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目的查明本次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曲线推断可疑餐次,开展病例对照研究,确定可疑餐次和可疑食物,分析食物与发病存在的剂量反应关系,采集剩余食物等相关样品送实验室检测。结果此次食物中毒餐次是8月15日晚餐,食用炸鲐鱼与发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趋势卡方检验P0.05),检出剩余食物炸鲐鱼组胺含量超出国家标准。结论食用组胺超标的炸鲐鱼是本次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利用产组胺菌鉴别培养基,对鲐鱼内脏中产组胺菌进行初步筛选,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分离菌株的产组胺能力进行了确认;并通过菌株的生理生化、形态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研究了温度和pH对菌株生长和产组胺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鲐鱼中初步分离的4株菌(T4、T5、T6和T9)在组胺发酵培养基中能够产生164.1~466.1μg/100mL组胺;经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测定为相同菌种,对其中T4菌株进行进化树分析,发现菌株T4与产粘液变形杆菌相似性最高。T4菌株生长和产组胺的最适温度均为20℃,最适pH均为7。 相似文献
4.
鲐鱼中产组胺菌的分离筛选与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产组胺菌鉴别培养基,对鲐鱼内脏中产组胺菌进行初步筛选,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分离菌株的产组胺能力进行了确认;并通过菌株的生理生化、形态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研究了温度和pH对菌株生长和产组胺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鲐鱼中初步分离的4株菌(T4、T5、T6和T9)在组胺发酵培养基中能够产生164.1~466.1μg/100mL组胺;经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测定为相同菌种,对其中T4菌株进行进化树分析,发现菌株T4与产粘液变形杆菌相似性最高。T4菌株生长和产组胺的最适温度均为20℃,最适pH均为7。 相似文献
5.
6.
本文报导了在加工鲐鱼鱼脯干制口中,为了降低成品脂肪含量,在原材料制备鱼糜时混合一定量的低脂鱼类,可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实验表明,鱼脯中低脂鱼含量在30~40%时,可使成品含脂量降到5%以下,对3种低脂鱼来说,以鳕鱼混合制品感官质量最好,另外对3种包装材料做贮藏实验,结果表明,用铝箔三层复合袋真空包装的成品质量最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cold plasma,ACP)处理鲐鱼的杀菌效果以及在控制组胺含量中的作用,分别采用ACP直接处理和间接处理两种方式,分析鲐鱼菌落总数的变化,并通过响应面法中心组合设计优化了ACP杀菌的最佳处理电压和时间;在此基础上,探索ACP对鲐鱼贮藏过程中组胺含量以及与组胺产生有关的假单胞菌、肠杆菌、弧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接处理对鲐鱼的杀菌效果更优,菌落总数降低率比间接处理高35.88%;最佳处理条件为处理电压59.9 k V、处理时间71.5 s;在优化条件下,鲐鱼菌落总数为1.83(lg(CFU/g)),与预测值1.86(lg(CFU/g))相差不大,所建模型与实际拟合较好;经ACP处理后的鲐鱼在贮藏期(14 d)内,假单胞菌、肠杆菌、弧菌的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贮藏第8天时,假单胞菌、肠杆菌、弧菌的菌落数比对照组分别降低25.89%、46.23%和45.23%;组胺含量在贮藏期内增长较慢,第14天时含量为72.34 mg/100 g,低于国标限量。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马面鱼资源衰退产量减少,这给烤鱼片的生产带来了危机。为寻求新的资源,生产单位把注意力集中到中上层鱼类的利用。从目前的鱼获量来看其中的鲐鱼(又名鲭鱼)产量占有重要地位,并有不断发展的趋势。现已开发的鲐鱼制品有:腌制品、半干冷冻品,罐藏食品,小包装快餐鱼等。但要用它制成干制品和烤鱼片却相当困难。这是由于鲐鱼含脂量高,其不饱和脂肪酸极易自动氧化而产生(酉合)败;另外鱼片在干燥过程由于鱼肉表面形成脂肪膜而使鱼肉组织中的水分脱水困难。从而达不到干制品的要求。目前最简便而实用的脱脂方法是盐、碱溶液脱脂。本文想通过用常规实验方法得到的结果来探讨鲐鱼片的脱脂、脱水效果以及鲐鱼烤鱼片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可能性。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徐琳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1,17(4):25-29
鲐鱼和鲭鱼在我国产量大,价格低,但腐败快,运输困难,因此销售疲软,着重阐述两种低值鱼鲐鱼和鲭鱼的加工工艺,通过对其产品色,香,味,形,质地等方面的研究,选出适宜于鲐鱼与鲭鱼深加工的最佳工艺,消除其红色鱼肉外观,多脂易氧化产生的腥臭味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以便能在大,小工厂推广生产。 相似文献
13.
