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曾于1987第3期刊出日本新开发的酱油生产技术,介绍了低浓度盐水兼酵母发酵速酿低盐酱油、电渗析脱盐制低盐酱油、含钙低盐酱油、膨化原料制高产优质酱油,调整脱脂大豆含油量酿造高产无氮性混浊酱油、添加生麸中酶速酿优质酱油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3.
日本酿造行业重视技术进步,致力于产品开发,因此酱油工业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化大生产。近年来,在提高全氮利用率、简化制曲工艺及开发新产品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酱油工业在日本已迈入现代化的高级发酵工业行列了。 一、膨化原料制酱油 传统的酱油制法须将全部原料制成曲,故酱油产量受制曲设备的约束。即:酱油产量要提高,其制曲设备也必须相应地扩大。 本发明是在不改变制曲方法的前提下,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日本近几年酱油生产新技术动态利用柠檬酸积累能的曲菌生产风味优酱油利用积累柠檬酸生产能力的曲菌可生产风味优的酱油.控制曲物料初期含水量在30—55%(W/W),温度控制33℃.水分过低,曲菌菌丝生长差,过高易污染细菌,操作难,温度过低,曲菌生长慢,过高,蛋白酶活性低.制造实例:  相似文献   

5.
曲大亮 《食品科学》1981,2(2):10-14
原料和原料处理(一)大豆和脱脂大豆(豆饼)二次世界大战前,几乎所有的酱油都是由大豆为原料生产的。现在被广泛使用的酱油原料是豆饼。根据政府1974年统计,作为酱油原料大豆的用量仅是豆饼用量的8%,以豆饼为酱油的蛋白质原料在经济上是可行的.例:大豆的氮含量约为6%,豆饼的氮含  相似文献   

6.
(九)目前酿造常用的蒸料设备有哪些?常压蒸煮的操作要求是什么?有哪些不足之处? 答:蒸料设备有较简单的常压蒸煮锅和加压蒸煮锅。加压蒸煮锅又有刮锅和转锅之分。转锅在我国目前正普遍推广使用。另外还有在试验中的连续高压蒸煮锅等。常压蒸煮的操作要求是:湿料上甑要求豆片和麸皮混合均匀,上料要松散,做到层层透汽,上蒸时开始放汽不要太大,上料时间一般以两甑同时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酿造酱油? 酿造酱油是采用以含蛋白质为主,淀粉质为付的粮食原料经过适当的处理,通过米曲霉菌培养产生的蛋白酶、淀粉酶,氧化酶等各种酶,在特定的发酵条件下进行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使蛋白质,淀粉质分解产物再结合,变为酱油中各种必需的成分,然后经过浸泡和淋油,将有效物质提取到酱油中,再经过加热灭菌和澄清成为色、香、味、体具佳的液体调味品。  相似文献   

8.
酱油生产技术的研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该文叙述了沪酿3.042米曲霉的制曲技术及各种发酵工艺对酱油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酱油是日本人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液体调味品。因此生产量也很多,一年达120万吨,其中92%是JAS标准制品。酱油的种类有浓口酱油约占84%,淡口酱油约占13%,其它还有大酱液、重酿酱油和白酱油。生产方式的区别有传统酿造的酱油大约为70%,新式酿造的酱油约为26%,氨基酸混合液4%,另外还有等级的区别,特级酱油大约61%,高级酱油28%,标准酱油为11%左右,低盐酱油在JAS标准中也列入了品种生产方式、等级的规范。  相似文献   

10.
<正> 1.制曲、蛋白酶研究 将高蛋白酶生产菌Asp·Sojal2048与高谷氨酰胺酶生产菌Asp·Sojal2165进行同种原生质体融合,得到的融合株再经改良得高蛋白酶活性及高谷氨酰胺酶活性的酱油生产菌。  相似文献   

