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门窗》2014,(5)
玻璃防汛墙是一种现代新型、环境和谐型防汛/浪墙,其不但具有防浪、防洪、阻水的功能,还具有与景观相融、美化防汛堤岸环境的优势。可为城市延伸滨水景观提供天然空间,满足市民亲水安全需求。玻璃防汛墙的研究突破了以往混凝土/金属防汛墙对滨水景观的阻隔,有利于打造美观、融入环境的防汛体系。  相似文献   

2.
贺炜 《中外建筑》2014,(4):98-100
百年前上海浦东新华码头承载起货运码头的功能,百年后的今天随着城市发展这里将褪去货运功能,而向游艇母港新型城市功能迈进。什么样的滨水空间能够承载这样一种转变并能够更进一步成为区域发展的引擎'本文认为它应该具备的首要因素是“活力”,一个具有活力的滨水城市空间是市民、政府和开发商共同的诉求,它能够为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文章从满足未来母港功能的需求、整合建筑和景观,提升空间价值、防汛墙的景观化处理、文化建筑的传承与创新、港口城市氛围的营造这五个方面诠释了如何塑造一个具有活力的滨水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的城市化进程中,旧城改造在全国许多城市进行。防汛抗洪重点区域的滨水地带,也被推到了城市滨水生活的核心范畴。因此,旧城滨水景观规划也相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旧城滨水景观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4.
南京大唐电厂出灰运煤码头项目是一个已建成的后工业滨水景观改造工程。场地内原有的民国首都电厂是中国第一家官办公用模范电厂,是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从保护工业遗存、打造场所精神等设计理念入手,具体分析了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采用"放宽视野"的方法对原有防汛墙进行改造重建,以便同时满足亲水和防汛需求;通过"拆、固、增、改"手段,在滨江易塌陷的基础上构建景观构筑物等。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一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滨水植物现状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植物与水体配置时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探讨了滨水植物在造景艺术上的手法,以及不同形式水体旁的植物配置方式,提出了建设滨水植物景观必须做到艺术与生态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6.
1苏州河(中心城区段)沿岸绿化新模式的提出在苏州河、特别是中心城区段的沿岸,这一保障着城市安全的防汛墙现已严重影响了苏州河河道生态作用和城市景观风貌。因为当初设计只考虑防洪、泻洪功能,防汛墙一般高出地面2~3m,与河道水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6,(Z1)
河流滨水景观是城市宝贵的绿色资源,也是城乡区域难得的绿色连续性公共空间。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与深入,由于协调管理等多方面原因,很多地方在涉及河流滨水景观规划建设时,仍只着眼于城市本身,或者只单纯强调河流的一项或某几项功能,忽视了人—水关系和河流滨水景观空间的自然生态性与功能延续性,导致"一河(流)多规(划)",进而导致以河流为主的水系绿地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功能作用不理想。文章以玉林市百里景观长廊规划设计为例,主要结合新型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规划发展要求,对河流的各种功能进行梳理,探讨融合生态涵养、防洪防汛、水利灌溉、旅游通航以及体现地域景观特色的河流滨水景观规划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同类规划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水景观区是反映城市独特风貌的区域之一,以什么主题来打造城市滨水区,使其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是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的重点,本文从分析滨水区建设发展趋势入手,以广州城市滨水景观区的规划建设为例,对城市滨水景观区规划进行分析,对通过不同的规划主题概念,形成不同的滨水区帚观特色,创造独特的滨水景观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滨水景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对其进行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需充分融入当地的地域文化。要加强对地域文化的挖掘,结合滨水景观的设计方法与城市的特色,赋予城市滨水景观以别具一格的风采。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将其与滨水景观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滨水景观的文化特征,充分展示出本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葛靓 《城市建筑》2014,(17):17-18
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滨水景观,城市滨水景观中以人工湖改造、河道边坡绿化、水体的驳岸景观设计等为重。本文论述的驳岸设计形式亦是立足于全面保护和恢复滨水环境的生态系统上,努力打造独特的城市水体景观风貌。  相似文献   

11.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城市河道综合整治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城市滨水区规划的原则、景区性质及发展目标,探讨了城市空间布局、景点设计、植物配植规划、防洪规划、交通规划等规划构思,论述了河道整治和滨水地带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开封市全力打造“宋都水系工程”,旨在联系城内几大水系、湖泊,从而形成“河与湖相连、城与水环绕”的城市水系景观特色。现建成的滨水景观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引入生态设计理念、改造河道现有问题,即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水是生命之源,河道是大地的血脉,是维持大地景观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要素,是维系社会生活和生产功能的重中之重。当前城镇的小河道治理仍停留在防洪排涝、灌溉水利等传统基础功能上,河道景观建设面临着景观特色趋同、地域景观差异消失、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河道治理在历经截污、清淤、底泥处理、护岸修复等一系列措施之后,河道景观也应该逐渐被重视,做到功能和景观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河流环境所存在的水安灾害频发、水环境恶化、水系统紊乱等水问题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决策者们所关注,城乡河流的改造治理也逐步成为海绵城市专项建设的重要对象。从防洪防涝、生态补偿、景观营造三个层面出发,对当前城乡河流环境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城乡河流治理的低影响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田进 《山西建筑》2012,38(28):235-236
介绍了河道治理目前在国内外的严峻形势,针对山西省阳城县西小河防洪治理与水环境实例进行了分析,分别就治理目标、原则及思路方面作了探讨,提出了多点面分洪的整治方法,以达到综合提高城市河道的防洪能力,推进河道景观建设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河堤工程在发挥防洪功能的同时,往往造成滨河生态环境破坏、自然服务功能和空间活力丧失等多种问题。基于弹性防洪理念,这些单一功能的城市河堤在防洪效能、生态服务、环境品质和公共活力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提升潜力,已经成为现代城市更新的重点区域。城市河堤的多目标弹性景观修复可以运用软化、退让和复合3种主要策略,以实现防洪与景观的平衡。以四川省富顺沱江项目为例,根据现状情况、问题和修复目标,将项目中已建和规划河堤工程划分为4种形式,综合应用景观修复策略,对不同类型河堤提出相应的改造途径。最后,总结景观修复项目实施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提出适合中国城市河堤工程的弹性景观修复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最良江为例谈城市河道整治及景观设计原则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管斌君  宋海娜  吴焕苗 《山西建筑》2009,35(16):367-368
阐述了河道整治及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安全性、通航性、亲水性和舒适性、文化性等,对最良江河道整治及景观工程作了详细介绍,指出最良江整治后极大的提高了城市防洪能力,美化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也改善了航运条件。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琴亭人工湖水量及水质保持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琴亭湖是一座集防洪滞洪和城市景观公园功能的综合工程,通过对水体水量来源与损耗进行分析计算,确定人工湖以文山里引水工程的水为补给水源。人工湖水质保持采用外源污染控制与引水活水工程的综合性方案。其设计经验在类似工程水量及水质保持系统的建设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卓 《中外建筑》2014,(4):53-55
城市滨水绿地是指在城市规划用地区域内,与水域(河、湖、海等)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城市公共绿地。处于历史地段型滨水绿地景观的独特性在于它同时集历史和水两大要素于一身,既有历史性,又有景观的特殊性。本文以徒骇河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工程为例,对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的理念以及具体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