利用改进后的工艺生产出来的罐头。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加了鲐鱼罐头品种系列,也节约了原副材料,充分利用了鲐鱼本身油脂多的特点,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电子鼻的鲐鱼新鲜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子鼻对鲐鱼在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下的挥发性成分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自带Winmuster软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同时采用平板计数法对鲐鱼中菌落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CA和LDA分析都能很好的区分贮藏在18℃、12℃、6℃下不同贮藏时间的鲐鱼,但是LDA分析能更好地反映在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下鲐鱼挥发性物质的变化情况;鲐鱼在不同贮藏温度下挥发性成分分布变化趋势都存在拐点,拐点出现的时间分别是18℃的第2 d,12℃的第4 d以及6℃时的第6d,说明温度越高,到达拐点的时间也就越短;菌落总数测定试验显示菌落总数在拐点附近急剧增加,表明菌落总数的变化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利用电子鼻评价鲐鱼新鲜度的变化是可行的,拐点可以作为切分点。 相似文献
16.
鲐鱼又名鲭鱼,是海产品中捕获量大的中上层鱼类。近年来由于经济价值较高的底层经济鱼类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产量越来越少,相反鲭鱼等低值鱼捕获量大量增加,并因价格便宜而占有相当的水产市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蒸馏水漂洗(A)、0.3%NaCl漂洗(B)、0.4%NaHCO3漂洗(C)、脂肪酶(D)(pH8.7~9.2,温度32℃,酶液活度40U.mL-1,酶液与底物体积比为5∶1)和蒸馏水漂洗后离心(E)(离心速度8000r/min,温度25℃)五种脱脂方法对鲐鱼鱼片和鱼糜进行脱脂实验,脱脂时间均为30min,用残脂率、蛋白质含量、弹性和白度来衡量脱脂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鱼片,残脂率为A>B>E>D>C,方法C脱脂后的残脂率最低,白度最高,方法D脱脂后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五种脱脂法脱脂后的弹性无显著差异;对鱼糜,残脂率为A>B>C>D>E,方法E脱脂后的残脂率最低,方法B和C脱脂后的白度最高,弹性最好,五种脱脂法脱脂后的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鲐鱼大肠杆菌生长规律的研究,应用CurveExpert1.3软件建立了鲐鱼一级和二级模型。结果表明8℃条件下,Gompertz模型的拟合度最好,其相关系数为0.9835,标准差为0.3108;12、16℃条件下,Logistic模型的拟合度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2、0.9858,标准差分别为0.3190、0.5506。二级模型采用平方根模型拟合,√Umaλ=0.0241T-0.0895,Tmin=3.71℃,R2=0.9966。通过模型验证,预测值和观测值的残差值均在±0.01范围内,偏差因子和精准因子分别为0.986和1.016,均接近1。模型具有可靠性。研究结果将为企业合理控制加工流程时间和环境温度以及制定相关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水产低值鱼的高值化利用,以低值鲐鱼为原料,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鱼蛋白粉脱腥、脱脂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所制备的产品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采用4% NaHCO3以及0.5%碱式脂肪酶在30℃温度下对鱼肉脱脂60 min后;再依次利用酵母(3%,35℃,1.5 h)和茶多酚(4%,40℃,2.0 h)进行组合脱腥,经90℃热风干燥制得产品。此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鱼蛋白粉蛋白含量高达66.13%、脂肪含量仅7.98%、氨基酸种类齐全,组胺含量仅27.47 mg/kg,且三甲胺含量低至52.13 mg·kg-1,腥味物质减少。表明所制备的鱼蛋白粉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补充剂。 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蒸馏水漂洗(A)、0.3%NaCl漂洗(B)、0.4%NaHCO3漂洗(C)、脂肪酶(D)(pH8.7~9.2,温度32℃,酶液活度40U.mL-1,酶液与底物体积比为5∶1)和蒸馏水漂洗后离心(E)(离心速度8000r/min,温度25℃)五种脱脂方法对鲐鱼鱼片和鱼糜进行脱脂实验,脱脂时间均为30min,用残脂率、蛋白质含量、弹性和白度来衡量脱脂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鱼片,残脂率为A>B>E>D>C,方法C脱脂后的残脂率最低,白度最高,方法D脱脂后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五种脱脂法脱脂后的弹性无显著差异;对鱼糜,残脂率为A>B>C>D>E,方法E脱脂后的残脂率最低,方法B和C脱脂后的白度最高,弹性最好,五种脱脂法脱脂后的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