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花色种类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茶汤的抗氧化活性、茶汤中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活性、清除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活性以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4 种不同的分析方法,检测分析3 种不同花色种类白茶茶汤的抗氧化活性;同时测定不同花色种类白茶茶汤中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的含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 种不同花色种类的白茶相比,白毫银针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显著高于白牡丹和寿眉的抗氧化活性(P<0.05);而白牡丹和寿眉的抗氧化活性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游离氨基酸、莽草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化学成分的含量在3 种不同花色种类的白茶茶汤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白茶茶汤的抗氧化活性主要与儿茶素类化合物总量、总黄酮含量以及有机酸总量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其中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奎尼酸的相关性最强。结论:不同花色种类白茶的抗氧化能力及其品质化学成分的含量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浅析福鼎白茶制作工艺、存储技术及养生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鼎白茶是中国特有茶叶,因具有较好的养生功效而备受推崇。福鼎白茶根据采摘标准以及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亦称贡眉)以及新工艺白茶等。本文主要分析了福鼎白茶的制作工艺、审评原则、存储技术以及养生功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经压饼处理后不同等级陈化白茶散茶和饼茶香气成分的差异,探明压饼处理对陈化白茶香气的影响,为白茶加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萃取茶叶香气,通过气相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国标GB/T 23776-2018的方法对茶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在陈化白茶中共检出53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主要有苯甲醛、苯甲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苯乙醇、α-萜品醇、香叶醇、α-雪松烯、β-雪松烯、石竹烯以及雪松醇等。对比以散茶、饼茶陈化白茶的香气成分差异,发现陈化白茶压饼后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己酸甲酯与β-紫罗酮等许多花果香物质减少,其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明显下降;而雪松醇、雪松烯、酸龙脑酯与α-蒎烯等具有木香、药香物质增加,其中雪松醇与雪松烯大幅增加。压饼处理对白茶陈化香气种类和含量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使得陈化白茶饼的陈香更显,枣香、药香等特征香型更加突出,而散茶则在花果香的保留上更具优势。进一步分析不同等级陈化白茶间的香气差异,与白毫银针相比,白牡丹和寿眉压饼陈化后香气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4.
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我国2种不同省份的白茶(云南月光白茶和福建白毫银针白茶)的香气成分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它们在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上的差异。结果在2种白茶中共鉴定出香气成分92种,共有香气成分56种;两种白茶香气成分均以碳氢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为主,其余化合物含量均较低;月光白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芳樟醇、十三烷、咖啡因、二氢猕猴桃内酯、2,2',5,5'-四甲基-1,1'-联苯基、芳樟醇氧化物、D-柠檬烯、β-蒎烯、2,6,10,14-四甲基十五烷等;而白毫银针白茶的香气成分主要是香叶醇、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β-蒎烯、十二烷、雪松醇、苯乙醇、(Z)-3,7-二甲基-1,3,6-辛三烯、水杨酸甲酯等。  相似文献   

5.
不同花色福鼎白茶中挥发性萜类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寒  朱荫  穆兵  吕海鹏  KANG Suyoung  张悦  林智 《食品科学》2019,40(24):193-20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手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花色福鼎白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得出白毫银针、白牡丹及寿眉样品中14 种挥发性萜类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分布情况。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S-芳樟醇、S-Z-橙花叔醇及(2S,5R)-芳樟醇氧化物B在大部分白茶样品中具有较高的相对含量,而茶螺烷的4 个对映异构体的相对含量普遍较低。对映异构体比例(enantiomeric ratio,ER)分析结果表明,S-柠檬烯、(2S,5S)-芳樟醇氧化物A、(2S,5R)-芳樟醇氧化物B、S-芳樟醇、(2R,5R)-茶螺烷A、(2R,5S)-茶螺烷B、R-4-萜品醇、S-α-松油醇、S-香茅醇、S-α-紫罗兰酮、S-Z-橙花叔醇、S-E-橙花叔醇、(1R,2R)-茉莉酸甲酯及(1R,2S)-茉莉酸甲酯是大部分福鼎白茶中相应萜类化合物的主导立体构型,其中芳樟醇、茶螺烷B、4-萜品醇、香茅醇、α-紫罗兰酮、芳樟醇氧化物A及Z-橙花叔醇的ER值与福鼎白茶的采摘嫩度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2 个萜类化合物对映异构体的含量在不同花色福鼎白茶中存在显著差异,其中R-芳樟醇、(2R,5S)-茶螺烷B、S-α-松油醇、R-E-橙花叔醇、R-Z-橙花叔醇、S-柠檬烯及S-E-橙花叔醇在白毫银针样本中含量最高,(2R,5R)-芳樟醇氧化物A及(2S,5R)-茶螺烷B含量与白毫银针样本呈负相关;S-Z-橙花叔醇及(1S,2S)-茉莉酸甲酯在白牡丹样本中含量普遍较高;而R-α-紫罗兰酮在寿眉样本中有较高的含量分布。