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分析倍频式SPWM并网逆变器电压相量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LF2407DSP芯片作为控制器的并网逆变器实现方案。该方案实现简单,控制方便,相关的实验波形验证了该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F2808的高频隔离型并网逆变器的实现方案。介绍了该并网逆变器的结构及原理,给出了基于DSP控制的硬件和软件的总体设计和基于无差拍控制的并网控制策略及移相驱动波形的数字化实现的原理,完成了2 kW的试验样机及相关试验。试验波形和分析证明了该控制策略和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TMS320F2808控制的高频隔离型并网逆变器的实现方案。介绍了该并网逆变器结构及原理,给出了基于DSP控制的硬件和软件的总体设计。基于无差拍控制的并网控制策略和移相驱动波形的数字化实现的原理,完成了1.5kW的试验样机及相关试验,试验波形和分析证明了该控制策略和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准同步原理的逆变器并网技术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了实现逆变器友好并网,针对基于同步发电机模型的同步逆变器,给出一种基于准同步并网思想的逆变器并网方法.鉴于同步逆变器可表现出与同步发电机相似的特性,将同步发电机的准同步并网技术与同步逆变器并网相结合,给出逆变器友好并网的有效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对该逆变器并网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准同步并网思想的逆变器并网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该方法可使同步逆变器实现快速、友好并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DSP芯片TMS320F28035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一台T型三电平并网逆变器,对逆变器基于PI电压外环和PR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进行说明,并详细介绍了主电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元器件选型与设计方案。并网实验结果表明,该逆变器输出电流稳定且相位对称,谐波失真度低,满足逆变器并网所需达到的电能质量要求,证明了逆变器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与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大功率分布式发电装置散落分布,电网表现出弱电网特性,电网阻抗会影响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使并网电流发生谐波振荡,甚至系统失稳。首先建立了LCL型单相并网逆变器的输出阻抗数学模型,通过阻抗分析方法研究了弱电网工作条件下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然后基于系统相角裕度动态补偿控制思路,提出了一种并网逆变器的阻抗相角补偿控制策略,给出该阻抗相角动态控制策略的具体实现方法与参数设计过程,并定量分析了锁相环、数字控制延迟与阻抗相角补偿控制对逆变器输出阻抗数学模型的影响,以及阻抗相角补偿控制策略对逆变器并网电流基频相位的影响;最后结合脉冲响应法在线测量电网阻抗,设计阻抗相角动态控制方案,通过实验对该方案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向量图的倍频式SPWM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采用TI公司生产的TMS320LF2407芯片,实现了电压型单相全桥并网逆变器的控制。该逆变器采用基于电压相量图的间接电流控制,其输出功率因数为1,并且保证了能量的单向流动,即能量只从逆变器流向电网,这就避免了能量倒灌带来的逆变器功率器件损坏问题。该方案控制简单,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8.
刘迪  陈国联 《电源学报》2011,9(2):29-33
基于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原理与控制策略,文中给出了3 KW单相两级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主电路的硬件设计方法与整个系统的仿真分析,并基于该设计方法研制了并网逆变器的样机,实测结果证明该并网逆变器工作正常,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新型并网逆变器VSG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同步发电机的Park数学模型,考虑了电机的凸极效应及阻尼绕组的影响,通过两步Adams法求解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从而得到并网逆变器的参考电流,使并网逆变器具有同步发电机的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输入功率、电网电压、电网频率突变等典型工况下,并网逆变器与实际同步发电机具有一致的端口特性。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逆变器友好并网,针对基于同步发电机模型的同步逆变器,给出一种基于准同步并网思想的逆变器并网方法.鉴于同步逆变器可表现出与同步发电机相似的特性,将同步发电机的准同步并网技术与同步逆变器并网相结合,给出逆变器友好并网的有效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对该逆变器并网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对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智能体一致性的微电网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智能体间的分布式通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一致性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用于解决传统下垂控制中频率和电压偏差、系统稳定性和功率分配精度的问题。在传统下垂控制基础上,建立了有功功率分配、有功-频率和无功-电压的二阶动态模型。在考虑通信延迟的基础上,利用无领导的一致性控制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出力满足传统下垂控制的要求;利用含虚拟领导者的一致性修正传统下垂控制中的频率和电压偏差;通过Lyapunov直接法验证了系统的渐进稳定性,故而解决了传统控制中有功下垂系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问题;分析了通信扰动对控制结果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分布式两级控制的孤岛微网网络化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微网下垂控制的网络化控制策略中数据传输随机丢包对系统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两级控制的孤岛微网网络化控制方法。采用初级控制实现负荷分配,同时增加分布式次级控制部分弥补电压和频率偏差提高孤岛微网负荷分配精度并维持微网稳定,通过改进的分布式卡尔曼(Kalman)滤波估计微网电压与频率输出状态,可有效避免数据传输随机丢包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所提的控制策略可实现二次型性能指标的全局最优控制,且对较小程度的数据丢包率具有鲁棒性。