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成本、进度、质量等多方面的工作,传统进度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存在信息不畅,进度计划安排不够合理,基层班组人员不能参与等缺点,本文通过综合运用4D-CAD和BIM技术,建立基于BIM-4D技术的进度动态管理模式,为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和进度控制能力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将BIM应用于安全管理中可以改善传统施工进度管理的许多现有问题。建立BIM应用于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基本体系框架和具体流程;分析进度管理引入BIM后的过程,进行工程分解、进度计划编制、实际进度跟踪记录、进度分析及纠偏工作等,可以帮助建筑企业寻找项目进度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扩建工程为例,探索BIM技术在大型复杂公共建筑建设进度管理中的应用。经实践,BIM技术在工程形象进度展示、施工进度同屏对比、交叉施工作业模拟优化等应用上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为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及调整、进度偏差的分析和纠偏措施的制订提供了支持,对类似项目的进度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进度管理的目的是控制和节约时间,但传统进度计划编制依据资料较多,实施较被动,不能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效率较低,应用方法及工具较抽象,信息表达不全面;无法实现动态表达。而运用BIM可为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可建三维模型,可预见错漏碰缺等问题,实现事中控制。南京青奥体育场馆即构建了基于BIM的进度管理整体框架体系,提出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组织进度安排,解决施工难点,减少返工,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5.
进度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任务,与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而BIM技术则是为其实现最优工期,合理安排资源、节约成本以及减少风险发生的重要手段。相较于传统的项目管理软件,将BIM引入项目进度管理,能很大程度的提高项目进度管理效率。通过总结BIM技术在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国内发展情况,分析进度信息管理与控制的应用现状,指出BIM技术在项目进度管理中的不足并提出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工程项目无论在规模上还是结构上均呈现大型化、复杂化及高难度化的特点,这也对项目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进度管理方面,传统的进度计划编制方法已无法适应当前施工的大环境,面对这一现状,本文将运用BIM技术作为能够将建设项目物理及功能特性以数字化方式表达的信息共享资源库,同时与IFC标准即建筑产品数据表达标准相结合,利用RFID技术进行动态跟踪,最后运用挣值法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BIM构件的识别、动态信息的实时更新以及对数据有效分析的要求,最终达到对项目进度计划有效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于施工的进度、安全与质量有很大影响,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能够实现工程各环节、各阶段的有效管理,保证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本文概述了BIM技术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价值,重点研究了BIM技术在建筑...  相似文献   

8.
以某市政项目的 BIM管理应用为研究背景,结合BIM技术中的进度管理(4D)、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为研究对象,利用BIM技术管控实际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研究表明,BIM+项目管理便于各参建方的信息互换,更方便快捷地解决工程中遇见的问题、实现全施工过程监控、能精确实现进度模拟及分析工程滞后原因。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关键链进度预警由于计算量大、缺乏可视化管理平台,信息共享常发生偏差和滞后。通过构建基于BIM的关键链进度预警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系统包括BIM模型管理、缓冲区监控和警度报告三个模块。通过将关键链中的缓冲区作为只消耗时间的任务插入进度计划,并在BIM模型中创建对应缓冲区图元,以构建4D BIM模型。利用信息采集技术自动采集实际进度数据,依据项目进展动态设置缓冲触发点,最后基于BIM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进度预警的可视化和集成化。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进度管理方式,多为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合同要求及图纸等相关文件来完成进度计划编制,相关人员依据进度计划现场执行,但由于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材料等实际情况的不稳定性,导致进度计划无法有效地执行下去。面对这一问题,本文将通过广钢新城车辆段派工单的应用来阐述如何利用BIM技术实现工程项目动态可视化进度管理。  相似文献   

11.
