实乌托邦:全球都市化”的展览,主要围绕香港、首尔、上海、新加坡和东京这五座城市的都市变革为主题展开,阐述了美国建筑公司和其它国际设计师在以这五座城市为代表的亚洲四国建筑热潮和摩天大楼的建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借助亚洲在建筑领域的变革性发展,建筑师正积极探索“未来都市化”的情景。 相似文献
14.
介绍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在交通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和考试的现状,以及相关职业资格制度的建设,对上海如何加快推进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工作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08,(3):132-138
全球建筑和设计公司伍兹贝格与澳大利亚著名设计师Marc Newson和他的搭档Sebastien Segers合作.并凭借澳洲航空公司在悉尼国际空港头等候机大厅的设计赢得了阿联酋玻璃绿叶奖(Emirates GLass LEAF Awards)中的国际室内设计奖。这个项目是Marc Newson领导的. 相似文献
16.
向日葵会随着太阳旋转,所以可以接受到更多的太阳能。一些建筑设计师受到这个自然现象的启发,也希望制造一种可以随着太阳能旋转的房屋。最近,澳大利亚一对夫妇就修建出了这样一幢可以随着太阳旋转的房屋。 相似文献
17.
亚洲城乡应与欧洲争艳--刘太格先生谈亚洲的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次见到刘太格先生是在香港举办的亚洲人居高峰论坛会议上,他儒雅的绅士风度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先生在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任职达30年之久,曾先后任新加坡城市重建局、新加坡规划局的首席行政长官.1989年,刘先生成为新加坡规划局的首席行政长官和总规划师. 相似文献
18.
19.
过去40年新加坡城市发展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人口,服务和娱东的逐步疏散,以及后期根据概率2性规划修编的要求进行的就业岗位疏散。中心城区作炎城市商业中心和就业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从而给交通运输体系带来巨大压力;为了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拥挤状况,规划建设覆盖全岛的交通运输网络,实施严格但不乏创新的交通管制措施成为新加坡政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国内,家庭园艺仍是蓬勃发展的后起之秀。可在欧美,你提"家庭园艺"似乎是多此一举,因为对他们而言,园艺早就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了,热爱园艺就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但对于我们国内大多数的居民来说,拥有一块地近乎奢侈,更多的是在阳台或墙角见缝插针地从花鸟市场买上几盆花养着。但不管客观或主观条件如何地不足,也还是阻碍不了新兴一代园艺粉丝们的狂热和执着。我曾遇到过公务缠身的企业老总一丝不苟地设计自己的公司庭院;也遇到过都市精英在山里买下院子,亲自动手改造成花园,并成了他们周末的度假乐园;也遇到过原本对园艺一窍不通的发烧友,晚上熬夜在各大园艺论坛上恶补园艺园林知识;他们团购种球、花籽,给同事分发自己栽种的百合花,将自己做的玫瑰酱快递给朋友……他们已经将园艺当成了生活。他们或许并不专业,但很专注!本期专题中,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作者们在探讨庭院风格、植物配置、花园中心乃至网购等话题时,观点竟然是如此的一致。也许我们可以相信,园艺真的可以沟通彼此、拉近心的距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