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色冶金节能》2009,24(4):69-69
5月25日下午,中钢集团衡阳重机有限公司与中国恩菲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研制的国内最大铜冶炼氧气底吹熔炼炉整体试车成功。专家认为,这一成功标志着底吹熔炼炉在铜冶炼工艺中的应用,已成为成熟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文章简述了氧气底吹熔炼技术的优点及氧气底吹熔炼炉的结构,详细介绍了氧气底吹熔炼炉的设计计算要点。氧气底吹熔炼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熔池熔炼技术(已获专利),已成功地用于铅、铜冶炼[1],氧气底吹熔炼炉是氧气底吹熔炼工艺的核心设备。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寿命长是炉子设计的目标,本文主要介绍氧气底吹熔炼炉炉体主要部件的设计计算。氧气底吹熔炼炉的结构氧气底吹熔炼炉是一座可以转动的卧式圆筒形炉子,通过熔池下部的喷枪将  相似文献   

3.
胡立琼  李栋 《有色设备》2011,(1):34-37,53
介绍氧气底吹熔炼炉的研发背景,详述氧气底吹炼铅(铜)炉的研发过程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氧气底吹造锍熔炼炉生产一年来遇到的实际问题,分析探讨了各项指标的优化措施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有色设备》2011,(5):43-43
2011年7月29日,一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阳极炉系统工程的主体设备,在中钢集团衡阳重机有限公司正式发图开工制造。该项目用户为湖北大冶有色股份有限公  相似文献   

6.
《有色设备》2010,(3):55-55
侧翻式铲运机适用于狭窄的巷道掘进,因其同时兼备正翻功能,加之成本大降,近年来备受矿方青睐。巷道变窄可节省大量开采费用,侧翻卸矿可减少举升流程,同时将省去运输中的倒车和转向麻烦,提高工效15%以上。  相似文献   

7.
提出氧气底吹熔炼炉氧枪零角度的概念,介绍了以氧枪零角度为基准的Ф4.1 m×14 m氧气底吹熔炼炉改造的技术方案与改造内容。  相似文献   

8.
对比了氧气底吹熔炼炉单独处理含石墨C铅精矿及搭配处理二次铅物料时的实际生产数据,得出了氧气底吹熔炼炉处理含石墨C铅精矿时适宜的工艺参数及生产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9.
《有色设备》2010,(3):58-58
近日,在广西佛子矿业公司6万吨电解铅项目氧气底吹炉车间,长11m、直径3.8m、重达68t的氧气底吹炉被缓缓吊起,稳稳套入悬在车间半空的巨大齿轮环中,标志着广西首台氧气底吹炉一次性吊装成功。  相似文献   

10.
LWS 过程是一种用冷却底吹氧气转炉风管将纯氧从底部引入钢水熔池的方法,从而延长耐火材料炉底寿命。风管的冷却是:在每个风管的周边上将冷却剂射入转炉。冷却剂为液体,最好是燃料油。采用这种方法正在将铁水炼成钢的操作炉示于图1。  相似文献   

11.
底吹氧气吹炼炉英国布列颠精炼金属有限公司(BritaniaRefinedMetalsLtd.)发明了一种底吹氧气吹炼炉,并已用于工业生产。虽然此炉专用于Pb/Ag精炼,但可应用于那些实际上需经氧化除杂质的精炼作业。例如,可用于精炼铅电解和铜电解所产生...  相似文献   

