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N-甲基-3,3-二甲基螺[吲哚啉-2,3’(3H)萘并(2,1-b)(1,4)噁嗪]光致变色化合物,对其进行了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以及元素分析。以乙醇作溶剂进行无水印花,并对其光致变色性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纯棉织物较适合于制备光致变色织物,用PUI-112脂肪族聚氨酯作为粘合剂制得的印花织物,光致变色速度和回复速度较快。通过先制备光致变色色浆,再采用类似于颜料印花的方法将其印在织物上,可制得光致变色纯棉织物。通过对其光致变色性质进行检测,获得了较好的光致变色效果;测定了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探讨光致变色材料在纺织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接枝法、染色法、印花法、纺丝法、后整理法、化学交联法在纺织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有机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能优缺点及适用性。指出:用涂层法通过化学交联反应将壁壳中含有功能基团的微胶囊共价交联到棉织物上,得到的光致变色织物具有优良的结合牢度、水洗牢度、热稳定性、耐酸碱性和较鲜艳的颜色。认为:微胶囊化光致变色化合物能够显著拓宽光致变色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光敏变色材料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万震  王炜  谢均 《针织工业》2003,(6):87-89
1前言光敏变色材料是指具有光致变色性能的材料。光致变色性,即某些物质在紫外光或可见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变色,而当光线消失之后又会可逆地变到原来颜色的现象,也称“光变色性”或“光敏变色性”。光变色性质可分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两类[1-2]。自从1900年Marckwald报道有机化合物苯并叉(Benzo-1 -Naphthrlidine)和四氯代-2 萘酮的光致变色性以来,光致变色材料逐渐受到重视[3-4]。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有机、无机光致变色化合物被相继合成。它们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中,如纺织品、日用品、特种感光材料及信息存贮材料等,并发挥了重要…  相似文献   

4.
光致变色纺织品由于其优异的可逆变色性能和优异的物理性能,在很多高新技术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提高光致变色敏感性,文中设计合成两支不同碳链长短的新型螺吡喃光致变色功能染料,将这些染料通过高温高压染色上染涤纶针织物,获得了具有光致变色功能的针织功能面料.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其在溶液中的光...  相似文献   

5.
具光致变色功能的长余辉发光织物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水印花方法将1,3,3-三甲基-9'-羟基螺{2H-吲哚-2,3'-[3H]萘并[2,1-b](1,4)嗪}光致变色化合物处理到纯棉织物上,通过对其光致变色性进行检测和对比,筛选出了较适于制备光致变色织物的粘合剂为脂肪族聚氨酯PUI-112.通过先制备光致变色色浆而后采用类似于颜料印花的方法将其印在纯棉织物上,获得了很好的光致变色效果.研究并探讨了粘合剂种类、用量及焙烘条件和长余辉夜光印花浆的使用对光致变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制备具光致变色功能的长余辉发光织物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一种可检测紫外光强度的光致变色纺织品,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以螺吡喃光致变色材料为芯材,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的微胶囊,用微胶囊对棉织物进行丝网印花。表征了所制备微胶囊的粒径、形貌、芯材包封率及光致变色性能。采用自制变色梯度板记录微胶囊印花织物变色色差,探究了紫外光辐照条件对棉织物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和印花工艺对其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螺吡喃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729 nm,分散指数为0.34;印花织物变色色差随微胶囊质量分数、紫外光强度及照射时间的提高而增加,微胶囊质量分数为14%的印花织物经30 W/m2紫外光照射100 s,变色色差可达19.02;印花织物的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分别可达4~5级和4级,20次紫外-可见光循环照射后光致变色色差损失12.26%。  相似文献   

