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贺轩  王云静  吴巍 《新建筑》2022,(5):141-146
城市内部充斥着大量灰色基础设施,与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需求相矛盾。通过对景观都市主义、基础设施景观化、生态都市主义及韧性城市等理论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从空间关系、景观形象、工程技术三方面,建立中小型灰色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一体化整合的理论框架,并提出设计策略。之后以武汉市中华路城市阳台工程项目为例进行实践检验,为城市中小型灰色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的一体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色公共空间一般是指城市中位于建筑实体之间的开放绿化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游憩、公共交往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在绿色的环境中享受宁静,在公共的空间里相互交流,城市绿色公共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以步行为基本尺度的环境优美的公共空间系统,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中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连接点.在城市可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及城市空间集约发展的趋势下,基于统筹协调视角,复合多种功能、以“互联”为特色的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将成为城市中最具活力的有机体,成为发展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示范.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进行交往活动的重要场所,空间活力很大程度代表了人们对城市的体验感受,是城市精神风貌的直观反映,活力的研究对未来的城市更新规划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阐述了公共空间活力的内涵,梳理现有文献的研究尺度、内容和方法,并对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徐宁 《风景园林》2021,28(4):52-57
中国风景园林行业的研究和实践对象正在由传统绿地向多元复合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转变,公共空间体系构建将成为新时代城市绿色发展的有效手段.在综合研判学科背景、研究内容及方法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规划与地理、景观生态、物质空间、量化分析维度对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研究进行概述,进而提出基于多学科视角的公共空间研究谱系.通过系统梳理6...  相似文献   

5.
韩正梅  叶丰明 《山西建筑》2011,37(22):10-12
对城市公共空间与旧区公共空间更新作了初步叙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城市旧区用地布局现状,分析了城市旧区公共空间更新和用地布局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旧区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完善,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激发旧城活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城市生活使人们越发忽略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但是城市生活的本质是交往,城市文化属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只有激发人们与空间的互动,才能营建出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处于公共空间中的当代艺术作品不只是供人欣赏,它能够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连接历史空间和现代空间,形成视觉焦点和视线通廊,激发人们对公共家具的多样使用启发思维、促进心灵与艺术的交流。公共空间与当代艺术的结合可以为公共空间注入活力,对于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化再生问题是未来城市高质量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老旧社区众多且发展良莠不齐。以西安孟家巷社区为例,针对社区当下面临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混行、绿化营造衰微、功能布局瓦解、历史文化特色不足等问题展开调查研究,深入探究西安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化再生的路径与策略,运用城市微更新理论激发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力,建立安全便利的交通出行路径,完善提升社区基础设施,协同设计绿地景观,优化社区功能与布局,加强社区历史文化氛围提升。期望为西安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化再生提供适宜的设计策略,进一步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效。  相似文献   

