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简单介绍了短波天波传播在广播通讯中所起的作用,重点阐述了短波天波传播损耗和短波天波场强的预测分析方法,为改善接收效果提供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在通信系统的仿真中,信道模拟器对真实信道的逼近程度,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仿真所得性能参数的有效性。因而,开发性能良好的短波信道模拟器是十分必要的。详细叙述了短波电离层信道Watterson模型的原理,根据军标所给短波信道参数,提出了具体的短波信道模拟器实现方案,并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较好地模拟了短波信道的时间选择性衰落特性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特性。 相似文献
3.
短波通信损耗分析及通信频点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海欧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3(4)
根据短波通信的特点建立了短波通信链路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短波通信的信道损耗;提出了一种短波通信频点的预测方法,即分析某型机载短波天线的接收功率损耗,应用软件W6ELProp2.0得出建议使用频点,结合电磁环境监测结果,给出预测频点。并通过实际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5.
为建立远程舰艇短波通信可靠通信链路,简化短波通信工程中天线和通信台站设计过程,研究设计了一个完整的短波通信链路计算模型。该模型包含天线辐射特性计算模型、短波通信电路计算模型、短波天线数据库和通信链路地理参数数据库四大部分。在此基础上,使用该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的工作频率、反射模式,预估场强强度,为短波天波通信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8.
从短波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分析入手,介绍了无线电波通过媒质产生失真的原因,并对等效离散时间数学模型的结构和算法以及信道仿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针对综合通信训练模拟系统结构复杂、数据运算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等难题,给出了一种分布式仿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综合通信训练模拟系统中的计算机资源,实现了对传输信号的实时处理,能够实时模拟短波通信信道环境。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本文在深入分析微蜂窝移动无线信道特性及其传播机理的基础上,研究和提出了微蜂窝多径色散信道电波传播损耗的一般性 预测模型,其特点是用附加路径衰减因子来表征三维多径色散信道特性对电波传播的影响,以及用传播信道第一菲涅耳区的最上拐点距离作为统一反映天线高度和频率影响的特征参量;最后根据该预测模型对不同情况下的电波损耗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远距离不规则复杂地形中,电波传播损耗计算精度较低,对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并根据实际地形提高电波传播损耗计算精度的算法模型,构建了可视化的软件显示平台。首先,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R)的P系列电波传播建议书,结合实际地理信息情况获取了地形和环境因子的数据。然后,通过数字地图模型,针对传播路径上各种不同地形区域,分别建立传播模型来计算电波传播损耗,并完成仿真计算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最后,给定收发天线高度和频率,依据实际地形,建立完整的电波传播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模型不仅能得到传播路径上每一个点的损耗,而且与传统的Hata模型对比,该算法在不同区域和地形中敏感度更高,可以有效提升传播损耗计算精度,更适用于计算实际地形中远距离不规则复杂地形下的电波传播损耗,帮助改善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近海短波传播方式确定方法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海短波传播方式的确定具有现实意义。采用建模的方法,给出了地波场强计算模型和天波场强计算模型,采用举例的方法对地波与天波近海传播作了比较,得出了近海地波场强要强于相应的天波场强的结论,对正确认识近海短波传播方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复杂城市环境下利用三维高斯波束跟踪进行电波传播预测时,由于波束数目多且传播场景复杂,碰撞检测耗时长,导致预测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分区的有效区域选择加速算法,该方法先对传播场景进行三维网格分区,并根据有效射线集中区域选择有效场景区域,以减少无效射线的跟踪,同时通过准确定位射线所在分区,减少相交测试的数目。仿真结果表明,加速后模型预测误差小于8dB,满足工程实际精度需求,而预测效率可提高约85%,适用于大规模复杂场景下的无线网络的规划、设计和优化。 相似文献
18.
19.
非电类专业电工学课程的仿真辅助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了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非电类工程专业电工学课程教学的意义,然后探讨利用仿真技术优化非电类专业电工学理论教学的实施过程,最后通过教学实例实证了仿真技术能拓展教学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教与学的互动性,避免学时少与内容多的冲突,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Vehicular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2009,58(3):1059-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