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热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机理和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食品中丙烯酰胺产生的机理.丙烯酰胺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它主要由游离的天门冬酰胺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形成.天门冬酰胺和碳水化合物是形成丙烯酰胺必需的物质基础,高温(高于120 ℃)则是丙烯酰胺形成的关键条件,加工方式、水活度、pH值等因素也影响其形成.目前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析主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作者对丙烯酰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讨并对丙烯酰胺的毒理学和食用含有丙烯酰胺食品的风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热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残留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2002年发现某些热加工食品中含有丙烯酰胺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工作.本文阐述了丙烯酰胺在食品加工中的形成机制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残留和安全性评价,并提出了在食品加工中降低丙烯酰胺含量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及减少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特别是富含天门冬氨酸和还原糖的物质在高温(120℃以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丙烯酰胺.试验表明,丙烯酰胺对动物有致癌性、神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的作用,但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丙烯酰胺对人体有致癌性.然而丙烯酰胺作为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受欢迎的物质,仍应尽量减少摄入.丙烯酰胺主要存在于油炸、高温烘焙的食品中,减少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途径主要有:减少或消除形成丙烯酰胺的前体物质;抑制加工过程丙烯酰胺的生成;破坏或使食物中形成的丙烯酰胺重新反应;在食品消费前将形成的丙烯酰胺去除.同时,改变以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尽量减少或防止丙烯酰胺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食品中发现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析方法、形成机理、减少措施、暴露研究及风险评估等方面均有所进展。文中主要集中在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方法研究方面,主要包括水源水中丙烯酰胺的分析、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的分析以及采用GCMS、LCMS和LCMS/MS连用的方法精确分析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并提出了对食品中丙烯酰胺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5.
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食品中丙烯酰胺产生的机理,丙烯酰胺形成的主要原因,食品中丙烯酰胺的主要分析方法,对丙烯酰胺的毒理学和食用含有丙烯酰胺食品的风险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的安全性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人类可能致癌物丙烯酰胺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热加工食品中含量较高。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了影响焙烤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因素(前体物质、水分、酸碱环境、油脂氧化、阳离子、抗氧化剂和加工工艺)。并探索将糠氨酸和羟甲基糠醛作为预洲焙烤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指示物。  相似文献   

7.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煎、炸、烤等高温处理是最普遍的食品加工方法,自瑞典的Trnqvist教授等首次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中发现具有毒性的丙烯酰胺以来,引发各国研究者高度关注,目前对丙烯酰胺在食品中的形成和分布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对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布、形成及风险分析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综述了当前研究富含淀粉的食品在油炸、煎炸和焙烤等高温加工工艺形成丙烯酰胺的几种可能的反应机理.目前获得的公认研究结果是:天冬酰胺酸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是大量的丙烯酰胺形成的主要途径;另外食品中的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在高温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烯醛,进而形成丙烯酰胺,是其在食物中存在的另一原因.本文希望通过揭示高温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机理,能促进关于食品中有效地抑制/消除丙烯酰胺形成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9.
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毒化合物,具有潜在致癌、遗传、神经、生殖和发育毒性。据文献报道,长期接触丙烯酰胺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中药材及食品中富含氨基酸和还原糖等物质,为丙烯酰胺的生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中药材及食品的加工过程,为丙烯酰胺的生成奠定了条件基础。所以丙烯酰胺在中药材及食品中普遍存在。研究丙烯酰胺的毒性、检测、形成和抑制(消除)方法,对优化中药材及食品加工工艺、提高中药材及食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水平具有科学指导意义。本文对丙烯酰胺的毒性、检测和抑制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并对目前检测和抑制方法进行比较和展望,以期为中药材及食品的科学安全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8):267-272
丙烯酰胺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提高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检测的灵敏度和降低其在食品中的含量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针对丙烯酰胺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文章综述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主要检测方法及相关研究应用进展,旨在为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析测定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中的丙烯酰胺(ACR)主要由富含淀粉的食物在高温下经美拉德反应形成,也可在低温发酵过程中产生。 丙烯酰胺可经 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等多种途径吸收,具有神经毒性、致癌作用、生殖毒、消化系统毒性、免疫毒性等多系统毒性作用。该文就丙烯 酰胺毒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探讨丙烯酰胺毒性和可能机制,为食品污染物丙烯酰胺的安全风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是一种潜在致癌物,广泛分布于热加工食品中,主要通过美拉德反应形成。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食品中污染物丙烯酰胺的现状、毒性,以及其形成机制、控制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上述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Acrylamide is a contaminant that can form in certain plant-based foods during high-temperature cooking. From 2011–2015,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conducted extensive sampling and analyses of acrylamide in foods, as a follow-up to surveys from 2002–2006. We compared acrylamide occurrence data and exposure estimates based on 2011–2015 data with data and exposure estimates from 2002–2006. Acrylamide levels in selected food categories generally did not decrease significantly in 2011–2015 compared with 2002–2006. However,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acrylamide concentrations were observed for potato chips and crackers,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availability and use of mitigation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acrylamide in foods. Mean dietary intake for those 2 years and older based on 2011–2015 data was 0.36 µg/kg bw/day, comparable to the 0.44 µg/kg bw/day reported by FDA in 2006. French fries and potato products, breakfast cereal, cookies, potato chips, and crackers continue to be the greatest contributors to dietary intake of acrylamide. Infant snack foods were identified as an 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acrylamide intake relative to infant jarred foods. The continued presence of acrylamide in food suggests that manufacturers and governments should continue to pursue efforts to reduce acrylamide in foods that are important contributors to acrylamide intake.  相似文献   

