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设计实践中,如何避免"千城一面",营造有城市特色、延续地域文脉的建筑成为当今研究界的重要课题。因此,提出将场所理论与城市设计相结合,注重将纯粹的空间提升为具有魅力的场所,使城市的公共空间具有场所感。文章以梁平双桂湖城市设计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与总结在城市设计中场所感体现的设计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哈尔滨市中东铁路公园为例,研究线性铁路遗址景观的场所感营造策略。笔者通过对哈尔滨市中东铁路公园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探究了线性铁路遗址景观场所感的设计原则,提出了线性铁路遗址景观场所感的营造策略,希望能为后续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地点位于南苑,南苑是北京皇家苑囿起源地,京郊唯一平原湿地型皇家御园,清中期大运河水源补充地,具有独特的湿地基底和历史景观资源。该文研究对象为当代景观建筑,以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体育驿站项目实践为例,探索以造景为目标导向的当代景观建筑设计方法。方案结合体育驿站场地环境和园区景观建筑整体设计定位,确立景观形象营造目标,即以自然湿地基底为依托,营造出与生态环境高度融合的体育驿站景观建筑,与场地使用者共同构成人在城市山林中运动健身的活跃景象。通过自然渗透的场地规划布局、轻介入的建筑构型以及公共性场所营造的造景原则,在满足体育驿站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场地规划、建筑构型以及场所营造的造景方法,达到目标造景效果,以期为当代景观建筑设计提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城镇特色消逝、千城一面等问题的突显,使得现代城市越发地沦为一个没有意义的纯粹空间,产生诸多"无场所"现象。在今后的城市设计实践中,如何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公共环境品质、延续地域文脉,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场所理论与城市设计实践相结合,从注重"空间创造"转化为强调"场所营造",在城市设计中体现场所感。文章以贵州省金沙县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实践为例,从空间到场所,从宏观到微观,对体现场所感的城市设计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刘国伟  赖伟王军 《福建建筑》2014,(1):111-113,78
万州滨江环湖地区是其历史发源地,是城市中心和景观核心区。本文对万州滨江环湖区域城市建筑、广场公园、空间节点三个场所要素进行了现状调研,提出依托自然山水景观,传承历史文脉,突出建筑主题,改善人居环境是提升万州滨江环湖场所文化的重要主题策略。从文化和建筑出发,结合现代人居生活需求,展示主题空间,改善居住环境,形成建筑与文化的融合、人与环境的互动,从而达到提升万州滨江环湖场所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从建筑现象学所侧重的场所精神概念入手,强调与解释了"场所"的概念;接着对比原生村落与新农村的空间,分析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盲目模仿城市、缺乏空间生动性、缺乏场所精神等问题,最后以建筑现象学为基础,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场所感缺失的问题提供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珠海横琴国际网球中心景观设计的方向与目标是将整个网球中心打造为一个绿意盎然的公园,景观设计除了衬托场馆主体建筑外,市民在炎热的珠海气候条件下也能拥有一处充满生命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公园化的场地空间是以人的使用感受为最核心出发点,符合人的心理及生理需求以获得满足感,挖掘空间使用价值的最大化,提升场所吸引力。在满足功能基础上更加关注人性化细节处理,打造充分为使用者着想并适用于多样化使用可能性的特色体育公共景观空间。这个项目中我们面临未有过的景观挑战,达到了一种崭新的尝试,最后实施的结果,真正实现了浪漫的、绿色的、充满生命力的体育场所。  相似文献   

