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乙烯碱洗塔废液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碱洗废液的处理是乙烯工程的难点之一,通过对乙烯碱洗塔工艺运转情况的考查和废碱液中各组分溶解度的分析,认为废碱液处理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去除油分和硫化物。实验结果表明,废碱液经静置隔油后采用疏水膜进行除油处理,效果良好,采用结晶法可大部移除废碱液中的硫化钠,粗结晶、母液和红油可以分别加以综合利用,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含有机硫炼油废碱液的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的废碱液酸化-空气汽提治理工艺流程,将部分硫磺回收装置用压缩空气(9.5%)引入废碱液汽提塔,作为汽提空气,汽提出来的H2S,RSH又随空气去回收硫磺,不仅解决了装置汽提能耗,而且完全回收了硫资源,消除了高含有机硫炼油碱液对环境的污染,对我国炼油厂加工中东高含硫原油,治理含硫废碱液具有重要意义,最佳试验条件为:98%硫酸用量84ml/L,酸化PH=4.5-5.5,汽提温度90摄氏度,汽提时间2.5h,汽提处理后废碱液用于生产硫酸钠或去工程车间稀释排放,排放水总硫<1mg/L,pH=7,达到GP8987-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氟的环境化学特性及其生物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它的环境污染以大气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废水和废渣的污染,环境中的氟过量会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甚至破坏生态平衡。本文以较详实的材料阐述了氟在环境中的来源,分布、迁移和转化规律以及氟的主要环境化学特性及其对植物、动物和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4.
氯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它的环境污染以大气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废水和废渣的污染。环境中的氟过量会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甚至破坏生态平衡。本文以较详实的材料阐述了氟在环境中的来源、分布、迁移和转化规律以及氟的主要环境化学特性及其对植物、动物和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氟化钙在熔融氟化钠和冰晶石中的4种不同的结构模型,将所计算的二元系液相线与所实测的液相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氟化钙加到熔融的氟化钠中时生成一个钙三个氟的阴离子,而在冰晶石-氟化钙熔体中存在着一个钙三个氟的阴离子和一个钙一个氟的阳离子。  相似文献   

6.
湿式空气氧化法处理硫化钠废碱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湿式空气氧化法处理含硫化钠废碱液。考察了反应温度、氧气流速和反应时间对硫化钠去除率的影响 ,确定硫化钠废碱液湿气氧化过程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温度 90℃ ,氧气流速 0 2L·min- 1 。反应时间 90min。在此反应条件下 ,硫化钠的去除率达到99 89% ,剩余硫化钠的含量仅为 3 8mg·L- 1 。通过添加氧化铜、氧化锰等催化剂发现 :催化剂可以大大缩短反应时间 ,并且可以降低反应操作温度。动力学研究表明 ,硫化钠废碱液的湿式空气氧化属于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正> 在钢铁生产中有很多废渣,而化工生产和钢铁的酸洗过程则又产生大量的废硫酸。以上两种工业废物绝大部分排入大海和江河,造成水源的污染。本着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和消除污染的目的,我们进行了利用钢渣和废酸反应制取五氧化二钒、工业石膏、硅胶、氧化铁红和硫酸铵等产品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将生产辛醇废碱液通过蒸发浓缩,用浓缩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汽提废碱液中的醇、醛,经水蒸汽冷凝后直接回用于缩合反应工段。浓缩后的废碱液与氯丁烷反应,用相转移催化技术直接合成丁酸丁酯。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并得到了丁酸丁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70℃,丁酸钠和氯代正丁烷的物质的量之比1.2∶1.0,催化剂质量分数5%,反应时间100 min。基于这个条件生产,酯化率达到99.4%,丁酸丁酯产品纯度99.1%。  相似文献   

