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后轮瞬态随动转向系统数学模型,分析得出摆臂旋转角度及摆臂与车身连接衬套刚度是影响随动转向的主要因素;为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用ADAMS软件建立包含后轮随动转向特性的FSAE整车模型,后轮随动悬架模型设计为扭力梁悬架,衬套刚度通过动静刚度试验机获取,柔性扭转梁通过ABAQUS输出模态中性文件获取;反向车轮激振仿真表明:左右车轮中心可以获取随动转向位移,与理论数模模型对比,误差仅为1.7%;整车弯道仿真表明:车辆入弯时为过渡转向,出弯时为不足转向,整车兼顾平顺与操稳性;扭力梁安装位置C值变动时,随着C值的增加,不足转向特性趋势减小,整车稳定性便能变差;衬套安装角度θ增加时不足转向特性趋势减小,整车稳定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2.
在静态液压消音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二级随动液压消音器,通过合理调整液压消音器的结构参数,及时有效地对压力脉动进行衰减。考虑装置的结构参数和滚珠丝杠振动的影响,分析了随动装置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并用实例检验二级随动液压消音器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PLC控制的二级随动液压消音器能够对工作系统中的固有脉动频率和回冲脉动频率进行同步衰减,且稳定性好,响应迅速。该装置具有实用意义和价值,为工程动力系统降噪提供了一种途径,可在一定范围内替代传统的液压消音器。  相似文献   

3.
针对随动系统检测对随动负载仿真技术的迫切需求,文中设计了基于阀控马达的随动系统负载仿真试验台。通过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变约束分析中提出增加地脚数量可有效提高试验台的固有频率,使试验台结构更合理,工作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4.
发动机曲轴生产线要求曲轴随动磨床具有高可靠性和高精度稳定性.基于现场曲轴轮廓误差数据,分析得到其与随动磨床轴位置控制误差的对应关系,对于随动磨床轴的性能预测和可靠性维护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给出由随动磨床轴位置控制误差计算曲轴轮廓误差的方法.其次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曲轴轮廓误差分析方法.最后通过磨削实验采集和测量误差数据...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削片机的工作效率,保证作业的安全性,解决随动系统跟踪过程中响应慢、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以削片机进给机构液压随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工作原理进一步分析系统中双喷嘴挡板二级电液伺服阀和四通阀控非对称液压缸2个主要部件的结构特性,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根据系统原理框图,推导随动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采用MATLAB仿真软件搭建系统Simulink仿真框图,通过PID控制器校正系统,对比分析校正前后的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系统截止频率由86.3 rad/s降为25.8 rad/s,响应时间由0.679 s缩短至0.302 s,幅值裕度提高至为6.09 dB,校正后系统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6.
在随动控制系统中,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取决于控制系统的动静态特性指标。在对某柔性工装平台系统建模的基础上,从理论和仿真角度分别分析了伺服系统的动静态特性,并指出了影响动静态特性的参数。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舰炮随动系统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弥补传统控制策略的不足,将自抗扰技术应用到舰炮随动系统中,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舰炮随动控制器。首先对某型舰炮随动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对舰炮随动系统扰动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针对系统特性设计了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了参数整定,最好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比分析了自抗扰控制和传统PID控制下的舰炮随动系统控制精度和系统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抗扰控制策略的舰炮随动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跟踪精度和系统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8.
机械随动调节高度控制阀是列车悬挂控制装置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能否稳定工作。在设计过程中,采用CFD对其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对其流场特性的分析,可以验证其流量特性是否满足系统需求。针对机械随动调节高度控制阀内部气体流动特性,建立了机械随动调节高度控制阀流场仿真模型,利用Fluent分析了机械随动调节高度控制阀阀口在不同开度下的流场特性,研究结果为机械随动调节高度控制阀流量性能指标试验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考虑滚珠丝杠结构模态特性对伺服控制器及进给驱动系统整体统态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特征模态的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状态空间缩聚模型,以实现在模态特性影响下求解进给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同时与伺服控制系统集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状态空间缩聚模型的伺服系统位置调节回路模型,推导了系统模态频率、开环幅值响应激增值与位置环增益之间的约束关系式,进行了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模态特性对位置环增益的影响性分析,实现了特征模态影响下位置环增益参数的最优值估计。通过实例验证了基于状态空间的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模态特性提取、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模态特性对位置环增益的影响性分析结果、结构特征模态影响下的位置环增益参数最优值估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Z轴激光头的随动功能(焦位控制)是激光板材切割工艺的关键技术。为了满足激光板材加工适应复杂条件并具有快速性与稳定性的要求。针对Z轴随动功能,提出了基于模糊控制和前馈补偿相结合的控制方法,提高了激光切割头Z轴随动的动态响应性能与鲁棒性。以某数控激光切割随动系统为对象,进行仿真研究,并与普通PID控制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前馈控制器,响应特性优于普通PID控制器,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与更高的稳态精度,并能很好的消除扰动,为实际的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光电经纬仪动态特性分析方法用模态综合技术手段进行了探讨。从机电产品-体化的角度出发,着重论述了光电经纬仪动态子结构、联接器及伺服控制系统的模态方程建立与装配。模拟与分析可在CAD工作站上进行。  相似文献   

