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提高农房品质,提升乡村建设水平,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信息汇     
正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提高农房品质,提升乡村建设水平,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3.
地方动态     
正安徽: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近日联合印发《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实施方案》,从加强新建农房选址、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农房设计水平、提升农房质量安全、塑造乡村特色风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10个方面提出了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装配式钢结构农房是新农村建设的主流方向。本文分析了装配式钢结构农房的政策、标准体系和技术体系的特点和优势,并提出了装配式钢结构农房技术体系的发展方向,为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农房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安全实用、节能减废、经济美观、健康舒适"的绿色农房建设,推动"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的绿色建材下乡,住建部和工信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绿色农房建设的通知》。一、重要意义随着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农房建设逐年增加,但普遍存在建筑质量差、缺乏设计、不方便和不舒适等问题,亟待解  相似文献   

6.
2023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是推进乡村建设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是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村庄规划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阐述当今村庄规划编制、实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通过科学的村庄规划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实现乡村的小康和文明 主持人:美丽乡村的内涵是什么?如何体现在村庄建设上? 赵晖:我认为,美丽乡村的内涵从美的方面来讲,一是注重保留农村田园美;二是展示农村传统文化美;三是打造农民生活美,着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从"不美"的方面来讲,一是农房问题,我国农房有近几十年来的特殊情况,解放后,农业人口、农村人口激增,从解放初的3亿多人增到9亿,造成大量的农房建设,使原来的田园、村庄的格局受到影响.现在村内拥挤,村外无序蔓延,加上农房都是农民自建,我国管理体制上有《建筑法》,对于城市设计施工有严格管理,但是《建筑法》对于农房是排除在外的,农房建设没有法律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村庄功能一般以居住为主体,农房的主体功能为生活和生产(生产功能主要为家庭副业),产业与居住的关系相互关联、密不可分。随着中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持续深化,如何进一步发展乡村经济以实现产业转型,如何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农房建设的关系,对于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改善农户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云南省泸西县丁马村的规划实践为案例,对村庄产业发展转型和与之相适应的农房建设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使得农房更新改建成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程。一些地区的农房更新改建也涉及很多传统村落,研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和农房更新改造,相较于普通村落更具有社会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文章基于无锡礼社村、后巷村的农房更新改造,探索如何有效地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与自然价值,延续其自然生态的整体格局和原有社会网络、街巷肌理、空间要素等,以期为相关传统村落地区农房更新改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住宅设施》2010,(6):12-13
日前,湖北省委省政府在英山县召开全省农房建设与村庄环境整治现场会,湖北省委常委张昌尔要求,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提升农房建设水平,强力推进中心村建设,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  相似文献   

11.
<正>住建部、工信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绿色农房建设的通知》(建村〔2013〕190号),同时颁布了《绿色农房建设导则(试行)》,要求各地加快推进"安全实用、节能减废、经济美观、健康舒适"的绿色农房建设,以此推动"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的绿色建材产品下乡工作。"通知"要求:推广"乡土绿色建筑",在"保持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基础上,"利用乡土建材,保持传统风貌,提升传统民居的建筑质量和居住舒适性"。在论述"推动绿色建材下乡"时,将"轻质保温砌块(砖)"纳入。  相似文献   

12.
<正>村庄规划的困境:现实与目标的背离乡村规划体系缺位下“多规分立”的村庄规划“多规分立”的村庄规划我国的村庄规划可以追溯到1979年由建委和农委引导的农房建设工作。1993年,国务院颁布《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提出“村庄、集镇规划一般分为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两个阶段进行”。同年,建设部颁布《村镇规划标准》,这是当时关于村镇建设规划最为详实的技术标准。2008年,《城乡规划法》明确乡村地区编制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村庄规划从行政法规上升到法律层面。随着城镇化发展导致的城乡资源配置取向的不断调整,  相似文献   

13.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和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出台指导意见,开展绿色村庄创建工作。5年实现村庄绿化量明显增加,10年实现乡村环境显著改善。根据指导意见,对绿色村庄的基本要求是:村内道路、坑塘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湖北省大冶市开展现代宜居农房试点为例,以数字赋能现代宜居农房建设规“规、建、管”一体化建设。搭建了市级农村宅基地审批和管理系统、农房建设一站式服务系统以及农房全生命周期安全运行监管系统三个平台,形成了智慧农房全生命周期智能建造管控平台。并通过黄岗村拆迁还建点的建设,在村庄规划、建筑结构、新材料、新模式上进行探索研究。把新型农房建设和县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把农房金融、保险和供应链相结合;把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和乡村运营相结合。希望该现代宜居农房示范点点的建设探索,能对实现国家和省市的目标,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建村〔2013〕19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北京市农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安全实用、节能减废、经济美观、健康舒适"的绿色农房建设,推动"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的绿色建材下乡,现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开展绿色农房建设的重要意义随着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农房建设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14日.建设部向各地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民住房建设技术服务和管理的通知》。在2006年年底下发这个通知.为的是针对目前农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农民住房质量.保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根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件例》.就加强对二层(含二层)以下农民住房建设的技术服务和管理做出的指导.并且与以往相比体现出了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村庄分类研究 2020年6月《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深入落实城乡融合,要求分类推进村庄建设,村庄分类为其建设指明方向.村庄分类是优化村庄布局的基础.《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中将村庄分为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搬迁撤并类、特色保护类四种类型,但分类方法尚未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村庄分类研究 2020年6月《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深入落实城乡融合,要求分类推进村庄建设,村庄分类为其建设指明方向.村庄分类是优化村庄布局的基础.《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中将村庄分为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搬迁撤并类、特色保护类四种类型,但分类方法尚未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新近国家五部门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提出了9个思考问题并讨论,包括:村庄规划内涵、村庄类型划分、"搬迁撤并类村庄"的诠释、规划村内道路的标准、村庄绿化的具体内涵、组织村民充分发表意见和参与集体决策的基础条件、引导投资乡村建设的企业积极参与村庄规划工作如何协调并保证公平性等内容,以期给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制定进一步的编制规程和标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维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永城市统一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实施要点,用以规范乡村建设行为。根据要点,村庄建设规划成果包括:现状及村庄位置图、规划总平面图、公共设施规划图、农房设计参考图、主要指标表、工程测算表、行动计划表和说明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