12.
对比了氧气底吹熔炼炉单独处理含石墨C铅精矿及搭配处理二次铅物料时的实际生产数据,得出了氧气底吹熔炼炉处理含石墨C铅精矿时适宜的工艺参数及生产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3.
氧气底吹转炉的主要特点是在炉底多氧枪供氧,同时可以随氧流喷入石灰粉.因此它具有以下特点:吹炼平稳、金属收得率高;脱磷、脱硫好,熔池搅拌好,易于冶炼低碳钢.从氧气底吹转炉第一座设备投产到现在已有3500万吨的生产能力,而且在Q-BOP/OBM的技术上取得新的进展.例如日本川崎千叶厂,O-BOP的煤气回收率达125.5标米~3/吨,炉体寿命达到3150炉,炉底寿命1646炉,Q-BOP转炉终点命中率达到96.1%.这些将给氧气底吹转炉的发展指出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用马钢试验数据对底吹氧气转炉吹钒操作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例如对铁水成分和温度的要求、氧气和冷却剂耗量的确定、冷却制度以及钒渣的最佳全铁量等进行了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钢集团衡阳重机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梦熊编著的科技新书《地下装载机》已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8年前,高梦熊曾编著出版了《地下装载机——结构、设计与使用》一书,深受同行欢迎。近十年,时逢我国乃至全球采矿业大发展时期,高梦熊孜孜不倦地耕耘在地下装载机设计和研究领域,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结合本公司和兄弟单位的经验撰写了近百篇论文。应广大读者和出版社要求,高梦熊在整理了自己论文、手稿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在铜的富氧底吹熔池熔炼过程中,熔池内的多相流动决定了颗粒下料、传热传质及化学反应速率。本文建立了包含气泡、铜锍、渣的三相数学模型,并通过水力学模型实验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对不同气流速度、铜锍深度、渣层厚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炉内渣眼尺寸、旋流强度及漩涡位置等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气流速度增大,气泡流对熔池的搅拌程度逐渐强烈,气泡弥散程度降低,但气流速度过大容易造成熔体喷溅。铜锍深度越大,旋涡搅拌面积越大,旋流强度越大,渣层变短变厚,有利于排渣,但熔池深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渣眼直径急剧减小,并且铜锍卷渣程度增大。随着渣层厚度增加,铜锍层内气泡尺寸增大,渣眼尺寸急剧减小,甚至消失,漩涡同时出现在铜锍和渣层内,导致卷渣严重。  相似文献   

17.
正5月4日,从海拔5 500 m西藏高原传来消息,由中钢集团衡阳重机有限公司研制的YZ55D型高原牙轮钻机,经现场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完成调试后,一次穿孔成功;完成一个标准孔位穿凿只需36min,整个穿孔作业过程中排渣顺畅、各项性能指标稳定。这标志着国产首台310孔径高原牙轮钻机研发成功。  相似文献   

18.
底吹氧气转炉自一九六七年出现以来到去年已发展到53座,最大炉容达200吨,总能力超过1700万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2.4%,实际年产量在1500万吨以上。目前,已投产和正在建设这种炉子的国家有美国、西德、法国、瑞典、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和日本等,共21个公司、26个工厂、64座炉子,总能力近3000万吨。最大炉容250吨。底吹车间最大规模570万吨。  相似文献   

19.
在二炼钢顶吹转炉建设过程中,有人建议改为底吹转炉。为明确其现实可能性,很难单凭国外介绍的文献资料,还有必要了解国内在这方面过去已进行了的试验和当前的情况。这对当前二炼钢的建设和将来一炼钢的技术改造都有意义。公司于1975年夏组织了炼钢厂、钢研所、设计院、技术处向兄弟厂作了一次学习调查。在调查中同时了解了侧吹转炉,由于目前侧吹转炉在国内比重较大,了解的情况还比底吹较多。调查的单位有马钢、上钢、鞍钢、唐钢、天钢及首钢等,调查的重点是目前国内氧气侧吹及底吹转炉的试验生产情况、冶炼特点和效果、设备情况、操作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将调查结果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20.
多膛焙烧炉、烧结机、反射炉、卧式转炉半个多世纪来对于硫化矿的处理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全部将要退休了。1969年美国国立科学院在权威性的报告“提取冶金”中指出,美国冶金工业生产的现代化是必需的,如果技术落后的状况不能迅速地改变,就难以应付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