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建筑师     
尤根·辽耶(柏林)Jurgen MAYER H.(Berlin)1965 生于斯图加特1992 在斯图加特大学取得建筑学硕士学位1990-91 作为访问学生就读于纽约库伯联里(Cooper Union)建筑系1994 新泽西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硕士1996 在柏林成立个人事务所J·MAYER H·Architekten1996-2002 柏林艺术大学助理教授2000-03 哈佛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2002-03 柏林设计学院客座教授2003-04 伦敦AA建筑学院客座教授2004 年起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德国建筑师联合会会员 在2004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有一位年轻的德国建筑师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他的作品。没有做工精致的建筑模型,取而代  相似文献   

2.
主设计师简介 刘宇扬,刘宇扬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香港大学建筑学院荣誉副教授,上海青浦区规划局顾问建筑师。台湾台东人,美国加州大学都市研究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师从荷兰建筑家库哈斯,完成中国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研究,并于1997年参加德国卡塞尔第十届文件展。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韩国艺术大学建筑系评鉴委员,并受邀担任2007-2008年深圳一香港双城双年展策展人和2011年成都双年展建筑策展人。  相似文献   

3.
陈康  多思 《中外建筑》1999,(6):29-29
谭正炎先生于1939年12月出生于湖南,196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建筑系。从事建筑设计、建筑科研及兼职建筑教学已36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湖南大学建筑系教授。他认为建筑是最高层次的艺术。建筑师就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应走出设计室去观察人、研究人、理解人、懂得人的习性、情趣、素养,尔后去寻求自己的灵性、感觉,在广阔的天地里用建筑师博大的胸怀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在校读书时他发奋  相似文献   

4.
《建筑与文化》2012,(4):122-123
陈新生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艺术设计系主任。2003年法国巴黎艺术城访问学者。2010年德国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访问学者。曾编著《建筑师图形笔记》、《构思与表现》、《设计速写》、《钢笔手绘巴黎建筑》、《建筑速写技法》等二十余部教材与专著。  相似文献   

5.
他是第一个在中国的中外合资建筑事务所的创办人;是在中国第一个取得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的外籍建筑师;是台湾读大学、大陆著名大学做教授的少数著名专家学者之一;是从加拿大来大陆工作,第一个获得“优秀外国专家奖章”的专业人员;是第一个在北京担任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委员的外籍建筑师;他的一张浦东建设银行大厦手绘构思草图,被加拿大出版的《国际知名建筑草图集》所收集…关于他的成就,数不胜数。但他告诉我,他本质上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方盈  陈茹 《新建筑》2013,(5):58-63
冯国安,2012年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青年建筑师奖提名人,身兼建筑师与建筑学教师双重角色。在教学之路上,他充满激情、极具引导力,引领学子们了解设计、热爱建筑。在设计之路上,他执着、淡定,实践着自己的理念和方法,完成了从求学到实践的职业历程。趁此次冯国安作客武汉华中科技大学之际,我们尝试解读这位"建筑守望者",探寻冯国安的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7.
正建筑艺术是人类最具创造力的活动之一,其涉及的不仅是人的认知和创造能力,更关乎人类自身的价值、精神、发展和未来。我曾有幸在1999年和2005年两次为布正伟先生的大作写过序,两次文中我都提到:"在与他同时代的建筑师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有追求、有理想,充分利用改革开放所提供的难得机遇,辛勤劳作、精心耕耘、取得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的同行。而正伟先生正是这一代建筑师中十分突出的一位。"时隔十余年之后,我又有了借写序之机进而学习的机会。2017年10月布正伟先生结集出版了《建筑美学思维与创作智谋》一书,表明已是"坐七望八"的布正伟先生在这些年并没有闲着,在他认定的做一个"能动脑的建筑  相似文献   

8.
现代,当代,抑或乡土?——张雷建筑的四个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张雷速描张雷的建筑给人一种分量很重的印象,逻辑严谨,讲求秩序,简单而不失丰富。形体很肯定,不纠结。他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建筑学院教授,一方面是有明星色彩的职业建筑师。作为教师,他自2000年以来一直担任南京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过去不同时期还曾在瑞士苏黎世高工(ETH)和香港中文大学教过书。2009年张雷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职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2月初,第六届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开幕,主策展人策划了四个主题展,此外,还委派笔者策划一个80后建筑师群展。群展以主策展人设定的"城市复兴再思考"为题,回应当下中国城市更新问题,与本次双年展主题"城市原点与Reliving the City"相关。群展的策展思路最初生发于大卫·哈维(David Harvey)的一句话,"城市是资本流通和转换的场所,那么空间便成为一个关键词"~([1]),由此观察中国近年来的城市更新案例,可以看到作为新生力量的一群80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状态。群展以半命题作文展  相似文献   

10.
建筑师的训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大学教育和再培训.在不同的阶段,所学习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学课程注重基本功 的训练,而再培训阶段则不仅强调经验的积累,还重视基本修养的提高.本文依据一项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了建筑师们 对于建筑教育的看法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