8.
城市景观的场所特征分析及保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杭州环湖地区北山、南山、湖滨三个不同功能的历史街区的景观特征分析,从场所、结构、功能的比较研究,从中发现不同街区间的景观结构与主体元素特征的差异性,通过渗透原理与有机联系理论,寻找环湖地区的空间次序、建筑形态等景观韵律变化的整体特征;用场所文脉理论探讨景观特征保护与场所精神营造的城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当前我国中小城市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背景,以东阿县图书馆建筑设计项目为例,简要介绍了该工程的项目背景,分析了项目选址、建筑总体布局、建筑空间组织以及使用者的行知等影响城市公共空间场所感营造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对话、建筑空间的"在场性"体验、建筑功能对空间活动的多元化引导以及使用者的文化认同感等与文化建筑场所营造相关的设计理念,并结合工程设计对中小城市文化类建筑场所感营造的具体设计手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场所精神引入到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规划中有助于营造不同功能的空间,延续校园文脉,唤起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应从校园空间结构、建筑设计、景观标志设计等方面增强校园景观空间的识别性,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空间,增强人们对校园景观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1.
场所精神是建筑现象学研究的核心,是从精神的层次上来实现景观的功能。营造场所精神是广场设计中一项不可缺失的内容,是引导广场建设良性发展的一个关键点。通过对官渡古镇金刚塔广场的改造实例分析,提出了营造广场场所精神四个营造方式的因素,即自然特性、历史文脉、空间体验、环境符号。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当代高等校园中场所精神的营造,从高校文化、高校建筑、高校景观及高校中的空间尺度等方面为切入点,分别对其与场所精神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试图从传统建筑中汲取特定的场所精神。由于校园扩大规模的需求,对传统校园的更新也是今后传统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新建校区还是对传统校区的更新,必须要平衡诸多矛盾,一方面要通过对场所文脉与地域的回应来获得贯注其中的"记忆",另一方面也通过发展场所新的用途和活动赋予其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场所是一个充满经济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是构成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微观认知单元。场所精神的回归是后现代建筑学、城市学地理学以及社会学研究人本主义空间观的焦点与趋势。场所理论从人的行为认知角度来认识人与居住环境之间的关系。城市景观是一个被赋予多重行为(文化)意义的地理外观场所的差异性彰显出人的场所感。场所理论在地域文化建筑与本土化城市设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以及城市景观环境认知与形态塑造等空间设计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试图从人本主义空间观——场所理论的研究视角出发.从场所的行为文化认知规律切入,结合国外场所理论应用城市空间设计研究的价值取向及研究趋势.探讨场所理论架构下的城市空间设计的本质与方法论体系。从而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微观原理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及其实践应用可能。  相似文献   

14.
扬州体育馆     
《时代建筑》2011,(5):I0019-I0019
扬州体育公园位于扬州新城西区.是西区地势最高、起伏最大的地区。体育公园以生态自然的手法.从规划城市开放公园的目标出发,在满足比赛功能的同时.开放于全市市民。规划设计中尽可能维护原有地形地貌.利用地形和河道的自然景观,形成高绿化率的城市公园,为降低建筑密度.必需的比赛场馆结合地形布置,营造生态型建筑。  相似文献   

15.
程向阳 《建筑与文化》2016,(11):181-183
正场地空间建筑建筑经由场地环境出发,并通过本体的空间特性来形塑特定的场所,场所感的界定是通过人、环境与建筑互动的体验和被体验,看和被看的经验上逻辑,形成不同受众者身体、心理和视觉等的接触和感知。一个建筑的形成决定了场所的边界、内容和产生的意义,市民文化中心建筑创作理念的核心不仅仅是在塑造一个建筑,更是在创造一个场所,一个积极的城市新空间。1.选址文化中心项目基地位于蓝色新区核心区主轴与公园的交汇处,龙泉湖公园的西侧,由于规划  相似文献   

16.
体育建筑的户外环境具有公共空间的特殊性,既是建筑形体的附属环境,也是城市活动的公共场所.本文通过设计实践探索体育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提出通过景观化途径提升空间品质,塑造场所感,通过丰富空间功能,满足日常性的生活和健康需求,并探讨了三种公共空间再生模式,以期对体育建筑创作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7.
以绩溪博物馆为例,探析基于文脉传承的展陈建筑公共景观意境营造。研究因地就势留住场地记忆,尊重、传承、演绎与有机更新当地地域文脉、古徽州之韵与项目基地特有的属性和文脉,再现场所记忆、文化与博物馆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常州新区中心公园用地狭长,功能复杂,以建筑有机融入景观的设计理念,将一条复合了文化商业建筑、广场、园路、起伏地形于一体的折线主园路从南到北贯穿全园,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有机景观步行空间。建筑的形态与广场相契合,屋顶花园作为主要的场所空间融入公园的整体步行系统之中,使得原本局促而平坦的场地,通过竖向变化形成层次丰富、功能交互的多维空间。另外,Low-E玻璃和钢结构等建筑新技术、新材料的成功运用,强化了现代城市公园建筑的形象特征。  相似文献   

19.
杨艺鹏 《山西建筑》2011,37(26):37-38
以北京某文化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空间·生态·文脉·人的角度探讨了现代城市建筑与景观结合,努力将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充分体现自然、生态、健康、低碳环保、人文的理念,从而形成新的城市绿洲。  相似文献   

20.
正用地位于广州市白云山西麓,是白云新城的文化中心。通过营造序列化的空间场所,弱化建筑边界,将景观引入城市并向城市打开,将建筑与山、水、城融为一体。架空庭院借景白云山,下方水院与东侧河涌叠水相融,景观廊桥飞架水面之上,形成独具岭南特色的入口空间;从空中展厅环视四周,新市民公园一览无遗;由白云步道拾级而上,透过大面积的透明界面,白云山的景致尽收眼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