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作为增容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民杰  张军 《弹性体》2002,12(5):50-57
聚合物共混改性是制备新型高分子材料极为有交的方法,其中的关键是要解决各种聚合物之间一般相容性很差的问题,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加入合适的增容剂,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PO-g-MAH)是研究的很多的增容剂。制备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的方法有熔融法、溶液法、辐射法和固相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熔融法,笔者主要介绍了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作为增容剂在改性聚酰胺(PA6、PA66、PA12、PA1010)、聚酯(PET、PBT)、热塑性聚氨酯(TPU)等聚合物共混物,聚烯烃/无机填料,聚烯烃/有机纤维,复合增强材料,粘结剂等方面的应用,聚烯烃接枝马来酸酐与其它聚合物原位反应生成共聚物,一方面降低了表面张力,使得分散相在基体中分散得更好;另一方面增强了两相的粘合力,从而达到了增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马来酸酐接枝ABS及其应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采用熔融法研究了马来酸酐(MAH)接枝ABS。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率随MAH添加量或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添加量垢增加而提高,但是添加量过多时,接枝率增加速率变慢;ABS接枝马来酸酐后,冲击性能明显下降,但拉伸性能变化不大;马来酸酐接枝改性ABS,增容ABS/PC合金共湿物,可提高合金的缺口抗冲击强度大1.5~2.5倍。  相似文献   

3.
用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g-MAH)做增容剂,提高胶原蛋白和聚乙烯的相容性,制备胶原蛋白改性聚乙烯的复合材料。探讨了PE-g-MAH的增容机理、材料的制备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复合材料通过红外、TGA、DSC、SANS万能拉力试验等表征手段。  相似文献   

4.
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为增容剂,制备了聚丙烯(PP)/芦苇纤维复合材料。采用万能拉力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断面形态以及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增容剂可以改善芦苇纤维与PP基体的界面结合性,从而提高了PP/芦苇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以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NaOH溶液浸泡亚麻纤维(FF)、添加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MAH-g-PO)、2种方法相结合对聚丙烯(PP)/F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溶液浸泡FF后PP/F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且接枝率较高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H-g-PP)增容效果较好;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MAH-g-EPDM)和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MAH-g-POE)对PP/FF复合材料起到增容和增韧的作用.NaOH溶液浸泡FF和添加MAH-g-PO相结合的PP/F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好于单独采用一种方法的PP/FF复合材料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同向双螺杆研究了不同融指的复合EVA熔融接枝马来酸酐,考察了引发剂用量,MAH用量对接枝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率随着马来酸酐、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熔体流动速率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减少。通过制备的接枝物添加到阻燃体系中,考查了接枝率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剑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制备了剑麻纤维增强聚丙烯(PP)复合材料,考察了纤维含量及马来酸酐接枝PP(MPP)增容剂对复合材料孔隙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修正的数学模型分别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先增大后减小,纤维质量分数为30%时孔隙率达到最大值。未添加MPP增容剂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及弯曲性能在纤维质量分数小于30%时变化幅度较小,40%时则有较大幅度提高;冲击强度随着纤维含量增加而提高。当添加MPP增容剂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拉伸性能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8.
以聚苯乙烯(PS)为载体,马来酸酐(MAH)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聚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PS-g-MAH)。考察了MAH用量、DCP用量对PS-g-MAH接枝率的影响。经红外光谱(IR)表征,接枝物为目标产物。将接枝率为3.7%的PS-g-MAH作为PS/膨胀阻燃剂/热塑性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增容剂,探讨了增容剂对该复合材料阻燃、力学和加工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增容剂用量为12份时,冲击强度达到4.89 kJ/m2,比未增容时提高了87.4%,拉伸强度仍可保持在21.3 MPa。在力学性能得到改善的同时,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可达到FV-0级,氧指数由27.1%提高到了27.9%,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4.62g/10min。  相似文献   

9.
马来酸酐苯乙烯双单体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研究了聚丙烯(PP)采用熔融法接枝马来酸酐(MAH)聚乙烯(St)双单体。实验表明,马来酸酐接枝率随其加入量增加而提高;添加两种单体时,马来酸酐添加量保持不变,马来酸酐接枝率随苯乙烯添加量增加而提高。经转矩流变,红外,热失重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马来酸酐,苯乙烯均与聚丙烯发生接枝反应,且有交联网络出现,因此推断出苯乙烯和马来酸酐预先发生交替共聚,共聚物与聚丙烯反应生成最终接枝物。接枝物应用于PP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制备了超细Mg(OH)2改性阻燃聚丙烯(PP)复合材料,研究了Mg(OH)2、复合增容剂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2经硬脂酸表面改性后,其在PP中的分散性及与PP的界面相容性明显得到改善,当Mg(OH)2用量为90份时,材料的氧指数达到27.5%;(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复合增容剂能明显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当复合增容剂用量为15份时,材料的断裂伸长率达到141.06%,缺口冲击强度达到22.24 kJ/m2,拉伸强度达到18.51MPa,氧指数增至28.0%.  相似文献   