本研究为后续白茶香气品质形成机理研究、白茶花色等级判别及指纹图谱构建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utomatic thermal desorp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TD-GC-MS)对不同品种牡丹制成的白牡丹茶进行香气检测分析,探究其香气成分特征。结果显示,5个白牡丹品种茶中共鉴定出50种香气成分,正己醛、壬醛、癸醛、苯甲醇、芳樟醇、1-戊醇和β-紫罗兰酮是主要香气成分,奠定了白茶的香气基础。有44种组分的香气成分含量,经单因素分析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且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 OAV)在不同品种白牡丹茶间也存在差异,其中,政和大白茶含有较高的醛类和醇类化合物,福鼎大毫茶含有较为丰富的醇类化合物,福云6号含有较高的醛类和碳氢化合物,九龙大白茶和福云595含有较高的醇类和碳氢化合物。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究白茶品种香型特征划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云白毫、白牡丹(包括月光白一级和月光白二级)、云寿为云南白茶的代表性样品,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的代谢组学方法对不同花色种类云南白茶的化学成分差异进行研究。共鉴定出120 个化合物,包括儿茶素类、二聚儿茶素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酚酸类、有机酸类、香气糖苷类、N-乙基-2-吡咯烷酮取代的儿茶素类、黄酮糖苷类、脂质类等。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热图分析分别表明不同花色种类云南白茶的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共得到76 个化合物具有组间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儿茶素类、二聚儿茶素类、生物碱类、酚酸类、茶氨酸等化合物随云南白茶原料嫩度的降低,含量下降;部分氨基酸和杨梅素苷在白牡丹中含量相对较高;芹菜素苷、山柰酚苷、槲皮素苷、脂质类化合物在云寿中含量相对较高。本研究可为云南白茶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的研究以及等级判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原料来源白茶的降血糖效果及机理。方法:以黄大茶水提物作为参比,探究白毫银针、白牡丹及寿眉水提物对高脂高糖饲料结合链脲霉菌素注射致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葡萄糖耐量、HOMA稳态模型及血清转氨酶的影响,并用q PCR测定小鼠肝脏中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及黄大茶水提物均具有降低小鼠血糖的功效,其血糖下降率分别为21.7%、27.3%、34.8%和25.1%,并且均可增加小鼠糖耐量,改善HOMA。四种茶叶水提物均使TXNIP和Foxo1的表达量下调,寿眉水提物显著上调GLUT4的表达量。结论:三种白茶均对糖尿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中多叶型茶寿眉降糖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不同花色品种白茶水提物对高温胁迫下果蝇存活能力的影响, 筛选对热应激有防护作用的白茶品种。方法 选取黑腹果蝇为模式生物, 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茶水比(3:100、5:100、7:100、9:100、11:100 g/mL)浸提的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及寿眉水提物, 观察各培养基饲喂的果蝇在36 ℃热暴露下的存活情况。选取提高果蝇热耐受能力最佳的白茶品种进行热锻炼实验。结果 适当茶水比浸提的4种白茶水提物不同程度地延长了雌性果蝇的半数致死时间(LT50)、平均存活时间(T)及最高存活时间(Tmax), 提高了雌性果蝇热耐受能力, 但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白毫银针水提物改善雌性果蝇热耐受能力的作用最佳, 4种白茶水提物改善雌性果蝇热耐受能力对应的最佳茶水比均为9:100 g/mL。热锻炼可提高雌性果蝇的热适应能力, 9:100 g/mL茶水比浸提的白毫银针水提物极显著地改善了热锻炼后雌性果蝇的热耐受能力(P<0.01)。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为白茶摄入改善机体对高温的耐受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对政和大白茶(ZD)、福鼎大毫茶(FD)、福建水仙(SX)和梅占(MZ)白牡丹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明不同茶树品种白牡丹茶香气品质特征及其品质差异的物质基础。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白牡丹茶香气品质表现优异、各具特点,具体表现为ZD清香带花香,FD嫩香、毫香显,SX花香显,MZ花香浓且持久,香气得分大小排序为MZ>SX>FD>ZD>90分;4个品种白牡丹茶中检测出101个香气成分,其中ZD、FD、MZ和SX中分别鉴定出98、98、100和96个香气成分,均以醇类、碳氢类、酯类和酮类物质为主;基于所有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建立的PCA和PLS-DA模型,可将不同品种白牡丹茶进行有效区分,不同品种白牡丹茶的标志差异性呈香成分有13个(VIP>1、p<0.05)。综上,4个茶树品种白牡丹茶的香气品质特征明显不同、香气轮廓区别明显,筛选出的13个香气成分是其品质差异形成的重要组分。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云茶香1号茶树品种不同萎凋处理白茶的香气特征物质。采用一芽二叶鲜叶(YC-R)为原料,室内萎凋(YC-T)和复式萎凋(YC-L)工艺加工白茶,利用感官审评、理化分析、GC-MS技术进行挥发性及非挥发性成分检测。(1)通过生化成分和感官审评分析表明表明云茶香1号加工白茶品质优质,儿茶素与可溶性糖存在差异,室内萎凋儿茶素、可溶性糖含量高,复式萎凋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黄酮含量高,外形得分低,香气得分高。(2)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12大类,226种已知挥发性成分,144种显著差异。室内萎凋以果香的物质(E)-2-己酸丁酯、癸醛为主,复复式萎凋含有花香、果香、甜香、嫩香、香料香、蜜香、坚果香的物质较室内萎凋高。