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减少密封合金化精炼钢包浸渍罩粘渣,采用按m(CaO)/m(CaF<,2>)=2:1配制的混合调质剂对钢包顶渣进行调质处理,研究调质剂对钢包顶渣性能的影响.熔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调质剂能显著降低钢包顶渣的熔化温度和黏度,当其加入量为钢包下渣量的10%时,渣熔化温度从调质前的1 439℃降至1 400℃;在1 500℃时,未调质的钢包顶渣黏度约为6.5 Pa·s,而调质后渣的黏度低于2 Pa·s.渣金反应实验表明,调质后的渣可使钢液脱硫,但同时会引起钢液少量回磷.工业试验表明,对钢包渣调质处理后,浸渍罩粘渣得以控制,使用寿命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钢包合金化精炼浸渍罩粘渣,以Li2O作调质剂对钢包顶渣调质处理,研究Li2O对钢包顶渣的熔化温度、黏度及脱硫能力的影响。半球法熔化温度测定结果表明:Li2O的助熔效果明显,当其加入量为5%时,渣熔化温度从调质前的1439℃降至1300℃;旋转柱体法黏度测试结果表明:钢包顶渣的黏度高以及合金化精炼处理后顶渣黏度进一步升高,是造成浸渍罩粘渣的主要原因,Li2O能有效降低精炼处理后钢包顶渣的黏度,在1500℃时,未调质的钢包顶渣黏度约为6.5 Pa.s,调质后渣的黏度低于2 Pa.s。调质处理后的钢包渣不会引起钢液的回硫,并可使钢中硫的含量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钢包合金化精炼浸溃罩粘渣,以质量比1:1配制的CaO-B2O3作调质剂对钢包顶渣调质,研究调质剂对渣熔化温度,粘度及脱硫能力的影响.半球法熔化温度测定结果表明,调质剂的助熔效果明显,当其加入量为10%时,渣熔化温度从调质前的1 439 ℃降至1 320 ℃.旋转柱体法粘度测试结果表明,调质剂能有效降低精炼处理后钢包顶渣的粘度.在1 500 ℃时,未调质的钢包顶渣粘度约为6.5 Pa·s,调质后渣的粘度低于2.0 Pa·s.调质处理后的钢包渣不会引起钢液的回硫,并可使钢中硫含量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4.
罗毅  吴晓春 《钢铁》2008,43(1):76-79
采用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非调质塑料模具钢(SWFT钢)的热变形工艺,试验结果表明,SWFT钢分别在1000、1050、1100和1150 ℃单道次变形50%后以0.083 ℃/s的速度冷却时,随热变形温度的升高,先共析铁素体组织减少直至消失,但晶粒较粗大.多道次热变形后在相同冷却速度时确保先共析铁素体组织不出现,同时细化因单道次变形温度较高出现的粗大晶粒,为SWFT钢应用于一定截面尺寸的非调质塑料模具钢模块提供了制订锻造工艺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钢包合金化精炼浸渍罩粘渣,以质量比1∶1配制的CaO B2O3作调质剂对钢包顶渣调质,研究调质剂对渣熔化温度、粘度及脱硫能力的影响。半球法熔化温度测定结果表明,调质剂的助熔效果明显,当其加入量为10%时,渣熔化温度从调质前的1 439 ℃降至1 320 ℃。旋转柱体法粘度测试结果表明,调质剂能有效降低精炼处理后钢包顶渣的粘度。在1 500 ℃时,未调质的钢包顶渣粘度约为65 Pa·s,调质后渣的粘度低于20 Pa·s。调质处理后的钢包渣不会引起钢液的回硫,并可使钢中硫含量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端淬试验及调质处理试验室模拟试验,对P20和718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淬透性及调质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P20和718的淬透性均较高,718比P20淬透性更高,更适合制作大型塑料模具;P20和718的最佳调质工艺参数为860℃淬火,560~590℃回火.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5NiCrMo低温钢的调质热处理工艺,分析了回火温度对该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经调质热处理后,形成了回火马氏体和逆转变奥氏体的混合组织。560~640℃回火时,随温度提高,屈服强度呈降低趋势,-100℃冲击功先升高、在620℃回火时达到峰值后降低。深冷后保留的逆转变奥氏体显著影响试验钢的低温韧性。拉伸和冲击性能均满足要求的回火温度是580~620℃。  相似文献   

8.
徐翔  季克进  王斌  高林  方军 《特殊钢》2006,27(6):57-58
为简化40SiMnCrNiMo钢钎具的热处理工艺,试验了880℃30min油冷+600℃60min空冷的调质处理,860℃30min空冷的正火和780℃30min空冷的两相区亚临界热处理后钢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亚临界热处理后钢中贝氏体区HV显微硬度值低于正火钢,钢的V-型冲击功为30J,高于正火后钢V-型冲击功(12J),接近调质后的V-型冲击功(40J)。钎杆寿命试验得出,正火钢钎具平均钻孔进尺10.78m,亚临界热处理钢钎具平均钻孔进尺108.30m,可满足使用要求和替代调质处理钎杆。  相似文献   

9.
通过端淬试验及调质处理试验室模拟试验对P20和718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的淬透性及调质工艺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2Mn2SiV钢的前轴和转向节臂的实物锻造试验、金相组织检验以及与原调质件的实物疲劳寿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2Mn2SiV钢锻造前轴和转向节臂并省去调质处理工艺是可行的。前轴的实物疲劳寿命达到了50号钢调质水平,转向节臂经适当工艺处理后实物疲劳寿命高于现生产的30Cr钢调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