9.
PCC控制技术在炼油厂污水处理装置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废碱液湿式氧化处理装置工艺的特点,利用先进的CITECT组态软件、新型PCC可编程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优化多级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废碱液湿式氧化处理装置微机自控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B&R2010系列模块作为下位机,研华工控计算机作为上位机,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CITECT组态软件编制,下位机控制软件采用PG2000高级语言编程。系统对反应器温度实施了优化多级模糊控制,对其它参数实施了PID控制。该系统投入实际运行,效果良好,装置反应器温度控制误差≤2℃。反应器压力控制误差≤0.01MPa,提高了废碱液湿式氧化处理的质量和效果,为废碱液湿式氧化处理装置平稳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达到了工艺要求的控制指标。PCC可编程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在该装置自控系统上的成功应用,对炼油厂污水处理装置技术改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琼胶提取工艺废水和废碱排放量较大的问题,本文以江蓠藻为主要原料,采用凝胶强度测试仪等仪器,对江蓠藻琼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碱处理过程中,当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5%,碱处理温度为75℃,碱处理时间为2h时,琼胶产率最高;在提胶过程中,添加少量食用表面活性剂S-B,可有效破坏细胞壁,并明显提高了琼胶产率;在废碱液的处理过程中,加入活性炭室温搅拌吸附1h,碱液含杂率明显降低,从而碱液得以循环利用。优化后的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可明显降低碱液用量与废水排放。该研究可为琼胶生产企业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矿业废渣综合利用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矿业废渣的排放以每年不少于3亿t的速度增加.矿业废渣不仅困扰企业发展,而且挤占农田,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文中对矿业废渣进行二次资源开发,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充填采空区、复土造田、植被绿化以及用作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等方面的综合利用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热电联产电厂的烟气余热回收进行了改造实践和分析,提出了2级式氟塑钢换热器改造方案,分析了新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运行特性,评估了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经济效益。实际运行数据表明,冷凝器的传热系数为174.1 W/(m2·K),是低温省煤器传热系数的约3.7倍。低温省煤器和冷凝器的换热量分别约占余热回收系统热回收量的57%和43%。通过回收系统,实现了年节煤量达9 800 t,年节水量达67 900 t。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投资成本可在1.64 a内收回,随后可实现年净收益540.9万元。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铬铁矿氧化焙烧回转窑生产线600℃级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问题,提出了铬冶炼回转窑废气余热发电方案,建立了余热发电装机容量的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年产5万t铬盐焙烧回转窑生产线参数、余热锅炉方案、凝汽式汽轮机选型等,并结合建设工程,分析了铬铁余热发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结果可为铬铁回转窑余热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水泥生料中掺用工业废渣 ,经过合理配料 ,提高生料易烧性 ,使煤耗降低 8% .在熟料中亦大量掺用工业废渣生产水泥 ,焦作坚固水泥有限公司 1 998年至 2 0 0 0年已累计掺用各种工业废渣 2 2万t,经水泥质量检测中心检测 ,复合 52 5水泥、普硅 62 5水泥以及硅酸盐72 5水泥均达到国家标准 .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传统单一供热形式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环境与经济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等问题,考虑将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可持续性与常规能源的稳定性进行有机结合,以冀南地区某大学校区中深层地热能+多能互补供热项目为例,介绍了该项目概况、供能方案以及能源站建设,并对系统运行与测试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效果良好,年节省标准煤20 860 t,年减排二氧化碳54 650 t,减排硫化物175 t,减排氮氧化物154 t,减排废渣约210 t,经济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用X荧光衍射分析仪测定原始废渣和发酵后废渣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分别为锌8.647%、镉0.913%和锌0.059%、镉0.002%,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由此确定可将发酵后废渣尝试作为农用复合肥料使用。  相似文献   

17.
焦作地区工业废渣分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焦作地区主要工业废渣进行了成分分析, 并与硅酸盐水泥作了比较; 同时, 对工业废渣在水泥生产和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作了研究, 当使用激发剂时, 水泥中的矿渣掺量可达70 % ; 粉煤灰掺量为20 % 时, 基本上不降低水泥的强度; 粉煤灰代砂配制混凝土, 当代砂量为30 % 时, 90 d 强度可提高30 % .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污油渣油作原料,经氧化制备10#、30#建筑沥青.通过试验,找到了较佳工艺条件,并且重复性良好,已成功地应用于实际生产,该试验结果同时解决了公司存在的生产和销售的双重困难.  相似文献   

19.
以湖北应封存石膏矿废石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的矿粉煤灰及外加剂,度制成石膏渣胶结材,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胶结材达到砌筑和粉刷3胶结材料的指标要求,可用于制作墙体砌筑材料和粉刷材料,工艺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胶结材料。  相似文献   

20.
以湖北某有色金属公司铜冶炼烟气制酸净化工段产生的含砷氟污酸(其中氟离子质量浓度为1 149 mg/L,总砷质量浓度为2 532 mg/L)为研究对象,采用“砷利用工序—氟利用工序—尾酸处理工序”的资源化利用组合工艺,在治理污酸达标排放的同时,回收砷、氟资源制得三氧化二砷、冰晶石产品。结果表明:控制适宜的药剂投加量及pH值、温度等,砷、氟的总去除率可达90%以上;制得的三氧化二砷与冰晶石产品分别符合YS/T 99—1997和GB/T 4291—2007的质量标准;再经过尾酸处理,出水砷、氟质量浓度分别为0.27 mg/L、5.4 mg/L,达到了《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7—2010)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