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们希望在城市中做艺术空间和文化类建筑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建筑本身的问题,应该更多关注的是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同时考虑如何让公众和建筑产生更直接、更密切、更舒适的关系。苏黎世美术馆扩建从古希腊开始,城市空间中的公共空间跟艺术结合得就非常密切。公共空间特别是艺术空间已经成为城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科技馆的特性及几城市的发展,提出建筑空间形式与城市空间环境、地域文脉、功能空间与流线、绿色建筑技术等方面的设计策略,使得甘肃科技馆在现有的社会、经济、文化、技术、材料等条件下,将建筑自身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特征表达出来,达到建筑与城市相互交融的体验空间。通过建筑将周边的空间与城市生活环境带动起来,同时也是文化活动一个场所和载体,也是建筑场所环境的构成。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区建筑规模也正在快速扩大。与此同时,能源问题和环境破坏危机加剧,城区的绿色建设情况也已经成为评判城市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标准之一,人们开始思考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二者间的协调发展。垂直绿化是符合当前城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先进理念,本文通过对城区建筑垂直绿化发展的整理和思考,以及对城区建筑垂直绿化空间主要形式的分析,从色彩、光影表达、构图几个方面提出对于城区建筑垂直绿化设计表现策略,旨在将建筑设计和生态建设结合,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舒畅的绿色使用空间。  相似文献   

4.
在绿色生态意识普及的今天,建筑和空间被赋予了更多的属性和内涵。从城市、建筑、技术三个层次的尺度,完成设计的绿色实现和客观量化,是未来建筑设计的趋势与主题。通过分析Revit杯设计竞赛获奖案例,以建筑与功能、场所与时空、技术与空间为主题,分别从场地逻辑和文化响应两方面进行方案场地应变的剖析,从风环境、光环境、被动式采暖三方面剖析方案的气候应变,并辅以客观环境模拟量化,进而尝试性地完成空间的应变表达。  相似文献   

5.
胡莹 《城乡建设》2003,(7):50-51
建筑是城市的一部分,在人们更多地关注建筑的美学属性的同时,我们不应忽略建筑所具有的另一个重要属性——建筑的城市属性。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建筑设计的规模与速度也是空前的,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求建筑师有较强的城市意识,从而保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6.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多元化的发展为公共艺术的理论和实践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建筑化的公共艺术更是广泛的把艺术和城市建筑环境融合起来。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发展的分析,从建筑艺术形态的角度,探析公共艺术与城市建筑环境的融合,以及建筑要素尤其是建筑表皮和空间形态对公共艺术语意表达的意义,希望为建筑创作和公共艺术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CUN寸DESIGN CUN寸DESIGN提出企业运营空间的名词概念,是国内首家结合艺术创意、科技办公、绿色办公等理念,完成企业办公效率最大化的空间设计团队,更是办公领域倡导趋势发展的先行者,每年都会发布对办公空间思考的最新趋势。CUN寸DESIGN关注和着力在城市更新建设,提出了空间设计师需要更多得关注时间的倡导,通过好的设计,让新兴商业业态在城市老建筑中得以生命的重生,让城市变成更生态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2006年伊始,在长期合作的TOTO支持下,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上海影城为在沪的建筑师,设计师及空间艺术爱好者带来了一场关于建筑美学的视听盛宴。安藤忠雄的演讲题目为:建筑的可能性。本次演讲是一次东方哲学思考与西方理性美学的完美碰撞,深浑地触动了每一位与会者。空间、光、自然、绿色是安藤忠雄深度诠释建筑艺术与自然环境的辨证统一,更是对我们的生存格局进行了本位的还原与探究。历史文化的反向延续,才是空间艺术的未来之路。安藤忠雄的作品与社会环境息息相通,是数十年人生思考的结晶,可以归结为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TOTO丰富…  相似文献   

9.
尹一军 《建筑结构》2021,51(13):后插4-后插5
随着现代艺术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多元化艺术展现形式,为艺术与数字科技的跨接、融生及交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中,建筑设计中数字科技的应用实现了建筑艺术创新形态,形成了与人们审美需求相一致的建筑艺术体系,使建筑艺术的科技感显著增强.《艺术与数字重构-城市文化视野的公共艺术及数字化发展》(王峰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版)将"交互性"和"数字技术"两个重要理念系统性地引入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这一领域,具有跨学科的视野.将数字技术的概念与城市公共艺术相结合,以交互性作为其重要特性进行研究,在艺术和技术层面是一个新的突破,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城市空间数字交互相关理论的研究,是基于现代建筑设计理论对于数字时代背景下如何将公共艺术与数字交互、数字技术、数字表达等有效结合并应用于创作实践的思考与研究;第二部分是对近十年以来作者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其中涉及到了交通、文化公园、博物馆、校园等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0.
文化馆建筑作为城市功能的必要组成部分以及城市整体形象的直接窗口,往往选址于城市的重要地段;或从提升城市活力出发,安排于具有大量人流活动的中心区域;抑或从塑造城市形象出发,设置于城市广场、公共集中绿地等城市开放空间周边--这赋予其更多的城市建筑属性.由此,建筑师对于文化馆建筑的视野也不囿于其对于自身使用功能的满足,而将更多的目光转向其形态与城市整体环境之间关系的建立,以期更多地发掘建筑形态的环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