7.
范菲  王潮霞 《纺织学报》2015,36(2):81-0
采用原位聚合法分别制备了聚氨酯微胶囊和以聚氨酯为内壳,壳聚糖为外壳的双壳光致变色微胶囊。所制备的聚氨酯-壳聚糖双壳光致变色微胶囊和聚氨酯微胶囊与未包覆的偶氮光致变色化合物相比,表现出增强对偶氮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密封性和通过双壳结构改变偶氮光致变色化合物所接受的光辐照强度的优势。在变色过程中,与偶氮化合物溶液相比,聚氨酯微胶囊和聚氨酯-壳聚糖微胶囊整理液使达到变色稳态的时间分别减慢了1.6 s和4.8 s。在褪色过程中,偶氮光致变色化合物溶液褪色达到稳态需要20 s;聚氨酯单壳光致变色微胶囊整理液的速度减缓至它的36%;而聚氨酯-壳聚糖双壳光致变色微胶囊整理液的速度减缓至它的40%。  相似文献   

8.
5-取代吲哚啉螺萘并噁嗪染料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肼、对甲基苯肼盐酸盐、对氯苯肼盐酸盐、3-甲基-2-丁酮、碘甲烷、2,7-二羟基萘、Merck试剂为原料,合成了3个5-取代吲哚啉螺萘并噁嗪染料,通过元素分析、1HNMR和IR确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讨论了温度对1-亚硝基-2,7-二羟基萘合成的影响.目标化合物的丙酮溶液在滤纸上经太阳光照射由无色变为蓝色,显示了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扩展光致变色材料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实现可逆型光致变色纺织品,针对光致变色材料容易受到光照、温度、氧气及pH值等因素影响而导致耐光照色牢度性能劣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层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包覆方法,成功将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包覆到微胶囊中,并在微胶囊表面形成外层由二氧化硅形成的无机囊壁,然后将制备的光致变色微胶囊掺入透明印花浆料,采用平网印刷工艺得到光致变色印花织物。结果表明:乳化剂添加量为40 g/L,硅酸钠质量浓度为14 g/L时,光致变色微胶囊粒径分布均匀,成型状况很好、包覆完整;光变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即便是最低光辐照度2,光照8 s,光变印花织物变色前后色差可达11.39,且变色寿命高于40 h。  相似文献   

10.
赵博研  赵玉珠 《纺织学报》2019,40(8):124-129
针对光致变色纺织品变色性能检测方法缺失的问题,以商品化的光致变色纺织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光致激发环境,采用手持式分光测色仪测量样品的颜色变化,研究光致变色纺织品的变色和恢复机制,建立光致变色纺织品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受光照射后样品颜色变化呈先深后浅趋势,并在照射3 min左右达到稳定;太阳光辐照度不会影响样品的变色与恢复过程,采用AM1.5滤光片,辐照度为1 000 W/m 2的标准太阳光作为激发光源照射样品5 min,并遮光恢复30 min,分别使用人眼和仪器评级测定样品的变色和恢复色差,均可有效检测光致变色纺织品的变色性能;该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可靠性强,可标准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多个国家针对纺织品中有机溶剂残留相关限制法规和标准的出台,纺织品中溶剂残留检测已成为生态纺织品检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文中采用超纯水机械萃取,反相高效液相法(RPHPLC)同时检测纺织品中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3种残留溶剂。结果表明,3种残留溶剂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1.1~2.8 mg/kg。各类纺织品中3种有机溶剂的加标回收率在94.8%~103.0%之间,实际样品测定表明该测试方法能满足织物中3种有机溶剂的日常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1,3,3—三甲基—9′—羟基螺[2H—吲哚—2,3′—[3H]萘并[2,1—b][1,4]噁嗪]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简单表征。制备了螺噁嗪/PUI-112脂肪族聚氨酯光致变色膜和螺噁嗪/聚丙烯酸丁酯光致变色膜,对其光致变色性质进行了检测和对比,筛选出了较佳的黏合剂。通过先制备出光致变色色浆,后采用类似于颜料印花的方法将其印在毛织物上,制得光致变色毛织物,对其光致变色性质进行检测,获得了很好的光致变色效果;测定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纺织品酚黄变现象及相关测试标准机制,考察影响潜在酚黄变显色的因素,通过分析纺织品潜在酚黄变测试标准中用到的2,6-二叔丁基-4-硝基苯酚(DTNP)性能,结合共轭显色相关理论,探讨了潜在酚黄变测试和实际酚黄变现象之间的关系,DTNP显色机制以及多种化学物质对DTNP显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酚黄变现象是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同氮氧化物(NOX)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在一定条件下显色造成黄变;潜在酚黄变测试标准则直接将DTNP同纺织品进行接触,考察纺织品对DTNP的电离显色能力;DTNP的显色机制是酚羟基电离造成共轭体系改变,B带吸收峰从320 nm红移至451 nm, DTNP颜色由浅黄绿色变为黄色;强碱、胺类化合物可以不同程度地诱导DTNP电离显色,沸点较高的有机酸可以有效抑制DTNP在锦纶布面的电离显色。  相似文献   