本研究不仅为云茶香1号茶树品种开发云南白茶新产品与香气特征成分之间的关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更为云南白茶工艺的创新提供参考价值,促进云南茶产业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水仙茶树品种开面采鲜叶为原料,分别采用传统白茶工艺(CK)和萎凋中引入摇青工艺(ST)加工成白茶,对比分析两种白茶生化成分、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差异,旨在为高香型水仙白茶的开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ST较CK显著降低了水仙白茶中茶多酚、黄酮类、咖啡碱的含量及酚氨比、酯型与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增加了游离氨基酸、茶黄素等的含量(p<0.05);CK和ST白茶香气成分的种类分别为104和107个、相对含量分别为79.72%和78.33%,且均以醇类为主,其中ST较CK明显降低了水仙白茶中正己醇等清香或青气物质的含量,增加了香叶醇等花果香物质的含量,并改善了水仙白茶的香气组成;感官审评结果显示,ST明显提升了水仙白茶的香气与滋味品质,所制白茶花果香浓郁、滋味醇厚水中带香,且感官审评综合得分(93.10)显著高于CK白茶(88.30)(p<0.05)。综上认为,ST较CK改善了水仙白茶生化成分、香气成分的含量与组成,进而提升了香气与滋味品质,所制水仙白茶综合品质优异,达到高香白茶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白茶与绿茶、红茶生化成分的差异,探讨生化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方法:以寿眉、安吉白茶及白琳工夫分别为白茶、绿茶、红茶代表,分析茶叶成分,测定茶汤抗氧化活性,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总黄酮含量与年份呈正相关关系,而咖啡碱则相对稳定;白茶茶多酚及儿茶素含量均低于绿茶,但其酯型儿茶素所占比重显著高于绿茶,且游离氨基酸、茶氨酸及总黄酮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茶类;EGC所占比重与酯型儿茶素均与茶汤抗氧化活性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白茶与其他茶在成分和抗氧化性上均有显著差异;EGCG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
白茶, 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 因其清香鲜甜的品质、独特的健康功效及可存储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茶叶香气物质含量少、种类多且化学性质各不同, 既存在于茶树鲜叶中, 也可通过茶叶加工过程转化形成新的香气物质, 是评判茶叶品质优劣的重要依据。白茶香气成分的组成、含量及所呈现的香气特征因茶树品种、生长生态环境、生长季节、原料采摘等级、加工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且与是否贮藏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白茶香气研究中涉及的萃取、检测、分析及评价方法, 白茶香气在萎凋、干燥、形制等工序中的变化规律, 创新工艺、贮藏与陈化等处理对白茶香气的影响, 并梳理了不同类型白茶的主要香气成分, 最后对未来白茶香气研究技术发展、香气提升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旨在为白茶相关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改善贡眉白茶滋味的最优萎凋光质,采用LED精量调制光源,通过感官审评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研究无光(对照)、日光、蓝光、黄光和红光萎凋,对贡眉白茶的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成分、部分代谢物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光照组感官审评的滋味、香气及总得分,均比无光组高,且红光滋味得分最高。相比无光和其他光质组,红光组的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咖啡碱、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茶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谷氨酰氨、甘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及总氨基酸的含量最高,有益于“醇厚鲜甜”的滋味特征形成。相比无光组,4个光照组显著降低部分黄酮(醇)苷的含量(P<0.05),红光组的茶黄素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黄、蓝、白光组的山奈酚含量显著升高(P<0.05)。综合认为,红光萎凋对白茶滋味提高最有益。  相似文献   

16.
白茶被誉为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白雪公主”,银装素裹,毫香显露。赋予这种高雅香气的挥发性物质有很多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中介绍了提取法对白茶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阐述了白茶香气活性成分鉴定的必要性,探讨了白茶香气成分及其相关酶类在加工中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利用香气活性成分构建不同香型白茶的香气质量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品种名优绿茶理化品质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不同品种名优绿茶各理化成分、挥发性香气成分差异,通过各组分与绿茶品种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确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不同绿茶品种的代表性成分,本文以安吉白茶、碧螺春、龙井三种不同品种绿茶为研究对象,采用福林酚比色法、茚三酮比色法和GC-MS联用测定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以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并通过相对含量对三种名优绿茶进行识别。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绿茶理化成分具有一定差异,其中茶多酚、酚氨比、抗坏血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酯型儿茶素与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且对三种绿茶感官品质均有显著相关性,其中酚氨比(r=-0.942)、抗坏血酸的相关性最为显著(r=0.955)。茶叶中的香气物质成分繁多复杂,且不同成分对茶叶的香气有不同的香气贡献。实验提取了20种共同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化合物、酮类和醛类化合物大部分具有花香和清香等香型特征,在绿茶成分中含量较高。因此,确定茶多酚、酚氨比、抗坏血酸、酯型儿茶素与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和20种共同挥发性成分种物质作为与绿茶品质密切相关的"标识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