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用甲酸对超细纤维合成革进行预处理,然后以环氧树脂(1,4-丁二醇二失水甘油醚)作为交联剂,胶原蛋白为改性剂,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卫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的改性条件为胶原蛋白用量为基布干重的14%,环氧树脂用量为12%,环氧树脂处理基布最佳时间为3h,胶原蛋白作用最佳时间2h,反应温度为40 ℃。改性后基布的透水汽性提高了43.0%,吸湿性提高了25.56%。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议(FT-IR)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检测结果表明胶原蛋白通过环氧树脂成功接枝到基布表面;扫描电镜图(SEM)显示改性后的基布内部纤维更加疏松;用原子力显微镜(AFM), 对改性前后的基布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改性后的基布表面更加光滑平整;接触角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基布的接触角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制造合成革的新型材料——海岛型超细纤维的组成、结构和染色性能,分别对基布中的PA和PU组分进行了分析。针对这种新型合成革染色中出现的染色不匀、不深、不牢问题,探讨了从纤维-染料-工艺-助剂的有机体系中去解决的染色思路。海岛型超细纤维必将是合成革发展的大势所趋,其研究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透湿性能和合成革的纤维结构的角度来研究,以提高合成革的质量和合成革的吸湿性能。超细纤维的结构与普通纤维的结构不同,使用不同的添加剂的作用不同,在混合液中也会受到不同脱水性能的影响,在凝固的时候烘干以及面层的改变都造成了相应的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束状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的特性与制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要介绍了束状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的特性与制法,包括束状超细纤维、高密度三维无纺布、开式微孔结构PU基布等制造方法,并与天然皮革性能作比较。  相似文献   

5.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和聚酯多元醇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易染色的聚氨酯(PU)树脂。讨论了树脂100%模量、粘度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加工性能的影响以及N-甲基二乙醇胺(MDEA)、二苯基甲烷二胺(MDA)2种扩链剂对聚氨酯树脂物性、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树脂100%模量在10MPa左右,粘度在40~60Pa.s时,制得的PU树脂合成革具有良好的物性和染色性能。PU树脂中加入MDA质量分数为2.5%是合成PU树脂的最佳用量;加入MDEA的质量分数为2.0%时的K/S值是不加入MDEA时的10.3倍,单独使用MDEA的用量不宜超过2.0%;MDEA和MDA都能提高染色性,但MDA含量增加,树脂拉伸强度增加,伸长率下降,而加入MDEA的结果刚好相反,因此采用MDA和MDEA混合,nMDA/nMDEA在1∶1~2∶1时,所制得PU树脂物性和染色性均保持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染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用彩色水性聚氨酯(CWPU)浸渍超细纤维基布制备免染色合成革贝斯的可行性及工艺条件。分别考察了凝固液醋酸浓度、CWPU用量等因素对贝斯色差值(DE*)的影响。结果表明,DE*随醋酸浓度的升高及CWPU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醋酸浓度为0.20 mol/L,CWPU用量为基布质量的30%时,所得贝斯色彩饱满、均匀。基布减重率为6%~12%时,贝斯正、反面的色差值(ΔE)最小。色牢度测试结果表明,所得贝斯具有较好的耐水洗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随后处理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7.
束状超细纤维PU合成革染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Erionyl染料的三原色,用三种不同的工艺进行染色。工艺一:98℃染色60分钟;工艺二:65℃染色5 分钟,75℃、85℃染色10分钟,98℃染色60分钟;工艺三:高温高压染色60分钟。研究了束状超细纤维PU合成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工艺一的染色牢度较好,但上染率和、K/S值和透染性较差;工艺二的色牢度都能达到三级以上,K/S值、上染率和透染性最好;工艺三的染色牢度最差,上染率高,透染较好K/S值最高。  相似文献   

