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改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在图像分割过程中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将灰度均方根阈值与PCNN相结合的方法,称之为灰度均方根阈值PCNN (RMS-PCNN)。在简化方法中,只需确定一个参数;此外,在图像分割点火过程中,PCNN阈值只计算一次,展现了更好的分割性能和更快的计算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简化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2.
&#  &#  &#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6):47-52
对传统经典的PCNN网络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基于PCNN的多区域图像分割方法。去掉原模型中的一些次要参数,突出灰度对分割的影响;根据图像中存在不同灰度变化的特性,分2阶段完成对图像的分割:初次分割和二次分割。初次分割是利用灰度直方图谷底灰度作为动态阈值进行,使动态阈值对分割边界的影响达到最小;二次分割则对初次分割的结果进行细分割,点火区域和非点火区域灰度差较小,其动态链接系数通过循环迭代搜索确定。二次分割迭代进行,从而实现了对整幅图像的完整分割。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错误率小于常规的聚类分割算法和GBS算法。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模型参数人工凭经验和需要反复实验才能确定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PCNN模型.以最大类间方差函数作为细菌觅食算法的适应度函数,采用细菌觅食优化算法搜索最优参数的图像分割算法,避免了人工实验设定参数的盲目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实现文本图像分割,并且分割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了斑点噪声和PCNN的特点的基础上,将PCNN引入到小波域中,并结合小波软阈值去噪思想,提出了基于PCNN的超声医学图像软阈值去噪方法(ST-PCNN),该方法的优点是实现了在小波域中利用PCNN来识别高频信号的小波系数,并采用相应的方法处理小波系数,改善了PCNN难以确定斑点噪声的位置和采用固定阈值造成高频信号损失的缺点,更好的保留了低于固定阈值的高频信号的小波系数;在此基础上,将模糊算法引入到PCNN模型中,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模糊PCNN的小波域超声医学图像去噪方法(F-PCNN-WD),该方法利用模糊算法来去除PCNN点火过程中大于点火阈值的斑点噪声的小波系数,以更好的去除斑点噪声。实验结果表明,ST-PCNN和F-PCNN-WD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去除噪声,而且能够很好的保留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5.
PCNN模型参数优化与多阈值图像分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以其更接近生物处理信息机制的优越性,被广泛应用在图像处理等领域.针对其模型参数需要反复实验才能确定的问题,提出了用信息曲线来表征图像特征,研究了PCNN模型中动态门限衰减系数的快速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减少PCNN网络运行周期内的迭代次数,还能有效完成灰度图像分割.  相似文献   

6.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模型在数字图像分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网络参数的确定以及最优结果的选则一直是一个难题,主要是以人工经验为主,虽然提出了一些参数自动设置的算法,但都缺乏对模型本身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对PCNN网络神经元点火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最大灰度值最小时刻点火的参数自适应设定算法,并针对该算法构造了一种新的用于最优结果选择的判定准则.将其用于lena等图像分割中,取得了与主观评价相一致的结果,而且表现出更快的速度和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组合均值平移和区域合并的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图像类的多细胞图像分割过程中,经常因为细胞边界模糊而影响分割质量.针对复杂情况下的细胞图像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组合分割方法,新方法将一种非参数聚类算法(均值平移)和区域合并相结合,先利用均值平移算法获得图像的过分割结果,再根据区域合并准则,合并过分割区域得到准确的分割结果.将此方法应用于活细胞的显微灰度图像,并与几何活动轮廓模型算法、阈值分割算法、均值平移算法及水线分割算法相比较,实验结果证明了此算法的有效性.此算法不仅可以将粘连的细胞分开,还可以获得接近细胞原始形状的边界,为进一步图像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修正交叉视觉皮质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交叉视觉皮质模型(MICM)的图像自适应分割新方法. 根据待分割图像的自身特性,自适应地设定参数,并以互信息量为目标函数选取最佳分割结果. 该方法解决了针对不同的图像需要人工设定交叉皮质模型(ICM)参数和需要人工选取最佳分割结果的2个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与通过大量实验获得模型参数的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基本模型和ICM基本模型相比,MICM与其综合评价函数值相近;与模糊聚类分割算法和最大类间方差(OTSU)算法相比,MICM算法有较明显的视觉优势,并且其综合评价函数值也分别提高了约15%和13%.  相似文献   

9.
对PCNN在彩色图像分割和边缘提取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图像本身灰度和空间等特性自动确定PCNN网络参数进而分割得到高质量图像,然后利用PCNN对彩色图像进行边缘提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以对不同特性的彩色图像进行有效的边缘提取,具有较好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融合后多光谱图像的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快速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FNSCT)与萤火虫优化的自适应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相结合的图像融合算法。将通过亮度-色度-饱和度(IHS)变换的多光谱图像亮度分量与全色图像分别进行FNSCT变换,获得相应的高低频系数。针对低频系数,采用区域平均能量法进行融合;对于高频子带,为了确定PCNN模型的最优参数,将PCNN算法的链接强度与链接范围自适应化,并利用萤火虫算法优化其余参数,获得更优的PCNN模型,实现高频系数的融合。最终经过FNSCT逆变换和IHS逆变换得到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既提高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又很好地保留了融合图像的光谱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