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釉下绿彩瓷作为醴陵传统釉下五彩瓷装饰形式之一,不仅有着醴陵釉下多彩相同的烧制工艺与精致巧妙的装饰技法,更具有清新雅丽、温润玉洁、恬静素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釉下绿彩瓷是指用单一绿彩颜料来装饰的釉下彩瓷,也可以把以绿彩颜料作为主要装饰的釉下彩叫釉下绿彩。釉下绿彩是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形式之一,在清末明初时期是醴陵釉下彩瓷的一种普遍装饰,虽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后这一传统装饰工艺开始消失,但釉下绿彩瓷的独特工艺和广为人们喜爱的艺术效果,值得我们今天继续研究、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釉下绿彩瓷是指用单一绿彩颜料来装饰的釉下彩瓷,也可以把以绿彩颜料作为主要装饰的釉下彩叫釉下绿彩。釉下绿彩是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形式之一,在清末明初时期是醴陵釉下彩瓷的一种普遍装饰,虽然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后这一传统装饰工艺开始消失,但釉下绿彩瓷的独特工艺和广为人们喜爱的艺术效果,值得我们今天继续研究、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醴陵釉下五彩艺术装饰语言丰富,从二维平面构图到三维装饰技法,近年来有了新的发展,本文从醴陵釉下五彩艺术装饰创新的角度剖析二维瓷板画面设计和三维器型画面的装饰,探析如何才能让醴陵釉下五彩实现“活态”传承,通过装饰语言在釉下五彩的创作中得到更充分的展现,让釉下五彩更加自然地融入我们的生活空间,给欣赏者愉悦的心理体验,引起观赏者的情感共鸣,净化和升华观赏者的内心世界。引发人们对醴陵釉下五彩艺术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醴陵窑釉下五彩瓷,是兴起于清末的釉下彩饰陶瓷艺术。因醴陵当地特有的色料,以及根据色料摸索的工艺技法,使得它的器型和装饰效果都别具一格。文章通过对醴陵窑釉下彩瓷概述,及其器型进行了分析,梳理了醴陵窑釉下彩瓷造型的演变规律。对当今陶艺创作,尤其是对器型与装饰的协调性应用上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传承与创新面临新的挑战与困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充分了解醴陵釉下五彩瓷发展历史,知晓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的种类;二是在教育体系层面融入釉下五彩传统工艺的学习与实践;三是广纳其他地域文化和工艺,通过不断吸收,取其精华,让釉下五彩瓷装饰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张宗登  张红颖 《中国陶瓷》2007,43(10):56-57,65
醴陵釉下五彩瓷最早打破我国长期釉下单彩瓷的局面,后又由釉下五彩发展到釉下多彩,具有色彩丰富、构图简练、清雅温润、精美素洁的装饰艺术特征是我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  相似文献   

8.
丁雄,1942年生,湖南省淑浦县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钢笔画联盟理事,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醴陵釉下五彩瓷硬笔绘画装饰表现形式创新人。在长期园林设计工作中,他形成了自己硬笔画风格。几年来,通过大胆探索,不断改进,充分发挥硬笔书画的特点,将硬笔绘画与釉下五彩瓷装饰进行有机结合,创作出完全不同于醴陵传统的釉下五彩装饰风格的作品,别具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一)湖南醴陵窑生产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自东汉时期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清雍正七年(1729年)开始烧制粗瓷。醴陵是我国五大陶瓷出口地之一,以首创釉下五彩瓷而闻名世界,其釉色晶莹淡雅,别具特色,开创了陶瓷装饰新的一页。1905年湖南凤凰人熊希龄先生(时任民国总理)在湖南醴陵创办湖南宫立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制造总公司,聘请日本技师和景德镇师傅,引进当时最先进的陶瓷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启了醴陵由粗瓷生产到细瓷开发的新纪元。独具特色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制出来的。此前醴陵瓷采用的氧化钴作彩饰原料烧制釉下青花瓷。1907年至1908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草青,海碧、艳黑、赭色和玛瑙红等多种釉下颜料,经过反复研制采用自制釉下色彩,运用国画的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制”法,生产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器。釉下五彩瓷瓷顾细腻,画工精美,清新雅丽,别具一格,它的问世,立即得到业内人士和国内外舆论的极大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10.
醴陵釉下五彩瓷被誉为"东方陶醴瓷艺术的发展高峰"因而闻名于世,其传统烧制技艺已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工艺复杂,装饰手法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醴陵釉下五彩瓷独有的双勾混水渍色法装饰工艺。双勾混水渍色法,即是以线条为主,用墨或用颜色在泥坯、素烧坯或釉坯上勾好完整的轮廓,然后按照画面设计要求填色,有时是使用单色,有时需要多种色彩混合,称之为双勾混水渍色法,一般简称"混水"(又称汾水)。双勾混水渍色法有浓彩和淡彩的两种表现方法。浓彩是以各种较浓的颜色来装饰。  相似文献   