14.
丙烯酰胺(acrylamide,AM)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发生美拉德反应而产生的一种有毒副产物,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物质都有一定的毒性,此外还有潜在的致癌性。因此,检测以及控制食品中的AM含量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当前对AM的研究进展从加工食品生产的3 个主要阶段——农业生产阶段、预处理阶段和加工阶段阐述了多种AM抑制策略,并基于具体的抑制机理系统归纳了AM的控制措施,为抑制食品中AM的合成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2002年被发现存在于热加工淀粉类食品中,是潜在的致癌物,对食品安全和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很大威胁。综述了食品中丙烯酰胺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生物酶法在热加工食品中去除丙烯酰胺应用的进展,有助于L-天冬酰胺酶应用于食品加工中高效去除丙烯酰胺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中丙烯酰胺与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超  王紫梦  石星波  邓放明 《食品科学》2015,36(13):257-264
食品热加工过程生成的丙烯酰胺与5-羟甲基糠醛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研究这两种物质的毒性、形成机理以及抑制方法,有助于合理控制热加工工艺,改善热加工食品的安全性,开发新的抑制方法。本文评述了丙烯酰胺与5-羟甲基糠醛的毒性、形成机理、检测及抑制方法,总结了目前抑制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将朝着能同时抑制多种潜在毒性的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可能途径发展。  相似文献   

17.
It is nowadays well known that heating, which is carried out to improve the hygienic, sensory and nutritional properties of foods, can be also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crylamide. Acrylamide levels between a few ppb and in excess of 1000 ppb have been found in many heated foods. As acrylamide is classified as a probable human carcinogen, the knowledge of critical processing variables leading to its formation is needed to ensure safety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18.
Acrylamide (AA) has been classified as a probable human carcinogen and forms in certain foods, particularly plant-based foods that are rich in carbohydrates and low in proteins, during processing or cooking at high temperatures. In this study, polyclonal antibodies were raised against a hapten derived from acrylamide and 3-mercaptobenzoic acid (3-MBA). An indirect competitiv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as developed to rapidly quantify AA in complex food matrices and water. The assay was very specific to the AA-3-MBA derivative and showed no cross-reactivity to asparagine, the main precursor of AA formation in foods, aspartic acid, AA, or 3-MBA. The assay was very sensitive with a limit of detection of 5.0 ng/g in model for food matrices to 0.1 μg/L in water. Good recoveries for AA were observed in all matrices tested, and the results using this method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obtained fro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s including Food Analysi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Scheme control samples and results for different food products.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中丙烯酰胺风险评估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烯酰胺是一种神经毒素及对人可能的致癌物质。研究发现,高温加热的多种食品中含有高剂量的丙烯酰胺。本文重点介绍了国际上关于丙烯酰胺毒理学,风险评估,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旨在为我国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参考,进一步控制或减少食品加工中丙烯酰胺的形成,降低我国人群丙烯酰胺的膳食暴露水平,促进食品安全发展,保护消费者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