12.
The shaking table based on electro-hydraulic servo parallel mechanism has the advantage of strong carrying capacity. However, the strong coupling caused by the eccentric load not only affects the degree of freedom space control precision, but also brings trouble to the system control. A novel decoupling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modal space to solve the coupling problem for parallel mechanism with eccentric load. The phenomenon of strong dynamic coupling among degree of freedom space is described by experiments, and its influence on control design is discussed. Considering the particularity of plane motion, the dynamic model is built by Lagrangian method to avoid complex calculations. The dynamic equations of the coupling physical space are transformed into the dynamic equations of the decoupling modal space by using the weighted orthogonality of the modal main mode with respect to mass matrix and stiffness matrix. In the modal space, the adjustments of the modal channels a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Moreover, the paper discusses identical closed-loop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modal channels, which will realize decoupling for degree of freedom space, thus a modal space three-state feedback control is proposed to expand the frequency bandwidth of each modal channel for ensuring their near-identical responses in a larger frequency rang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cept of modal space three-state feedback contro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trong coupling problem of degree of freedom space channels, which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space state feedback control strategy for improving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o-hydraulic servo plane redundant driving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不适用于电液伺服主动抗振系统的原因,并根据电了抗振系统特点,提出了以伺服p-Q特性各不等式约束条件的最优控制方法,抗振模拟试验结果证实了这一控制思想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陈美芳  王虎 《电子机械工程》2015,31(2):26-28,32
稳定系统是雷达的重要分系统之一。文中在传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将结构设计和伺服控制进行高度集成,充分考虑各自的特点,通过合理设计和精心布局,找到了一种重量轻、体积小、精度高的无人机载稳定系统。文中对无人机载监视雷达稳定系统的组成、结构设计、伺服控制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实践证明,该稳定系统的各项指标均满足性能和实际使用要求。该设计为今后类似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液压位置伺服系统工作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液压位置伺服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介绍了用MATLAB设计最优二次型控制器的基本方法,并且分析了参数变化对最优控制系统设计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品质和跟踪性能,为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高速透平机械向大跨度、柔性结构方向发展,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将面临着严峻考验。在出厂测试阶段,确保机组转子系统具有足够稳定性裕度是降低生产现场机组发生失稳故障风险的重要手段。采用适用于随机平稳环境激励下的随机子空间法,对机组的模态参数进行辨识,可规避在转子非驱动端增设电磁激振器的传统测试方法。通过分析转子振型进动方向,区分一阶正反进动的模态参数。结合3-σ统计聚类算法,剔除非稳定的噪声或物理极点,形成了区分转子系统的正反进动的稳态图。数值仿真表明,随机子空间法可以有效地辨识系统的模态参数,利用旋转机械的振型进动方向分析方法可以区分正反进动。此外,通过传统扫频激励模态参数辨识试验,验证了随机子空间方法的辨识精度和工程测试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透平机组的稳定性测试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摩擦对稳定跟踪平台低速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某型直升机驾驶员夜视系统稳定跟踪平台伺服系统设计为背景,针对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摩擦影响,着眼于摩擦模型、二质量伺服系统模型以及摩擦补偿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某型机载雷达的天线伺服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首先根据天线结构和伺服单元结构的特点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然后在Patran/Nastran中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包括模态分析、冲击响应分析、频率响应分析、随机振动分析等,全面评估此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此分析计算为后续的结构设计优化、动力学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Morphing wing has attracted many research attention and effort in aircraf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 in lift to draft ratio and flight performance.Morphing wing technology combine...  相似文献   

20.
离心振动台是抗震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实验设备之一,其输出波形相对样本波形的复原精度一直是振动台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提高液压伺服系统控制精度常用的方法是采用PID控制技术,但通常PID的参数调整较为困难,效率较低。以高频液压伺服振动台为例,介绍建立在系统数学模型基础上的,基于优化函数的PID快速整定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