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1)
具身认知理论将身体、心智、环境系为一体,本文拟探讨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2)
教学改革的本质是处理好身体与心智的关系。当前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身与心相分离的状况。作为当代认知新转向和新发展的具身认知,其核心观点是认知基于身体,身体与认知密切相关,它对身心分离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文章从具身认知理论出发,提出具身性教学策略:构建具身认知的动力环境;知识学习的具身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身感受与领悟。具身性课堂教学的转变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具身认知理论研究的启发下,将对古典园林的研究重点放在空间机制与身体媒介的关系上.从山水绘画入手,阐述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山水与人物关系的转变,以及当中具身性的形成特征.以此为基础,对明清时期江南园林中的具身性进行剖析:通过身体感知,园林创造出了"移花接木"的现象真实;通过身体安放,实现游者在失真尺度中的虚拟体验;两者结合...  相似文献   

4.
在具身认知理论研究的启发下,将对古典园林的研究重点放在空间机制与身体媒介的关系上。从山水绘画入手,阐述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山水与人物关系的转变,以及当中具身性的形成特征。以此为基础,对明清时期江南园林中的具身性进行剖析:通过身体感知,园林创造出了“移花接木”的现象真实;通过身体安放,实现游者在失真尺度中的虚拟体验;两者结合,最终以身体模拟的方式,实现叙事与联想下的时空消融之境。  相似文献   

5.
在具身认知理论研究的启发下,将对古典园林的研究重点放在空间机制与身体媒介的关系上。从山水绘画入手,阐述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山水与人物关系的转变,以及当中具身性的形成特征。以此为基础,对明清时期江南园林中的具身性进行剖析:通过身体感知,园林创造出了“移花接木”的现象真实;通过身体安放,实现游者在失真尺度中的虚拟体验;两者结合,最终以身体模拟的方式,实现叙事与联想下的时空消融之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2):73-78
由于身心二元论的长期影响,客观主义的知识观、抽象主义的学习观、传递主义的教学观充斥于教育进程之中,三者交互影响,共同构成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生成的内在动因。作为一种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认知范式,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心一体性、知行合一性与人境相融性,其在教育领域的介入与应用,为学业负担问题的研判与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需要转变离身理念凸显教学人性价值、解放主体身体提升教学实践价值、营造具身环境实现教学对话价值,以期通过教学的身体转向实现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的有效破解。  相似文献   

7.
蔡依琳  柯桢楠 《城市建筑》2023,(18):30-32+36
在网络教学空间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校园的物理空间依旧具有其重要性,校园边界空间作为校园与城市间的界和域,仍属于校园空间的一部分,是校园文化价值观传递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文章基于具身认知理论,以厦门大学思明校区白城地块为例,总结高校边界空间的景观设计策略,并基于感知系统的五种具身性交互体验进行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8.
在对情境意识的关注上,具身认知与传统文化表现性艺术理念具有着核心观念上的相关性。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梳理,文章探讨了两者在空间认知与表达层面意识结构和言说体系的理论契合,期望以此清晰理解传统空间文化的具身性理路,丰富具身意识下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把握传统空间文化与具身空间认知理论间异质同构的方法论脉络,为人居"空间"的研究和表达提供可资践行的理论线索。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1):98-100
数学课程内容具有抽象性是普遍的共识。通过数与单位以及单位化眼光的案例分析,得到抽象性在数学课程与教学中表现为主观的差异性。利用具身认知理论对学生生成以及加法交换律的分析,得到隐喻思维有益于对抽象内容的理解和意义的丰富。进一步得到数学教学中的两点启示:一是将隐喻思维融入学习,有益于抽象内容意义的理解与丰富;二是面对异样生成和错误应当采取接纳的态度,并使之成为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0.
清华大学自2018学年起面向混编的建规景大类新生的一年级建筑设计教学,以"通专兼顾、设计入门"为改革目标,借鉴"具身认知"理论,教学预设体现具身性和情境性,设计题目以日常生活空间为对象,设计方法融入身体运动和感知,内容从认知逐步进阶到小型建筑设计,从身体出发的设计传统在当下本土设计入门教学语境中得到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