以某城市高架快速路施工阶段BIM技术应用为例,分析此类项目特征及痛难点,提出信息模型传统应用优化提升方法.通过打造标准化BIM协同管理平台,实现项目全过程技术与管理同步复合的增质提效,为升级为多项目企业级平台提供样板.以平台应用及数字孪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进度、造价等虚拟空间,分析了虚拟现实映射关系及其如何反馈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从BIM技术在某高层基础及底板施工的角度进行分析,把BIM技术的工艺模拟、工程量统计、项目进度模拟等工作深入结合项目实施;通过项目BIM信息管理的应用,基于BIM模型的技术交底以及清晰有效的进度管理等重要技术支持,为项目在底板施工中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运用数字化技术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从工程概况、采用BIM技术原因、BIM技术应用、BIM效益等方面介绍交投大厦BIM技术应用实践.分析交投大厦项目BIM深度应用在总承包管理下的落地实施,如何利用三维场地布置、机电管综深化、关联云管理平台、放样机器人等BIM技术实现对项目资源、进度、成本等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BIM技术作为多维模型的建筑信息集成平台,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全部工程信息。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或成本监控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将二者整合起来进行协同管理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对BIM技术的实际应用需求,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成本协同管理模型的整体实施方案。方案中阐述了协同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协同管理的主要流程以及系统的实现方法,为进行实体管理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潞河医院项目将进度计划、配套工作等进度信息与建筑模型构件一一挂接,形成了拥有进度管理信息的三维模型。通过开发并应用BIM系统自动生成工程量、劳动力曲线、三维形象进度以及协同办公等功能,实现了进度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及时有效的流转,达到了应用BIM技术提升工程进度全周期管理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赵霞 《北方建筑》2021,(5):74-77
传统的工程建筑项目管理方法存在管理效率差的问题,为此引进BIM技术,提出一种工程建筑项目管理方法.通过分析工程建筑项目管理模型属性、管理模型需求信息,结合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构建工程建筑项目管理模型.将BIM模型导入计算机操作系统中,调整模型比例尺,使其处于一种相对直观的检索范围内.描述可视化处理界面信息,使BIM模型呈现一种可视化状态.并选择"前锋线融合BIM模型"法,在模型中插入前锋线,调整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总工程进度追赶前锋线,以此校正并输出工程建筑项目管理成果,完成对模型的构建.此外,通过对比实验证明,设计的管理方法能够实现对工程建筑项目中各个结构构件可视化展现,并提升了工程建筑项目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低温建筑技术》2016,(6):143-145
针对传统建筑行业设计施工相分离,存在信息交流障碍的问题,对BIM技术在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以大石坝暗挖车站为例,在其设计施工过程中引入BIM技术,就BIM技术在设计、施工阶段中的碰撞检查、生成工程量清单、3D漫游、施工方案模拟、进度管理、设备台班管理、监控量测集成等应用进行研究,探讨了BIM技术在地铁车站设计施工一体化中的应用情况,提高了项目沟通效率、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减少返工,实现项目施工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建类项目的施工管理技术,本文从BIM5D技术在建设项目的应用入手,提出通过BIM5D技术可以实现项目参建方高效沟通、虚拟施工、解决传统碰撞检查难题、精细化的施工管理的方法,并在项目通过BIM 5D实现资料管理、动态成本、招标管理、施工进度模拟、建设方驾驶舱、变更签证、进度管理、清单提量的应用解决。最后得出BIM5D在项目中的建筑工程管理与应用中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新生 《工程质量》2013,31(6):20-24
通过合理灵活拆分三维模型工作包并关联进度计划,采用进度模拟实现项目进度精确控制,施工工序模拟验证施工方案可行性,为项目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视化管理辅助,进一步提高了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所承接项目的应用水平,实现了一些技术上的突破,为BIM应用于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运用BIM技术,从建设单位的角度对项目投资、质量、进度、安全信息进行分析,提出了建设管理基于BIM技术的数据管理平台实施方案,开发出基于WEB端的工程建设协同平台,将工程建设各阶段关键信息与BIM模型进行关联绑定,实现BIM模型与施工信息数据联动。目前该平台应用于大型市政项目松潘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在水务行业形成BIM技术应用管理体系框架,对打造BIM技术应用标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