14.
染苑精粹     
《印染》2016,(18)
正商业化光致变色染料在PP纤维中的应用2016171将2只商业化的光致变色染料螺噁嗪和萘吡喃,采用熔融纺丝法成功地应用在PP纤维上,制备光致变色纤维,测试了纤维的光致变色性能。研究发现,相同的染料用量,PP纤维的光致变色性能优于其在棉织物筛网印花的效果,2只染料都出现正的溶剂化显色现象。棉和PP上的染料,当在紫外光下暴晒时,二者的显色速率相当。但去除紫外光源后,染料的变褪色现象不同。螺噁嗪染料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纺织品中残留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引起了公众关注,对其残留限量值也有了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N,N-二甲基甲酰胺与N,N-二甲基乙酰胺两种物质检测的研究现状。这对今后研究N,N-二甲基甲酰胺与N,N-二甲基乙酰胺的检测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胶囊技术进行纺织品的可逆变色材料加工,系通过微胶囊技术将显色体与显色剂、溶剂等物质一起包覆于囊心内,而微胶囊的囊壁起到了隔离外界环境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变色材料的耐疲劳性和稳定性,进而延长了纺织品的使用寿命。概述了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技术及其在纺织品中的应用,主要有光致变色、热致变色两大类微胶囊,并对变色微胶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氧化钨晶相结构不稳定,光变色响应时间长,寿命短等问题,先采用水热一步法制备浅黄色氧化钨纳米棒,再通过磁力搅拌将其均匀分散到聚乙烯醇溶液中,最后采用快速连续的浸渍涂覆工艺在棉纤维表面涂覆氧化钨纳米棒,制备光致变色纤维,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光致变色纤维在紫外光照射下,在1 min 内颜色由最初的淡黄色变为灰蓝色,并在5 min内逐渐变为深蓝色;在红外灯加热处理过程中,纤维的颜色在约2 h内恢复到其初始状态,表现出从浅黄色到深蓝色的快速、可逆的颜色切换。该光致变色纤维可规模化生产,可编织成各种图案,在开发光致变色纺织品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对4-甲基-4-烷硫基-2-戊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香气特征进行了研究。具体方法是:在四氢呋喃溶剂中,4-甲基-3-戊烯-2-酮与各种硫醇在哌啶的催化作用下回流反应20h,得到5种4-甲基-4-烷硫基-2-戊酮类新型食用香料化合物,产率40.3%~65.1%,其中烷硫基分别为乙硫基、丙硫基、丁硫基、己硫基、糠硫基。4-甲基-3-戊烯-2-酮是通过丙酮醇在碘催化剂作用下加热脱水制取的。采用IR、GC-MS、1HNMR分析并确证了上述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香气特征进行了描述,它们可能是潜在的食用香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芝麻香型白酒微量成分硫化物及吡嗪化合物的分解甘油三酯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分别采用对硝基苯酚法及α-糖苷酶抑制活性测试方法,测定3-甲硫基丙醇、3-甲硫基丙酸乙酯、2-甲基吡嗪、2,3-二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2,3,5,6-四甲基吡嗪的分解甘油三酯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芝麻香型白酒中6种主要含硫和含氮成分,均有一定的分解甘油三酯的能力,其中2,3,5-三甲基吡嗪分解甘油三酯的活力最高且高于脂肪酶。而只有2,3-二甲基吡嗪和2,3,5,6-四甲基吡嗪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分别为28.57%和19.05%。结论:芝麻香型白酒中微量成分硫化物及吡嗪化合物对于人体降血糖、血脂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光致变色材料的种类及其变色原理,详细介绍了目前光致变色纺织品的加工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光致变色技术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