8.
翟俊 《园林》2023,(3):12-20
对景观基础设施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进行综述,比较其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区别。以“统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为出发点,依据基础设施和景观内在的共性和关联性,结合实际案例从“景观基础设施的缘起”“景观基础设施的类型”和“景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生成、增长和演变的组织架构”三个层面,阐释将市政的灰色基础设施和生态的绿色基础设施协同整合,形成整体景观基础设施的方法。在满足“中国式密度”发展模式要求的前提下,探讨基于景观基础设施的城市发展新范式,以最少的用地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江宇 《南方建筑》2006,(3):102-104
城市空间是城市特征和特征的物质体现,公共空间是市民进行城市生活的重要舞台。功能的多样性赋予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公共空间的活力来源于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适宜的尺度,优美的景观环境,文化的传承等要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商业模式和社交习惯的剧烈变化,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关键节点,正面临着公共性的衰退和公共生活的持续消亡。绿色针灸作为城市针灸的重要设计手段之一,利用植物元素塑造城市绿色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激活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绿色针灸意图通过适当的干涉来引发周边或后续一系列跟城市整体改善相关的效果。通过对不同类型绿色针灸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绿色针灸的相关策略,这些策略既符合城市针灸的普遍性原则,又遵循绿色植物持续生长的这一特殊因素;最后指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探索适宜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改善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基于城市传统节日习俗文化的视角,通过选取英国卡迪夫城市节日公共生活的场景分析,提出城市习俗文化的表现是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传统习俗与当代城市生活相结合的表现.在今天的城市公共空间中仍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并对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合肥市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PSPL调研法对五种类型的微型公共空间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发现:合肥市老城区内,社区类、公共游览类微型公共空间普遍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余类型相对较差;公共游览类微空间和交通类微空间的穿行活动占比最高,停留活动占比与微空间品质、微空间面积有直接联系,质量越好、设施建设越多,居民对其使用越频繁、满意度越高,空间活力程度越高.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文章最后提出清理被占用微型公共空间、加强空间开放与可识别性、注重空间设施人性化设计等措施,期望自下而上地改善城市老城区微型公共空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韧性理念下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生态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峤  臧鑫宇 《风景园林》2017,24(4):50-56
基于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探讨了韧性理念与城市空间环境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城市韧性的生态方向与适灾方向出发,以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要素及其子要素与韧性的关联框架,并总结山地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和设计原则。从土地优化利用、景观生态保护、绿色交通、生态防灾等方面提出了基于韧性理念的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从而构建完善的山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有效促进山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是人类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地方,山与水使重庆地形富有特色,形成了特殊的山水格局,因此山城滨水公共空间是重庆不可或缺的活力带.文章以山城滨水公共空间的现状为切入点,基于城市活力视角对万州区北滨路体育馆到万达广场路段与其活力地带进行分析,探索实现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策略,使滨水公共空间能够合理发展,进而激发滨水公共空间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活力是营造有吸引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中社会活力渐渐消失的现象,借鉴哥本哈根中心城区改造的启示,关注人的因素,侧重从人的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分析出发,初步探讨营造富有社会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给我国快递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物流工作人员数量与日俱增.然而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基础设施并不能满足新经济业态对城市功能产生的多样化需求,快递工作人员的社会需求和权益保障问题不容小觑.文章从快递从业人员的工作现状及日常需求出发,结合新经济业态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及物流行业末端的发展情况,分别从景观层面、城市规划层面以及社会学层面展开论述,针对快递员人群的迫切需求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优化,一方面解决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探索新时代城市公共空间新模式,以促进城市环境建设等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17.
陈跃中 《中国园林》2022,38(2):54-59
基于城市河流从传统交通运输功能到生态与休闲功能的转变,分析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在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公共空间2个层面的价值与面临的挑战.针对遂宁城市更新背景下滨水公共空间的新需求,对遂宁南滨江公园提出"一个慢行系统、两个景观界面、多通廊多入口"的规划设计策略.在城市段进行大坝改造,丰富慢行系统,塑造台地花园;在湿地段进行低成...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城市街道是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然而在现代城市化发展的今天,这一功能却在不断衰退。巴塞罗那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更新运动,为了解决由于城市扩张而不断增加的快速交通需求和由此产生的公共活力衰退之间的矛盾,结合自身条件,采用整合小型公共空间与交通基础设施、重塑以步行为主的城市街道公共空间轴线、创造公共空间复合型的多层次城市快速路系统和依托城市铁路更新构建生态廊道等措施,以景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更新的媒介,成为实现城市魅力再生的典范。这些经验对中国探索紧凑型城市空间利用,在高密度的现代城市环境中建设公共空间,实现城市品质提升和更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夏青  高畅  李津莉  艾伟 《规划师》2012,28(5):114-119
目前,我国城市对历史地段的保护与利用往往具有极化特征:或大力开发造成旅游过热,使历史地段负担过重;或投入不足,任其加速老化衰败。英国诺丁汉市的历史城区公共空间复兴实践从提升历史地段的活力入手,通过对公共与开放空间进行改造,恢复城市功能与活力,其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借鉴与思索。  相似文献   

20.
对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进行了基本概述,从空间配套设施、公共空间舒适性、安全性以及管理维护与交通组织角度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塑造的策略,以满足人类活动的空间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