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析高效减水剂和水泥之间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叙述了高效减水剂和水泥之间适应性的影响因素,指出主要影响因素涉及高效减水剂性能、水泥的物化性能、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环境条件四个方面,简要介绍了适应性定义及适应性的检测方法,并提出了改善二者适应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晋 《中国园林》2020,36(3):97
基于适应性视角的乡土景观研究已成为当下乡土景观相关研究中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之一,但由于在适应性及乡土景观认知层面研究的不足,二者的结合在研究视角的深度及广度上仍有欠缺。通过梳理乡土景观、适应性的概念及研究现状,借鉴生物适应性、景观生态适应性、社会文化适应性等相关专业领域研究视角,从过程性、形态与行为、可逆性与有限性、极端条件与适宜条件、系统与单元、定性与定量,以及文化与功能7个方面全面阐述适应性与乡土景观相结合研究的主要关联属性,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研究视角及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35)
理清适应性维度基本结构是研究适应性维度的基础。研究表明适应性维度包括自我定向适应和社会定向适应,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自我定向适应的发展先于社会定向适应,主要影响个体对内部环境的适应;社会定向适应的发展以自我定向适应为基础,主要影响个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自我定向适应和社会定向适应的发展有相同的内外部条件和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针对自然通风建筑环境内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与实际热感觉投票值TSV有明显偏差的问题,总结分析了目前自然通风建筑热舒适评价模型的研究成果,介绍了PMV修正模型和适应性模型以及将二者结合的预测适应性平均热感觉aPMV模型。结果表明,3种评价模型均可预测自然通风建筑的热舒适性,但各有优缺点。虽然目前我国已有针对自然通风建筑的热舒适性评价标准,但PMV模型与适应性模型相结合的研究还不够,二者结合的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明确。如何利用已有的评价模型指导自然通风建筑的设计和运行,使之发挥更大的节能潜力是未来自然通风建筑热舒适性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提出将BIM技术应用到预制装配式住宅中,论述了二者的适应性,并以一栋试验楼为例,分析了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过程和价值,探讨了BIM模型在预制建筑中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最小二乘配线法求解索网屋盖,叙述了求解原理,并以文献(2)中的例题进行了对比,二者的结果非常接近。经初步分析后认为,本法简便,适应性强,精度可靠。  相似文献   

7.
对比了氨基磺酸系和萘系高效减水剂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及其损失的影响,并研究了二者复配后对净浆初始流动度及经时损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试了其对混凝土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这两种减水剂及其复配后与水泥的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翁林敏 《城市规划》2007,31(7):69-72
分析了20年来无锡发展环境的变化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变迁,总结了二者的内在关系;探索了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从城市规划的政策性、适应性等方面着手,分析规划变迁的原因;从时间、空间、约束和服务等方面,提出新时期无锡城乡规划体系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9.
采用了水溶液自由基共聚方法合成了一种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基聚羧酸类减水剂,考察了聚合工艺对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中分散性的影响,采用NMR测试了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以及采用GPC法测试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大单体的转化率,测试了减水剂在不同水泥中的适应性.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减水剂在混凝土中具有优异的减水性能,掺量为0.3%时,P·O42.5级水泥的减水率达到28.6%,掺量为0.4%时,减水率达到31.9%.减水剂在各种水泥的适应性中相比较而言,在P·C中的适应性相对略有差别,在标准水泥和P·S中的适应性最好,减水剂掺量在0.2%~0.4%时,标准水泥和P·S的减水率相差无几,掺量为0.3%时,二者减水率均达到34%左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FEA等4种硫铝酸钙类膨胀剂与萘系高效减水剂(泵送剂)的适应性,认为膨胀剂使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加重,高效减水剂使强度增高、干缩增大,对膨胀补偿收缩效果有一定削弱;通过调整膨胀剂或减水剂(泵送剂)的组份与品质,可以使二者得到良好的匹配。  相似文献   

11.
结合国内外水泥、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剂发展情况及相关文献,回顾了硅酸盐水泥、水泥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研究发展的主要历程,指出了水泥混凝土的发展渊源和简况。  相似文献   