11.
1974年11月4日,为庆祝毛主席八十二岁生日,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给湖南醴陵群力瓷厂下达了专门承制釉下五彩瓷的任务,其中四十件为釉下五彩装饰的内外有花的四季花卉饭碗,四十套釉下五彩外装饰梅花盖杯。  相似文献   

12.
醴陵釉下五彩陶瓷艺术,其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八世纪的中唐时期,长沙铜官窑就首创了高温釉下彩绘新技术。据考证,当时在白釉下画绿彩、在青釉下画褐、褚、绿三色等品种,已表现了釉下五彩不一般的特点,加上纹饰上的变化,除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外,花卉、人物、走兽均为常见题材。因而丰富了釉下五彩装饰内容。宋代磁州窑、元、明、清的青花,釉里红这些釉下装饰工艺的发展。与长沙窑的发展不无关系。这也奠定了今日醴陵釉下五彩在国人乃至世界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正第1章釉下绿彩概述1.1概念界定釉下绿彩瓷是指用单一绿彩颜料来装饰的釉下彩瓷,也可以把以绿彩颜料为主的装饰釉下彩叫做釉下绿彩。釉下绿彩是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形式之一,在清末民初时期是醴陵釉下彩瓷的一种普遍装饰。~((1))  相似文献   

14.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中国最传统的陶瓷品种,它继承了唐代铜官窑、宋代磁州窑、元代景德镇窑研发的釉下彩绘技术,并突破前者只以单色或双色在瓷器上装饰纹饰的工艺局限,创造了几乎涵盖所有色系的多彩装饰新工艺,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装饰纹饰非常全面,图案、人物、山水、花鸟皆涉,风格各异,本文主要谈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山水画风格。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醴陵,以釉下五彩瓷闻名于世。中100多年前,民国第一任总理熊希龄等第一批有识之士"实业救国",在醴陵创立了湖南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创烧出清新雅致的釉下五彩瓷器。釉下五彩装饰工艺突破了传统釉下最多为三彩的单调格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醴陵釉下彩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色彩缤纷的装饰画面。从传统功利性质而言,陶瓷是一门实用艺术,但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陶瓷已成为人们审美范畴中的一门独特艺术——陶瓷艺术,有人坦言,"瓷化"艺术时代已经开启。  相似文献   

16.
釉下装饰,顾名思义,是指纹饰、画面在陶瓷泥坯上进行装饰,然后罩上透明釉,经高温(1300℃左右)一次性煅烧成瓷的生产工艺。因为纹饰,画面处于釉的下面,故称之为釉下装饰。釉下装饰一般分为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釉下雕刻、釉下贴花、综合装饰等类别。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展,醴陵釉下五彩的花鸟绘画装饰出现了显著的"程式化"倾向,个人或工厂程式化符号语言在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产品中得到广泛运用。花鸟绘画装饰程式化的现象体现了历朝历代花鸟绘画装饰的发展特征,也表现出当代绘画创作者对艺术语言符号的重视。虽然有人对这种花鸟装饰程式化的单一表示担忧,但当一大批当代瓷画工厂都以这种鲜明的程式符号进行创作时,便展示出我们对自己艺术语言的尊敬与热爱,在大千世界多元化的花鸟绘画装饰手法上,在当前多元化的艺术表现语言中,醴陵釉下五彩瓷花鸟绘画装饰的程式符号语言对醴陵当代瓷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清末民国时期醴陵瓷业革新前后的产品,从设计学的本体语言对醴陵粗瓷与釉下五彩瓷展开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醴陵釉下五彩瓷在工艺技术、装饰艺术、设计理念等方面均体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这些特征也促进醴陵瓷业从粗瓷到细瓷转变。  相似文献   

19.
醴陵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书、画、金石、瓷、玉”六大核心文化之特殊载体.醴陵瓷更加强调的是文化和创作者知识在瓷器载体上的表现.当前是一个“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时代,我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对醴陵釉下五彩艺术瓷创作者做了很好的解释.纵观中国的陶瓷制作史和画史,陶瓷绘画艺术和中国画艺术互为相融和借鉴.醴陵陶瓷艺术家通过对中国画技法的把握,并将其展现在陶瓷器皿上,反映着醴陵人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艺术思维方式,表明了中国人以一种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方式对世界的把握.本文正是笔者对陶瓷绘画家要形成用中国绘画的语言表现醴陵釉下五彩瓷装饰艺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醴陵釉下五彩瓷在题材品系选择和构图视觉上有着特异化、细腻化的表现风格,工笔花鸟画装饰形式被广泛运用其中,使其有较强视觉特定性,区别于其他瓷器装饰艺术。清代以来,工笔花鸟画以新民间风尚装饰身份与醴陵瓷器结合,久之形成其独门核心技法——“分水”法,分水法将工笔花鸟画的层次细腻、色韵叠合等艺术表现特质在瓷器中最大化还原,实现了同一艺术形式在不同材性载体上的相似呈现,打破固有艺术审美认知。以技艺流程分解和艺术实践做分层研究,提出“分水”技法最根本核心要素与艺术价值观,以此窥探出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工笔花鸟画装饰从表象到内在、从寓意到祝福的全方位价值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