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典型的胞内致病菌,在其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激活或抑制了复杂的信号传导通路,发挥调控感染细胞对IFN-γ的反应性,抑制炎症相关细胞因子产生,抗感染细胞凋亡,阻断吞噬体溶酶体融合等生物学效应,有利于Mtb生存并逃避免疫系统攻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B2受体的分子信号和信号传导机制,对炎症发生时CB2发生上调潜在的机制进行讨论。方法通过回顾大麻CB2受体相关文献总结其信号机制。结果 CB2激动剂结合受体不同区域可以调节多种不同效应感受器。结论 CB2配体在未来有望寻找和获得新颖的抗炎和神经保护CB2激动剂药物。  相似文献   

3.
植物诱导抗病激活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激活剂本身并无杀菌活性,但可诱导植物产生系统获得抗病性能,它具有全新的作用机制,是今后植物保护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于新兴的皮肤传导系统的搜寻应当作为皮肤研究中的焦点。目前,应用在个人护理产品的新兴方法大量地借鉴了药物的传导系统,甚至还包括一些新奇的方式如激光和超声波。下面介绍一下药物传导系统(DDS)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录井设备的检验工作要求逐渐变高,现在的脉冲信号检验设备和检测手段不能满足目前检验水平的发展,提出了开发了新型便携式脉冲信号检测系统,开发了具有针对性的检测应用软件,完成了配置修改、采集信号、显示数据等功能。软件采集端口舍弃板卡采集,改用串口模式..该系统已在新疆基地投入质检工作的运行。其便携、使用范围广的优势,非常适用于西部野外环境下的质量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饮用水系统中抗性基因的来源、分布及转移机制,并深入探讨了膜过滤、生物活性炭、氯消毒、高级氧化工艺和光催化等饮用水处理方法对抗性基因去除的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单中刚  刘君丽  司乃国 《农药》2005,44(10):477-479
杀菌剂抗性风险是指病原菌抗药性发展使杀菌剂防效丧失或药效降低的可能性.一个农药新品种投入市场时,抗性风险评估、抗性检测技术和抗性治理策略也往往同时推出.通过药剂驯化、诱导、化学诱变、紫外线诱变等方法获得抗性菌株,并对抗性菌株的致病力和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对新杀菌剂可能产生抗性的风险做出评估.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风险的高低,是影响杀菌剂新品种在市场中使用时间长短和销量的关键因素,杀菌剂抗性风险评估是新品种市场预测和应用开发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昆虫抗性靶标部位及其在杀虫剂创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从昆虫抗药性机理出发,重点评述了三种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杀虫剂靶标部位(GABA受体,电压敏感性钠通道和乙酰胆碱酯酶),介绍了几种具有新颖作用机制的、无交互抗性的新农药品种,最后讨论了新杀虫剂创制的新途径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张济航 《氮肥技术》2001,22(4):53-54
阐述了化工生产过程中信号联锁保护系统的重要性,并对联锁保护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Fibrotic diseases, such as liver, pulmonary and renal fibrosis, are common end-stage conditions and represent a major global health problem. Furthermore, effective therapeutic measures are presently unavailable. Extracellular matrix accumulation is the most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 in the pathogenesis of fibrotic disease. Retinoic acid, including all-trans retinoic acid, 9-cis and 13-cis retinoic acid,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various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in embryonic development, reproduction, vision, cell growth, differentiation, apoptosis and inflammation. Present studies report that retinoic acid treatment may affect various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onset and progression of fibrotic disease. However,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retinoic acid in such diseases remain controversial. Several reports indicate that retinoic acid positively affects the progression of fibrosis and alleviates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whereas other studies report the opposite; that retinoic acid exacerbates fibrosis and induces extracellular matrix accumulation. Signaling pathways might be an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 and differences in signaling events migh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radictory role of retinoic acid in fibrotic diseases. Since there was no review available that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retinoic acid and the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ed, w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the literature and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etinoic acid’s role in fibrotic diseases, and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volved in its pathogenesis.  相似文献   

12.
水杨酸及其衍生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水杨酸,水杨酸异戊酯,水杨酸异丙酯的生产现状及新的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13.
吡啶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沛和 《化工中间体》2006,(9):18-19,25
用吡啶催化剂,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合成乙酰水杨酸.结果表明,当水杨酸用量为2.0g,乙酸酐用量为5.9 mL,吡啶用量为水杨酸质量的5%时,80℃反应30min,纯化乙酰水杨酸收率可达80.2%,且吡啶是合成乙酰水杨酸的优良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水杨酸苦参碱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水杨酸苦参碱并优化其合成工艺。方法:以苦参碱和水杨酸为原料合成水杨酸苦参碱。结果:水杨酸苦参碱收率达89.6%,产物的化学结构经化学检测、IR、MS等确证。结论:所设计的合成技术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5.
贾林 《火炸药学报》2004,27(1):77-79
根据在酸性环境中水杨酸根离子和铁离子起显色反应,提出测定火药中的水杨酸及其衍生物盐含量的分光光度法。平均回收率为99.76%(n=11),实验标准偏差为2.10%。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16.
水杨酸测定方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测定水杨酸的前处理方法及检测手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重点对液相色谱方法做出总结,并对水杨酸测定存在的一些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采用晶体生长抑制剂技术,制备了超细水杨酸晶体。以相对分子质量为600的聚乙二醇为水杨酸晶体生长抑制剂时,制备的水杨酸针状体的直径范围为100nm~5μm。当聚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时,制备的水杨酸针状体的直径范围为500nm~5μm。在水杨酸晶体生长过程中,通过聚乙二醇的羟基与水杨酸的羧基的相互作用控制了水杨酸晶体的大小。用季戊四醇为水杨酸晶体生长抑制剂时,制备出了平均直径为8μm的棒状水杨酸晶体。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冰乙酸作为催化剂,由水杨酸和乙酸酐合成乙酰水杨酸。较系统地研究了催化剂种类、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乙酰水杨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冰乙酸是一种比较好的反应催化剂。较佳反应条件为:水杨酸用量为2g,V(冰醋酸)=3mL,n(水杨酸)/n(乙酸酐)=1∶3.5,反应温度70℃,反应30min,乙酰水杨酸收率可达91.23%。  相似文献   

19.
水杨酸作为酸性美白物质具有去角质和清理毛孔能力,但其渗透性、刺激性较强。利用天然碱性生物大分子多糖--壳聚糖,对水杨酸进行分子结构改造,改造后产生水杨酸新型衍生物——水杨酸-g-壳聚糖。这种衍生物既能减轻水杨酸的刺激性,又具有良好的水溶性,适宜配方化妆品,其美白功效也有所提高。最佳反应条件:n(壳聚糖):n(水杨酸)=1:0.5,pH=8,于70℃反应1h,水杨酸接枝率为70%。斑贴实验表明,水杨酸-g-壳聚糖刺激性较水杨酸明显地降低;人体美白实验表明水杨酸-g-壳聚糖与水杨酸有着相同的皮肤美白功效。  相似文献   

20.
2007版《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使用HPLC-DAD法检测化妆品中的苯酚,如有阳性结果,必须用GC-MS法进行验证。采用GC-MS法对含有水杨酸的化妆品进行检测,考察水杨酸对苯酚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对热不稳定,在GC-MS检测条件下会高温分解并释放出苯酚,且热降解程度随着进样口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强。用GC-MS法检测含有水杨酸的化妆品时,会得到苯酚含量偏高或假阳性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