8.
以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依据球状物体堆积密度数学模型,用不同粒径的预聚体共混乳化法制得固含量为51.43%、粒径呈多元分布的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HSC-WPU)乳液,并将其应用于超细纤维合成革面层涂饰,采用红外光谱仪、拉力试验机、耐磨试验仪等分别对乳液、胶膜及涂层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高固含量有利于提高涂层力学性能、耐磨性、耐水性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力学测试和SEM,考察了超细重质碳酸钙(下简称超细重钙)填充的湿法聚氨酯合成革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超细钙能够均匀地分散于聚氨酯树脂中,填充性能优于轻质碳酸钙填充的革,和木质素相当,超细重钙是聚氨酯合成革(下简称PU革)良好的填充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外合成革用聚酰胺(PA)纤维的改性技术现状,主要是通过物理改性、化学改性或生物改性,改善PA纤维或其合成革基布的抗菌性能、阻燃性能、抗静电性能以及染色性能等;详细阐述了PA纤维或织物的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方法,如共混改性、共聚改性、静电纺丝、接枝改性、等离子体处理及织物后整理等;指出生物改性合成革用PA纤维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使用各种酸性染料(一般酸性染料、弱酸性染料、酸性络合染料、中性染料)对超细PA/PU合成革进行染色试验,研究了它们各自的染色性能,探讨了固色剂对染料的固色性能,分析并总结了各染料结构及颜色与染色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罗栋 《合成纤维》2015,44(6):41-43
以Supercool纤维织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杜邦公司滴液法和水分蒸发率法测试织物的导湿及透水性能。结果表明:Supercool织物与棉织物相比,具有优异的导湿和透水性,这与Supercool纤维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和二乙烯三胺(DETA)为原料合成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NH2-HBP)。以有机膦为交联剂,将NH2-HBP交联至硫酸处理的服装用聚酰胺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上,以解决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上染率低和色牢度差的问题。对改性前后基布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和热重分析(TGA)图进行分析,探讨其改性效果;考察有机膦交联剂用量和NH2-HBP用量两个单因素对基布的上染率、表面色度、耐干湿擦牢度、透水汽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有机膦交联剂用量为基布中伯氨基含量的0.6倍,NH2-HBP用量为基布中伯氨基含量的2倍时,基布的上染率最好,可由59.09%提高至98.68%,耐干擦牢度能够从3级提高至4~4.5级,耐湿擦牢度能够从2级提高至3.5级,基布表面色度也有明显提高,并且对基布的物理机械性能、透水汽性能没有较大影响,改性效果十分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我国聚氨酯合成革用纤维及化学品的研究现状,简单阐述了生产过程控制中调节纤维与聚氨酯性能的主要助剂的成分、作用和应用方法,重点探讨了聚氨酯合成革用纤维和聚氨酯的类型、作用机理以及在聚氨酯合成革生产中应用的特点。针对我国聚氨酯合成革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今后聚氨酯合成革工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氧化石墨烯(GO)、FeSO4和FeCl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RGONs@Fe_3O_4杂化纳米片,用物理共混-平板刮涂法得到了一种新型RGONs@Fe_3O_4/水性聚氨酯(WPU)超细纤维合成革。利用Raman、XPS、XRD、SEM、TEM等对RGONs@Fe_3O_4杂化纳米片进行了表征。考察了RGONs@Fe_3O_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的电、磁特性及电磁屏蔽效能,并讨论了其屏蔽机理。结果表明,当n(GO)∶n(Fen+)=1∶10时〔其中,Fen+为n(Fe2+)∶n(Fe3+)=1.00∶1.75的铁盐〕,纳米Fe_3O_4粒子均匀沉积在RGONs片层表面,该复合结构有效减弱了RGONs片与片之间的π-π堆叠效应。随着RGONs@Fe_3O_4杂化纳米片含量的增加,RGONs@Fe_3O_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的电磁屏蔽性能明显提升,当RGONs@Fe_3O_4杂化纳米片添加量为5%(以WPU质量计,下同)时,RGONs@Fe_3O_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在8.2~12.4 G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屏蔽系数(EMI SE)可以达到36dB,比RGONs/WPU超细纤维合成革提高约40%。RGONs@Fe_3O_4杂化纳米片的表面效应及电、磁双损耗特性是协同增强RGONs@Fe_3O_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电磁屏蔽性能的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合成革涂饰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醚多元醇(PPG)、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 I)、1,4-丁二醇(BDO)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溶液。通过对合成条件的考察发现,反应温度为65℃,反应4 h,采用m(丁酮)∶m(二甲苯)=1∶1作溶剂,可得到黏度适中、性能良好的产品。考察了聚二甲基硅氧烷质量分数〔w(PDMS)〕对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溶液及其成膜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w(PDMS)增加,溶液的黏度降低,成膜的热稳定性提高,当w(PDMS)=10%时成膜的水接触角达到最大值102.6°。  相似文献   

17.
粉煤灰超细纤维(FAF)在水、NaOH溶液、H2SO4溶液腐蚀介质中于100℃下腐蚀3 h,分别考察了极端过程中FAF的表面特性,并分析了腐蚀前后FAF质量、比表面、微观形貌、成分和结构的变化,测定了腐蚀后残液组分及含量. 结果表明,FAF失重率随腐蚀介质pH升高而减小,浸出离子的同时腐蚀介质pH升高;经水腐蚀后,FAF失重率为12.9%,表面出现微小坑洼;经0.25 mol/L NaOH溶液腐蚀后,失重率为4.6%,表面被刻蚀形成沟壑,Si和Al含量没有大变化,比表面积由0.129 m2/g增至5.486 m2/g,表面Si?OH振动吸收峰明显变弱;经0.25 mol/L H2SO4溶液腐蚀后,失重率为18.9%,宏观形貌变碎,Si, Al和Ca等大量浸出,红外图谱呈现SO42-的特征峰. 碱金属离子的浸出和网络结构中含Si成分的溶解为腐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超细纤维合成革用低密度聚乙烯LF5000是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石化)开发的新产品,熔体流动性较高,与聚酰胺6(PA 6)混合纺丝时,能利用其与PA 6的黏度差,将PA 6分割成超细丝流,形成海岛结构。LF5000  相似文献   

19.
改性超细滑石粉及其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细滑石粉的改性及其对聚氨酯(PUR)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质量分数为1.0%~1.2%的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处理超细滑石粉时能获得分散性良好、活性指数较高的改性超细滑石粉;在PUR基体中添加约15%的改性超细滑石粉时,此种PUR弹性体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耐油性、耐水性及加工收缩性、尺寸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介绍了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特点以及改性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树脂在生产和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分子中引入了亲水基团,水性聚氨酯树脂在耐水性、耐溶剂性、透气透湿性、配伍性和干燥速度等方面表现较差,需要对其进行改性研究,如采用丙烯酸酯改性、有机硅改性、有机氟改性、植物油改性、环氧树脂改性、纳米材料改性和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等,并讨论了辐射聚合、交联及固化等辐射技术在共聚物乳液制备上的研究及应用。最后对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树脂改性设计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