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李鑫华 《城市住宅》2021,28(5):193-194
乡村振兴战略是有利于当前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新农村,事关农民的根本福祉与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目前很多农村地区并未意识到其重要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不到位,缺乏科学发展规划.从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状入手,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探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业成为农村发展的最新模式,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首先分析了乡村振兴的概念,并对乡村振兴发展的目标进行了说明,其次,简要阐述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现状,最后通过健全旅游产品体系、加快产业融合、做好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游客体验度与发挥资源优势,使得农村旅游经济获得了高质量发展,符合乡村振兴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3.
宋国栋 《居业》2021,(1):35-36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逐渐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希望可以优化乡村住宅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改善乡村风貌,提高人居环境适宜性.为此,本文分析了乡村住宅人居环境现状,并研究了人居环境优化设计意义以及策略,希望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脚步,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落实.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应对乡村发展比较缓慢、农村经济建设落后的现状而采取的具体措施。而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产业,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从甘肃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乡村振兴视角下甘肃地区开展乡村旅游的特色模式,并针对地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实践建议,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的发展和建设备受关注。传统的营造模式已无法满足村庄对活力提升的需求,而乡村活力正是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本文从"守护"与"添新"的辩证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对乡村中物质与非物质活力构成要素的梳理,在"空间格局""人居环境""建筑风貌"和"功能结构"等层面提出了活力植入的策略,并以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西岭村振兴项目为例进行实践,探讨策略的实际可行性,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空间活力植入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发展农村和农业,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发展旅游小城镇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要求,能够转变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原住民参与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创造出生态宜居的城镇环境,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论文主要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原住民参与旅游小城镇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通过高校"设计下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运用设计智慧,参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文章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城心设计"工作坊为例,探索建立乡村与高校双向设计工作坊,培养乡村设计人才,为乡村提供设计服务的同时也为高校提供转化科研技术的实践基地;创新多维模式带动乡村经济增长,为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设计下乡"服务地方的联动机制提供实践经验与建设性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6)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代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吉林省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加快振兴老东北建设,有利于提升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吉林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突出农村"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大力保护农村生态,充分挖掘农村特色文化,集中建设一批蓝天清澈,创业创新,宜居宜人,幸福和谐的美丽村庄,创造一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新农村,创造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20,(1)
随着"美丽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迅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文章基于美丽乡村研究领域兴起的系统论视角,分析了广州增城大埔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效果和创新之举,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思路。大埔围村的特色在于其统筹推进包括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和社会文化等在内美丽乡村子系统的功能提升,突显了美丽乡村子系统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用地指标限制、村民利益协调难等中国农村面临的普遍问题情况下,大埔围村通过一系列策略创新和制度建设,实现了从"角落村"到"明星村"的蜕变。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继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后应对"三农"问题的又一创新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本文在分析当前乡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对增城区实现乡村"五大"振兴的策略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为新时代的大都市郊区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乡村策划:寻找乡村触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翟辉 《室内设计》2016,(2):15-17
针对近期乡村规划和乡村建设中 普遍存在的照搬城市规划理念、不切实际、 实效性弱等问题,借鉴建筑策划和城市触 媒的相关研究成果,试图通过强调乡村触 媒找寻乡村策划,寻求一条适合乡村自身 “系列发展”需求的、可以激发乡村活力的、 “反规划”的乡村建设之路:强调触媒的乡 村建设应该基于一村一策的、过程调适的 策划和界定,而非“八股”的、终结版的规 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12.
Mark Scott 《Housing Studies》2009,24(6):755-774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ural development policy and planning policies for rural housing within the context of Ireland. Drawing on an interpretive approach to policy analysis, the paper examines competing narratives of ‘the rural’ within the policy arena that underpin a fragmented approach to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vidence points to a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se spheres of public policy marked by a strai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communities and regulatory planning, not least with regard to the preferred shape of the rural settlement pattern. It is argued that any housing policy for rural areas must give full regard to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attributes of rural life and not just the criteria of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In this context, partnership based local planning processes would enable the exploration of competing rural narratives to be re-orientated towards local needs, capacities and the perspectives of local people and the adoption of cultural, environmental and community values within the policy process.  相似文献   

13.
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现行的标准规范基本上对农房建设不起约束作用.更谈不上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建造节能住宅。农村建设中.农民拿到批地手续.便自行建造.建设极其分散。农民自建房存在着盲目性,多数采用砖混承重结构,各种空间均以承重墙分隔,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功能不全,设施不全,居住质量差,安全舒适度不高。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5):60-61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乡贤治村正是乡村治理中自治、法治、德治的结合点,乡贤对于提高自治水平、推进乡村法治、引领乡村德治能够发挥有益作用,本文旨在研究乡贤对乡村治理的特殊价值,寻找当前村治困境的解决之道,探寻乡贤引领乡村振兴的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仰望乡村     
饶琳  夏小茜 《中国厨卫》2009,(4):104-110
静谧生活 床旁的墙面上,错落有致地悬挂着多副画框,把精彩绝伦的世界轻松地引入家中,为卧室增添更多的趣味。碎花窗帘柔软地垂在床头,隔着窗帘透进几束阳光,暖人心扉。  相似文献   

16.
17.
乡村景观     
考察了乡村景观作为文化景观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的状况,阐述了全球城市化进程中持续演进的乡村景观所面临的管理议题,探索了农业可持续产品及其认证、乡村发展模式与技术,以及确保乡村景观重要特性及其组成的指导条例,使乡村景观免遭新的人工构筑和植物品种的损害,最后提出乡村景观的保护需要社区住民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乡村建 设的持续推进带动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乡村治理的丰富实践开拓了乡土经济社会运 行的新思路。本文以乡村建设活动中涌现出 的乡村治理参与主体的组合结构与组合力量 作为分类的基本依据,构建全谱系的乡村治 理类型和模式,通过对13种模式所对应的典 型个案进行实证分析,剖析乡村治理主体的 基本特征与行为逻辑。案例表明,现阶段大 多数乡村通过外力型路径达成治理目标,内 生力量的匮乏导致乡村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 决,也难以建立长效机制。基于对不同治理 类型的路径与成本的分析,总结乡村治理模 式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中国乡村治理 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在乡村改造中保留地域特色与乡村肌理,如何强化村民的归属感、提高游者的文化体验感,是设计师面临的一大挑战.传统的乡土材料作为当地历史文化的记忆,对乡村文化景观的塑造具有重大价值.该文以安溪县祥华乡东坑村乡村改造设计案例为例,通过对其乡土材料的选择、叙事景观的空间语言进行构建,进一步挖掘乡土材料在场所叙事营造中的利用策略,为乡村建设中的材料取舍与应用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代农村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论述了乡村景观的特点、农业生态、规划原则、设计方法,通过人文空间与物质空间的科学重组,搭建生态绿色的田园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