12.
对预拌混凝土使用水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先诚  冯云  赵云中 《混凝土》2007,(1):64-67,73
从预拌混凝土角度出发,论述了目前水泥生产与水泥应用-预拌混凝土之间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和试验数据,分析了影响预拌混凝土水泥对外加剂适应性的主要因素,同时指出:水泥生产厂家应向混凝土搅拌站提供与预拌混凝土工艺相匹配和适应的水泥;从预拌混凝土对所用水泥的性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水泥的匀质性和稳定性是第一位的;对于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不相适应的问题,外加剂生产厂家与水泥生产厂家应双向互动予以解决,但水泥厂家应着眼于从水泥生产角度出发,努力解决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问题,其途径可从熟料矿物组成和结构的优化、合理选择粉磨细度(比面积)及优化颗粒级配和颗粒形状、在粉磨过程中合理确定石膏品种及掺量、混合材的种类及掺量、控制含碱量、降低水泥温度和适当陈化时间等来改善适应性;在预拌混凝土有特殊要求时,水泥生产厂家应能苘提供适应用户"个性"要求的水泥产品.  相似文献   

13.
某高层住宅楼混凝土五天不凝固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某工程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原因的分析,阐述了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在商品混凝土生产品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加强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的观点和方法及防止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Kaolin, one of the materials of major importance for the ceramic and paper industry, is also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s a raw mater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white cement clinker and, in the form of metakaolin, as an artificial pozzolanic additive for concrete. Metakaolin is a vital component of high-performance and architectural concrete; however, its application in regular concrete is very limited due to relatively high production costs. This report evaluates the performance of a low-cost metakaolin-based additive called thermally activated kaolin (TAK), in cement. Due to its pozzolanic properties and the densification of cement matrix, the application of TAK provides a 15% improvement of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It was shown that TAK of optimal quality can be manufactured by the thermal treatment of raw kaolin with 74% of kaolinite at 750 °C without the intermediate beneficiation stage. The application of a developed approa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roduction expenditures and make the application of such an additive feasible even in regular-grade cement and concrete.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水灰比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日军 《山西建筑》2008,34(18):164-165
针对水灰比对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性,从拌合条件、材料、外加剂和气温几方面研究了影响混凝土水灰比的因素,以实现在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合理减小水灰比的目的,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郑晓军 《山西建筑》2003,29(16):52-53
利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两种外加剂粉煤灰混凝土的强度特性,得出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外加剂种类是影响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的显著因素,经试验证明Ⅰ型外加剂更适宜于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  相似文献   

17.
蒲成忠  程字强  姚建中 《山西建筑》2009,35(34):163-164
分析了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问题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试验的方法,提出了在工程中应采取的措施,以避免因适应性不良造成的损失,从而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纳米粘土材料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纳米粘土材料作为水泥混凝土的外加剂,研究纳米粘土材料对水泥净浆流动度。混凝土力学、抗渗和抗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The natural materials provide a way for an economic production of concrete in hot weather conditions without using high cost chemical retarders. Effects of a natural additive on the properties of concrete vary with the additive type and volume.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two natural materials as additives on the properties of concrete was investigated. Nine concrete mixtures were produced in three series with control mixes having 300 kg cement content. These control mixes were modified to have 1%, 2%, and 4% pumice or diatomite in place of cement. As the diatomite or pumice ratio increases, the initial setting and setting duration of concrete increase. The effect of the additive ratio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were varied. The additive ratio increase in concrete resulted a sudden decrease at first and an increase than, of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of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The variation of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of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along the time is similar to the conventional concrete and confirmed some of the existing empiric formulas.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了水灰比,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及预养制度对负温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静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负温混凝土-7+28d的各项力学性能的损失率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加。防冻剂和引气剂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7+28d的上述各项力学性能损失率,同引气剂相比防冻剂更有效;除抗压强度外,粉煤灰和矿渣对混凝土的-7+28d的各项力学性能不利;经48h预养后所有配合比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损失率均显著减小,预养时间对负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要比水灰比、引气剂、防冻剂、矿渣及粉煤灰明显;同其他三种力学性能相比,负温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损失率明显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