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EDA光电检测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电检测控制系统是自动化控制的核心技术之一,其稳定性及其精度决定了自动化控制过程的优劣。设计基于红外传感技术,完成了对棉纺织机械设备等生产产品的实时现场质量检测控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EDA软件进行系统仿真测试、电路板网设计。通过零件选型,在实验室调试成功,验证了该设计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通信信号系统作为智能轨道快运系统(ART)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功能复杂、接口众多,在项目实施中存在因前期测试困难或测试项目不充分而引起的现场部署时系统间接口功能异常、控制逻辑错误的问题,进而导致项目调试时间延长.为全面验证通信信号系统的功能实现、保证项目进度,文章提出一种集成仿真测试平台方案,其以运营场景仿真为基础,对...  相似文献   

3.
核电厂数字化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软件组态逻辑功能在工厂测试与现场调试阶段存在重复验证、设计变更频繁等问题。对核电典型系统逻辑组态工厂测试与现场调试功能验证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华龙一号核电设计、制造、调试技术文件体系的现状。在遵守核安全导则《HAD 102/16核动力厂基于计算机的安全重要系统软件》和保证核岛系统控制功能组态逻辑验证完整性的前提下,提出了工厂测试与现场调试阶段的核电DCS组态的逻辑功能总体验证策略,优化了两个阶段在系统设计与组态功能正确性交叉验证中的重复内容。核电DCS组态逻辑功能总体验证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测控功能的正确性,提高现场试验一次成功率,减少重复验证,缩短核电建造工期。  相似文献   

4.
航电系统是现代战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一个1553B机载总线通用仿真测试系统可以实现对特定航电设备的测试及故障定位,并为航电设备的开发提供一个调试平台.重点分析了系统逻辑结构、层次式软件结构及系统的应用程序框架,介绍了系统测试资源层的组件结构及各组件的功能,并对系统的实现作了简要说明.该系统已应用于对特定航电设备的测试,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卷取张力控制系统仿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孙华  肖志杰  甘朝晖 《计算机仿真》2004,21(10):182-184
采用计算机对卷取张力控制系统仿真,可以快速获取系统设计参数和这一参数时的系统性能,使现场调试变得方便快捷。针对卷取张力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该文分析了卷取张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采用MATLAB语言的仿真工具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实例说明了卷取机间接张力控制和直接张力控制的仿真。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对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的验证,缩短调试周期、提高调试效率,在非能动安全型压水堆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仿真验证平台上,对给水调节控制方案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和逻辑预演.采用先进的图形化建模工具对给水调节的控制逻辑和控制策略进行了1∶1仿真,并通过核电站典型瞬态测试对控制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的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了该给水调节控制方案是可行的同时,也对其跟踪逻辑和策略提出了改进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单片机和组态软件的PLC控制系统仿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基于PLC的液气联调试验台为背景,针对PLC控制系统存在现场调试难度大、组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风险大等问题,采用单片机和组态软件开发了用于PLC程序调试的仿真系统.系统由PLC、单片机接口板和PC机组成,PLC的I/O信号通过单片机接口板与PC机相连,在PC机中,用组态软件模拟试验台测试工况,实现试验台控制程序的仿真调试.实践表明,该系统减少了现场调试工作量,提高了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8.
《自动化信息》2008,(9):63-65
首秦4300mm宽厚板轧机自动化系统是一个装备水平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先进系统。文中详细描述了该轧机自动化系统的特点、系统分级和硬件构成、控制功能及软件系统,最后介绍了现场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智轨车辆电液转向系统试验资源紧张、现场调试困难等难题,文章开发了一套基于电液转向系统数学模型的半实物仿真平台。文章建立了电液转向系统执行部件的数学模型,结合多轴转向系统实际电子控制单元,构成硬件在环的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并基于该平台,完成了对智轨电车电液转向系统试验验证与仿真研究。验证结果表明,该半实物仿真平台为智轨电车电液转向系统研发与调试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基于调试系统的回放式自动化测试平台,可以自动化测试“魂芯”DSP配套软件单元.该测试平台以主机调试器为测试对象,通过主机调试器调试应用程序,间接地测试编译器、软件模拟器、调试链接服务软件等软件单元.该平台可以方便地添加测试用例,并自动批量回放测试用例.利用本测试平台,可以大大减少“魂芯”芯片配套软件的测试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一种逻辑仿真测试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营志  周颢  赵保华 《计算机仿真》2004,21(10):191-194
目前在开发网络设备的大规模数字系统中,仿真验证阶段自动化程度不高,以至投人的人力大、产品开发周期长。该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ATM、IP、SDH领域内的一种逻辑仿真测试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程序设计方案。平台由仿真器启动,支持激励数据的自动化生成和分析验证的自动化进行,并且平台的通用性设计使得它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适用于较多的逻辑业务。实践表明,根据该设计方案开发的平台,在各个部门的推广使用,明显提高了部门的生产效率,显著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节省了人力。  相似文献   

