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慢性脑灌注不足常常导致发生多发性脑梗塞和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引起血管性痴呆。我们观察持久双侧颈总动脉结扎的慢性脑缺血大鼠 ,了解电脑控制穿梭箱系统下大鼠记忆行为改变及大脑皮层、海马突触结构参数的改变 ,探讨两者的关系。材料和方法1 电镜样品制备和观察选用老龄wistar大鼠 ,分为正常对照组 ,缺血 2月组 ,缺血 4月组 ,制作持久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慢性脑灌注不足的模型。灌注固定后分离出大脑 ,于脑皮层、海马取 1mm3 大小组织放入 3%磷酸缓冲液配制的戊二醛固定液中固定 ,1%锇酸后固定 ,常规脱水浸透 ,环氧树脂 6 18包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缺血性痴呆(VD)大鼠神经行为学及海马CREB的改变,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 vessels obstruction,2-VO)法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8周后采用Morriss水迷宫实验测试大鼠记忆行为,海马HE染色检测神经元损伤,PCR及免疫组化检测海马CAl区CREB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大鼠认知功和神经元损伤程度明显,海马区CREB表达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2-VO法成功制作了缺血性痴呆大鼠模型。模型大鼠脑内海马区CREB水平明显下降,其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可能与海马区CREB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尼氏体和神经元核抗原(NEUronal Nuclei,NeuN)在慢性脑血流灌注不足大鼠海马中的分布和表达变化.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其中模型组50只,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再随机分为术后1、7、14、21和28 d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在麻醉后只分离双侧颈总动脉而不结扎.在不同时间点断颈处死大鼠,取大脑切片,分别用尼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CA1区尼氏体和NeuN阳性表达细胞数在术后1d即减少(P<0.01),到术后14 d最少(P<0.01),而后又逐渐增加,但仍显著少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在慢性脑血流灌注不足初期,海马神经元损伤可能是可逆的,为临床早期治疗慢性脑血流灌注不足患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通过采用不同治疗强度脉冲电磁场(PEMFs)干预去卵巢大鼠,观察各组大鼠的股骨骨密度的变化,初步确定治疗骨质疏松的最适的治疗强度。方法:按随机的分组原则用密闭信封法将雌性3月龄sD大鼠50只分为5组:SHAM对照组10只、OVX对照组10只、OVXⅠ组10只、OVXⅡ组10只、OVXⅢ...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双侧卵巢切除术所致绝经妇女绝经症状。方法:查阅本领域国内、外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综述。结果:双侧卵巢切除术所致绝经与自然绝经对妇女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影响相似,而双侧卵巢切除术所致绝经在血管舒缩症状、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症状发生的速度及严重程度更加显著。结论:双侧卵巢切除术所致绝经与自然绝经之间的差异是有待大样本及随机双盲实验和循证医学的评价;行双侧卵巢切除前临床医生及患者需谨慎评估其利弊。  相似文献   

6.
慢性氟中毒是一种影响多种器官的全身性疾病 ,牙釉质病变是其主要特征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疾病与体内自由基关系的深入了解 ,开始从氧化损伤角度重视自由基与氟中毒的关系。本实验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观察了过量摄氟对大鼠牙釉质的破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的模型配合物 (ModelSOD ,MSOD)络合铜对其拮抗和保护作用 ,为合理、全面地防治氟斑牙的发病提供形态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试剂和仪器 :SOD模型配合物络合铜由华中师大化学系提供 ;氟化钠系北京化学试剂厂生产 ;日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在不同时段以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DWI和MRS多种技术对大鼠脑组织进行扫描成像分析, 动态观察接种后大鼠脑组织内胶质瘤的生长情况, 测量肿瘤体积变化, 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肿瘤细胞密集区域, 无创性检测活体组织器官能量代谢、生化改变和特定化合物定量分析。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MRI肿瘤动态生长数据库。方法: 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大鼠接种C6脑胶质瘤细胞的不同时段(接种前、接种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在活体无创状态下, 在不同时段分别运用MRI常规、增强扫描, DWI和MRS多种技术对大鼠脑组织进行扫描成像分析, 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MRI肿瘤动态生长数据库, 最后将大鼠处死取脑组织进行肉眼、病理和电镜验证。结果: 肿瘤体积生长第14天与第7天均值比是5.010 0±0.450 0倍, 第21天与7天均值比是17.990 0±0.910 0倍, 解剖肉眼、病理、电镜均可见肿瘤及肿瘤细胞。正常脑组织DWI弥散成像ADC值测定, 平均值(B=1 000)420.183 3±75.598 0)明显低于各时间肿瘤组, 接种肿瘤后7、14、21天ADC均值为738.598 0±219.568 0、660.645 0±105.322 0、551.366 7±103.578 0均高于正常脑组织, ADC均值T检验正常脑组织与7天及14天肿瘤组比, P值<0.05, 有显著差异。 肿瘤生长的第14、21天ADC值不断的降低。大鼠C6脑胶质瘤移植瘤模型接种不同时间MRS测定cho/NAA均值, 正常脑在第1、7、14、21天在0.5左右, 而接种后的大鼠C6脑胶质瘤7、14、21天测定cho/NAA均值为5.532 0±4.066 4、6.560 0±3.440 0、8.938 0±4.079 4, 随着肿瘤的长大比值均值在不断加大。结论: 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DWI和MRS多种技术对大鼠脑组织进行扫描成像分析, 能在无创情况下动态观察接种后大鼠脑组织内胶质瘤的生长情况, 测量肿瘤体积变化, 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肿瘤细胞密集区域, 无创性检测活体组织器官能量代谢、生化改变和特定化合物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粉防己碱(Tet)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et干预组(含10和30mg/kg两个剂量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VO法)建立VaD大鼠模型。造模12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HE染色观察海马CAl...  相似文献   

9.
Corti器外隧道的构成文献从未报道过 ,过去一向认为外隧道的外壁是由 Hensen细胞所构成 ,通过扫描电镜系统观察 ,发现并非如此 ,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取耳廓反射灵敏的健康豚鼠 6只。快速断头处死 ,取出双侧颞骨 ,挑破圆窗膜 ,取出镫骨 ,打开卵圆窗 ,用针在耳蜗尖挑一小孔 ,用 2 .5 %戊二醛做蜗管内灌注固定 ,随后置冰箱继续固定 8h。0 .1 mol/L磷酸缓冲液漂洗后 ,1 %四氧化锇固定 2 h。然后在 0 .1 mol/L磷酸缓冲液中去除耳蜗骨壳、螺旋韧带和前庭膜 ,充分暴露 Corti器后。分别在一 ,二三 ,四圈将 Corti器断开 ,暴露外隧道…  相似文献   

10.
骨组织经常处于活跃的形成、吸收和改造,这主要发生于骨表面,故很适于用扫描电镜观察。下面介绍我们用扫描电镜对大鼠板层骨进行研究的初步的结果。材料和方法:(1)为观察骨表面细胞,经主动脉向下肢灌流2%戊二醛固定后取股骨中段,用牙科薄砂轮纵行锯开,经注射器用盐水轻轻冲掉骨髓,戊二醛浸泡,1%锇酸后固定,临界点干燥、离子溅射仪喷金,JSM35—CF扫描电镜观察骨内膜表面细胞。同时取胫骨上端、矢状锯开,观察新生骨梁;(2)为观察去掉表面细胞后类骨组织的表面,取胫骨中段如前法,用力冲洗,足可去掉绝大部分表面细胞,必要时使用超声震荡;(3)为观察骨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