11.
12.
<正>日本东京农业大学与岛津制作所共同研究成功分离DHA(廿二碳六烯酸)新技术。以前,常用银离子与不饱和键形成配位化合物方法分离、精制DHA,但因银化合物价格昂贵,而且食品医药原料尽可能避免有金属混入,故要求确立新的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13.
酱油生产技术(十二)酱油的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我国酱油质量标准的沿革GB 1 81 86— 2 0 0 0酿造酱油国家标准和SB 1 0 336— 2 0 0 0配制酱油行业标准 ,均是条文强制标准 ,这两项标准于 2 0 0 0年 9月 1日发布 ,2 0 0 1年 9月 1 0日全面实施。在 1 975年以前 ,我国的酱油产品没有全国统一的质量标准 ,在 50~ 6 0年代 ,各地的酱油生产企业及其主营部门制定了一部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来进行酱油产品质量的管理。1 975年 7月原国家商业部在青岛市召开了全国第一届“调味品工作会议” ,会上提出了全国第一部统一的“酱油、食醋、酱类产品质量标准”即 :SB 70~ 74— 78标准 ,这…  相似文献   

14.
GB1 8 1 86— 2 0 0 0《酿造酱油》国家标准的规定 ,“酿造酱油”是以大豆和 /或脱脂大豆 ,小麦和 /或麸皮为原料 ,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料。由“标准”的定义得知 ,酱油生产的主要原料就是大豆或脱脂大豆 (蛋白质原料 ) ,小麦或麸皮 (淀粉质原料 )、食盐及水。1 蛋白质原料大豆 :大豆为黄豆、青豆及黑豆的统称。大豆是酱油生产的主要原料 ,酱油中的含氮成分 (如 :氨基酸、肽等 )主要来自大豆。大豆中的绝大部分含氮物质是蛋白质。表 1 大豆的组成成分    %成 分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灰分…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酱油技术发展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最早是从中国引进酱油生产技术,经过日本人民的不断努力,如今已在基础理论研究、生产设备及其产品质量方面远远超过了我国,并将其产品、生产设备以至整个工厂打入了欧洲和美国,占领了世界市场。为了使大家对日本战后酱油技术发展情况有一个概要性的了解,特编写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内外报导及部分试验,论述了利用棉籽饼、菜籽饼和一些糟粕类作为原料生产酱油的可能性。并对棉籽饼去除棉酚和菜籽饼去除芥酸和硫苷的方法,从作物品种和原料处理工艺条件上进行了探讨。展望了利用多种原料酿造酱油的前途。  相似文献   

17.
1前言酱油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的所谓“开门七件事”之一,我国酿制酱油历史悠久,春秋时代孔子在“论语”中即有“不得其酱不食”的讲述。但回于传统,至今不少厂家仍沿用晒露法或60年代推广的低盐固态法生产,由于是开放式发酵,原料蛋白质利用率低,杂菌污染严重,理化指标差  相似文献   

18.
利用黄粉虫生产酱油的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黄粉虫生产酱油的技术崔蕊静林学岷(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066600)黄粉虫属已确定的3650余种可食昆虫之列。其体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0%以上,含多种糖类,氨基酸和磷、铁、钠、钾、钙等多种微量元素,颇具开发潜力。利用黄粉虫生...  相似文献   

19.
对新蛋白类原料进行选择,确立其安全性;制定出适用的生产工艺路线后直接进行生产性中试投料试验,通过对试验检测指标的数据跟踪和料液的风味品评,得出量化指标.确立、制订了能满足实验要求的工艺生产关键控制点;确保能实现产品制作的再现性.为大生产转化及获得稳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酱油酿造是一个微生物作用的化学过程.它主要是借曲菌所产生的各种酶系把原料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把淀粉分解成糖分,并借酵母菌和乳酸菌的作用合成酱油所特有的香气和色素.近年来,国内、外的酱油生产技术都有了很大进展.一、曲菌的选育曲菌的选育是酱油酿造的首要问题.目前酱油酿造上所用的曲菌,基本是米曲霉或豆曲霉.日本使用米曲霉的占73.6%,豆曲霉占23.2%.我国普遍推广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