仿真实验验证表明,所給出的控制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Agent的二级电压控制系统实现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基于多Agent的二级电压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二级电压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根据Agent理论模型和电力系统二级电压控制的要求,设计了控制系统中电压控制Agent的各模块并提出了多个控制Agent之间通信、协调和协作的具体实现方法,分析了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正常情况下和紧急情况下的运行性能和特点.最后用经典的新英格兰系统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文中所提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并网逆变器在不平衡电压下电流畸变严重和锁相环节复杂等问题,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虚拟同步机(VSG)的逆变器无锁相环控制策略。重点研究了VSG在不平衡电网电压下的运行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比例积分谐振(PIR)控制器的改进VSG控制策略,在不改变VSG外特性的基础上有效抑制了逆变器输出电流的不平衡分量。同时,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功率的VSG预同步控制策略,保证VSG孤岛转并网模式的无缝切换。整个控制过程不依赖锁相环,避免了锁相环对系统控制精度以及响应速度的影响,降低了控制系统的复杂度。最后,基于RT-LAB的实时仿真平台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针对常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在低载波比下存在电流控制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多采样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首先介绍了常规三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通过仿真分析了载波比变化对三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的影响。然后针对常规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采样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通过仿真分析了每周期内采样和预测次数对电流控制精度的影响, 所提方法在一个控制周期内进行多次采样和预测,大幅提高了电流控制精度。最后,与矢量控制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A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based control method for a three-level, four-wire neutral point clamped (NPC) inverter employed in a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HAPF)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control method is based on switching function coefficients (SFCs) for harmonic compensation. An interior loop is also proposed for control and balancing of the DC-link voltages. In the proposed control system, one carrier signal is employed in the PWM unit in order to simplify its hardware a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WMs. Based on Fourier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is also presented. To decrease the NPC inverter rated power, passive power filters (PPFs) are designed to eliminate fifth and seventh order harmonic currents and to compensate source reactive currents. The proposed control system is implemented by a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 in a laboratory prototyp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ed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in compensation of harmonic currents under non-linear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以捕获最大风力发电机组功率为目的,提出了变增益分段组合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变速恒频风电机组主要采用的两种变速变距控制方法,根据功率-转速曲线,提出了变增益式分段组合控制策略,将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发电运行分成3个区域:低于切入风速,高于切入风速低于额定风速和高于额定风速,针对每个区域分别采用不同的变增益组合控制方法和实现方式;并通过Bladed软件仿真验证了组合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在不同运行区域控制结果能够满足控制策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变结构的预测控制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将变结构控制方法引入预测控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变结构的预测控制算法。与传统的预测控制方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设计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将其应用于火电机组过热汽温控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控制算法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和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同步发电机的迭代学习励磁控制器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徐敏  林辉 《电网技术》2005,29(12):81-84
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迭代学习控制律,并将其应用于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控制,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工具箱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及两机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且具有很强的维持机端电压的能力,与常规PD控制器和线性迭代学习控制律相比其收敛速度明显加快,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系统地提出PWM三电平直流变换器的一族共九种控制方式,根据一对开关管中两只开关管的关断情况,将这九种控制方式归纳出两类开关切换方式。引入超前管和滞后管的概念,提出它们实现软开关的方式,然后将软开关PWM三电平直流变换器归纳为零电压开关和零电压/零电流开关两类,并分别指出适合它们的控制策略。提出在零状态电流复位的方法,并提出几种零电压/零电流开关的电路拓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