11.
小本体聚丙烯增容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渊  张丽 《工程塑料应用》2001,29(10):26-29
介绍了小本体聚丙烯(PP)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H)的制备及工艺,研究了PP-g-MAH在碳酸钙改性PP中的增容作用。实验表明,采用螺杆挤出机混炼设备,控制适宜的反应时间、温度和引发剂用量,通过马来酸酐熔融接枝小本体PP引入极性基团,可制备出性能稳定的增容剂。该增容剂对碳酸钙改性PP具有很好的增容效果,可制得物理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均优良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为制备NBR/PP共混物的增容剂,用机械共混法研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并将其应用于NBR/PP共混物的增容,得到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对接枝反应机理及引发剂量、马来酸酐量、接枝温度、接枝时间等对马来酸酐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的影响作了系统研究,并给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以马来酸酐(MAH)等为单体接枝聚丙烯作为聚丙烯(PP)/黏土复合材料熔融剂,考察了马来酸酐用量、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用量、反应时间、温度等因素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图对PP-g-MAH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m(PP):m(复配单体):m(BPO)=10.0:2.0:0.6、反应温度控制在120℃左右、复配单体为马来酸酐/苯乙烯时,熔融剂PP-g-MAH的接枝率可获得较大值3.9%。实验同时表明,反应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不大;苯乙烯的加入对接枝率有较大的影响,与普通单体单一马来酸酐相比,加入苯乙烯的接枝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马来酸酐,苯乙双单体接枝ABS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熔融法了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接枝ABS。结果表明,只用MAH单体时,MAH接枝率随MAH添加量增中而提高,接枝效率一般不超过60%;用St和MAH两种单体时,在MAH添加量保持不变时,MAH接枝率随St添国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达到一定量后开始下降。用MAH和St双单体接枝改性的ABS树脂增容的ABS/PC合金与未增容的相比,制品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5倍。  相似文献   

15.
在无引发剂的熔融状态下,利用剪切力将马来酸酐接枝于天然橡胶分子链上,并将马来酸酐接枝天然橡胶(MNR)作为增容剂添加到纤维素纤维增强天然橡胶复合材料中,研究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融状态下利用剪切力能够发生自由基反应或Diels-Alder反应,将马来酸酐接枝于天然橡胶分子链上而制得MNR.添加了MNR的纤维增强天然橡胶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是定伸强度比未添加MNR的硫化胶有明显提高,应力弛豫程度减小;扫描电镜分析也说明添加MNR使填料与橡胶基质之间有了更强的界面黏合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聚丙烯熔融挤出接枝马来酸酐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研究了接枝单体马来酸酐(MAH)、引发剂DCP及共单体St等对聚丙烯(PP)熔融接枝MAH的接枝率的影响。将制备的接枝物应用于木塑复合材料中,发现木粉与聚丙烯之间的界面结合有了明显的改善,添加的PP-g-MAH增强了木粉和聚丙烯基体之间的黏合性,使两相结合得更紧密,进而提高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用固相接法制得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接枝率为2%~2.5%(100gPP含马来酸酐的克数),用国产XLY-Ⅱ型毛细管流变仪进行了流变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18.
马来酸酐(MAH)作为一种多官能团的高活性有机物常被用作第二单体对聚合物进行功能化。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MAH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配方和工艺条件,总结了MAH接枝聚合物作为增容剂、填料改性剂和分散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马来酸酐接枝物在增容、改善界面性能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9.
董金虎 《中国塑料》2016,30(9):82-87
以木粉和废旧聚烯烃塑料为原材料制备了废旧聚烯烃/木粉复合材料,讨论了不同助剂对复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中同时添加PP-g-MAH和乙烯-醋酸乙烯脂(EVA),其加工性能明显优于只添加EVA的复合材料;EVA用量为2 %时,PP-g-MAH用量高于9 %时,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剪切扭矩和熔融能耗;PP-g-MAH用量低于12 %时,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而PP-g-MAH用量为9%~12%时,废旧聚烯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连续相结构,此时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以马来酸酐(MAH)为增容剂,研究了其对聚苯乙烯/木质素磺酸钙复合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MAH的加入使得复合体系的最大扭矩(Nm)降低,平衡扭矩(Nb)和蝗化时间(T)增加,其中Nm的降低幅度达到63.7%,而Nb和T分别增加了35.7%和190%。复合体系断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MAH在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体系两相间形成了一定的过渡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复合体系的红外分析表明,两者在增容剂MAH的作用下发生了部分氢键的缔合,增加了两者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