12.
一种发动机转速数字测量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利用EPLD器件实现发动机转速数字化测量的原理及硬件设计,给出了试验结果及误差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硬件及软件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措施,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系统测量准确度,是一种实用的数字测量方法,可应用于其它数字化测试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研究数字溢流阀系统性能优化问题,由于系统存在非线性,造成响应特性差。传统控制器参数整定后无法根据工况的变化调整,造成数字溢流阀响应速度慢。针对上述问题,为改善数字溢流阀的性能,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数字溢流阀,利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在线调整PID控制器参数,以适应工况的变化,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通过仿真表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数字溢流阀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工作稳定。可作为实现高性能数字溢流阀的一种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4.
15.
In this study,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digital holography setup is achieved by a using fuzzy logic prediction system. In fact, when this optimization process is experimentally performed, some parameters are changed in the setup. These parameters affect directly the obtained image quality after a reconstruction process, which is determined by 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chieve the optimization of digital holographic setup by using both experimental and fuzzy logic prediction systems. Furthermore, the required time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optimization can be lowered by using a numerical method like the fuzzy logic prediction system. Here, the experimental optimization results and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fuzzy logic prediction system are compared. It is offered that the designed experimental system can be optimized by using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t tool. The applied fuzzy logic prediction model is used the first time for optimization of hologram recording setup. As a result, it is reached a conclusion that the optimization of digital holographic setup can be numerically performed by the fuzzy logic prediction system. Moreover, while digital holographic setup is experimentally designed, the required time for optimization is reduced, as well.  相似文献   

16.
基于DSP+FPGA结构图像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为了实现视频图像的实时处理,采用基于DSP FPGA的线性流水阵列结构,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对采集的视频数字图像做预处理,并结合大规模可编程逻辑阵列CPLD进行逻辑控制,实现了视频图像的采集和目标提取的视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介绍了该视频图像处理系统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和各种视频跟踪算法的应用。该系统与计算机联结,配以适当的图像处理软件和开发系统,即可形成一个通用的实时图像处理平台。  相似文献   

17.
低功耗双边沿触发计数器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长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13):126-127,149
该文从消除时钟信号冗余跳变而致的无效功耗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应用并行技术和流水线技术,实现基于RTL级的双边沿触发计数器的设计。经EDA软件模拟仿真和FPGA硬件验证,表明该计数器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能够正常地应用于数字系统的设计。由于时钟工作频率减半及所需工作电压的降低,可使系统功耗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提出利用瞬态电流测试(IDDT Testing)方法检测数字电路中的冗余固定故障。检测时采用双向量模式,充分考虑逻辑门的延时特性。针对两类不同的冗余固定故障,分别给出了激活故障的算法,在此基础上再对故障效应进行传播。SPICE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区分正常电路与存在冗余故障的电路,可以作为电压测试方法的一种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航控发电机对控制直流力矩发动机性能要求,在分析传统控制系统故障目标精准度定位速度慢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模控制的直流力矩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根据直流力矩发动机双模控制原理,设计系统总体结构。通过转速信号模拟器产生数字信号,在串行A/D转换电路中引入MAX144型号可编程逻辑器件,改善信号转换精准度。使用碳化硅(Sic)智能功率模块,为硬件设备提供合适膨胀匹配系数,改善能耗问题。选择TMS320F28335PGFA型号数字信号处理器,可将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控制电源开关频率在50-100kHz范围内,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添加电流环,为发动机提供相对恒定电流。在MPLABI_DE集成开发环境下,采用双模控制磁场补偿方式调试电流环控制程序,选择大小适中的通电电流,设置转子预定位程序,根据系统主程序流程,完成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由试验结果可知,该系统在故障目标精准度定位速度上最快可达到0.05个/s,大大增强了系统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20.
IDDT: Fundamentals and Test Genera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It is the time to explore the fundamentals of IDDT testing when extensive work has been done for IDDT testing since it was proposed.This paper precisely defines the concept of average transient current(IDDT) of CMOS digital ICs,and experimentally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IDDT test generation at gate level.Based on the SPICE simulation results,the paper suggests a formula to calculate IDDT by means of counting only logical up-transitions,which enables IDDT test generation at logic level.The Bayesi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utilized for IDDT test genera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bout 25% stuck-open faults are with IDDT testability larger than 2.5,and likely to be IDDT testable.It is also found that most IDDT testable faults are located near the primary inputs of a circuit under test.IDDT test generation does not require fault sensitization procedure compared with stuck-at fault test generation.Furthermore,some redundant stuck-at faults can be detected by using IDDT tes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