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花菜是我国传统的特色蔬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其采后极易衰老腐烂。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鲜黄花菜衰老的生物学变化、生理生化代谢机制、影响因素及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深入认识鲜黄花菜衰老机制、提高采后鲜黄花菜贮藏保鲜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黄花菜不同温度贮藏保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黄花菜采后在21~35℃(自然气温)、21~23℃(窑洞与地窖内)、0~1℃(冷库)3种温度条件下不同包装贮藏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黄花菜的保鲜期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0~1℃时贮藏保鲜效果最好;PE袋扎口包装与真空包装有利于延长黄花菜的保鲜期。扎口包装与真空包装的黄花菜,在21~35℃时,采后1d的好花率(未开放花的)分别达96.84%与97.1%;在21~23℃时,采后5d分别达94.91%与94.08%;0~1℃时,采后20d分别达99.73%与100%,采后30d时分别达99.47%与97.11%。  相似文献   

4.
即食黄花菜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不含硫的干黄花菜为原料生产即食黄花菜。调味时,添加复合核苷酸和复合香辛料,可明显优化产品的口感。在配料中添加0.05%的CaCl2,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脆度,但当CaCl2的浓度达到0.1%时,质地变硬,不化渣。产品用四旋玻璃瓶包装的保存效果最好,保藏期可达到15个月;其次,是用复合铝箔包装,保藏期12个月;再次是以0.08mm聚丙烯(PP)复合蒸煮袋作内包装,0.05mm聚乙烯膜(PE)作外包装的,保藏期为10个月;用0.08mm聚丙烯(PP)复合蒸煮袋单层包装的,保藏期为9个月。在产品中添加0.05%的山梨酸和20多种常用香辛料,包装后再用90℃的热水杀菌5min,以上4种包装的产品都可以保存9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5.
6.
朱志鹏  白羽嘉 《食品与机械》2023,39(12):208-213
肉苁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可鲜食,但由于产地区域限制以及新鲜肉苁蓉采收后仍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活动,其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褐变、软化甚至霉变等情况。通过检索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新采收鲜肉苁蓉的保鲜方法及贮藏技术,剖析了不同加工方法的优缺点差异,并对肉苁蓉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黄花菜是一种富含各类营养物质的优质食品原料,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与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对黄花菜中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总结,发现干黄花菜是低脂高蛋白矿物质丰富的健康食品。此外,由于活性成分的存在使得黄花菜具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在此基础上对黄花菜的贮藏保鲜与干制技术进行概述,指出可以通过鲜黄花菜的预处理和干黄花菜的干制及包装来提升黄花菜品质。最后介绍了黄花菜目前在食品相关行业中的应用与研究方向,以期为黄花菜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贮藏加工技术、相关功能食品的开发和在其他行业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相温贮藏对黄花菜保鲜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甘肃黄花菜为试验材料,以微环境气调保鲜箱为载体,将黄花菜分组包装后分别放入冰箱[(4±1)℃]、冷库[(0±0.5)℃]及相温环境[(-0.5±0.1)℃]中贮藏,每7 d测定黄花菜的各项品质指标及醇类、酯类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与冰箱组和冷库组相比,相温组黄花菜表皮色差变化范围较小,相温处理更好地抑制了黄花菜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pH值、黄酮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升高以及叶绿素、维生素C、总酚含量的降低,贮藏21 d时与其他2组的pH值差异显著(P<0.05)。利用SPSS综合评分法得到相温组得分最高,说明该组的保鲜效果最好,除此之外相温贮藏还可以延缓黄花菜贮藏期间香气物质中醇类和酯类物质的减少。综合比较后,相温贮藏可更好保持黄花菜采后品质,对其保鲜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花菜不同部位营养加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冻干黄花菜花蕾及黄花菜花粉、黄花菜根等不同部位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研究,并与其它蔬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黄花菜花粉氨基酸总量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一般植物花粉高,黄花菜花蕾营养丰富,黄花菜根中铁、硒含量比较高,黄花菜植株不同部位根据其营养特点可以加工成不同用途的功能食品。  相似文献   

10.
余甘子贮藏与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甘子是一种营养丰富、口味独特的果实,果中含有许多防衰老、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护肝的成分,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但余甘子采后易受到微生物浸染、褐变、失水等因素的影响,极大地缩短了货架期.目前关于余甘子贮藏保鲜的研究较少,低温贮藏是余甘子的主要贮藏方法.余甘子加工方面主要有腌制、干制、发酵、榨汁、活性成分提取、酶解...  相似文献   

11.
蒋宝 《食品与机械》2018,34(3):196-199
臭氧作为一种新的非热杀菌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在分析影响臭氧贮藏保鲜效果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重点综述臭氧处理对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影响取得的最新进展,为臭氧更好地应用于果实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石榴采后病害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榴果实色泽鲜艳、籽粒营养丰富、鲜食味美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石榴采后易发生果皮褐变和腐烂变质而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本文对石榴采后病害、贮藏环境因素和相关保鲜技术进行综述,着重介绍石榴贮期生理病害和微生物病害的起因、症状及防控措施,在确定贮藏温度、相对湿度、气体成分、环境净度为影响贮藏品质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详细叙述了机械冷藏、自发气调包装贮藏、气调贮藏、涂膜贮藏等保鲜方法,并对未来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石榴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石榴果实色泽鲜艳、籽粒营养丰富、鲜食味美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石榴采后易发生果皮褐变和腐烂变质而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本文对石榴采后病害、贮藏环境因素和相关保鲜技术进行综述,着重介绍石榴贮期生理病害和微生物病害的起因、症状及防控措施,在确定贮藏温度、相对湿度、气体成分、环境净度为影响贮藏品质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详细叙述了机械冷藏、自发气调包装贮藏、气调贮藏、涂膜贮藏等保鲜方法,并对未来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石榴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在稻谷及大米贮藏与加工中常用的热处理方法,阐述了热处理对稻谷中害虫、微生物、酶及其品质的影响,并分析了热处理对稻谷及大米的不利影响及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超高压处理技术是当今热门的非热加工技术, 采用冷加工的纯物理方法, 处理方式简单快捷, 它通过常温或低温杀菌灭酶的方式延长水产品货架期, 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且仅小幅度改变物料的色泽和香气, 保持食物固有的营养、品质、风味以及新鲜度。本文综述了超高压处理技术的原理, 对水产品中微生物、酶活的作用机制和影响, 以及超高压对水产品营养和物理性质等方面的影响, 结合目前国内外超高压技术在水产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以期为该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由基是人体正常代谢的产物, 但自由基过量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食用果蔬有助于预防由过量自由基引起的多种疾病, 这主要源于果蔬中富含的各种抗氧化物质。本文主要从采前和采后贮藏保鲜两个阶段对果蔬组织中的抗氧化物质(重点包括总酚、总黄酮、抗坏血酸、花青素)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7.
生物胺是在发酵食品及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等强化食品中广泛存在的一类低分子量且具有生物活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尤其是在发酵食品中,生物胺主要是产胺菌作用于发酵食品,由游离氨基酸发生脱羧反应生成。生物胺的产生会降低食品品质、缩短货架期等问题,摄入过量生物胺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建立安全高效的生物胺控制技术,对于进一步提高发酵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简单介绍生物胺及发酵食品中生物胺形成途径的基础上,重点综述发酵食品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通过控制原料、改良发酵菌株、人工调控等策略实现生物胺有效控制的研究进展,为发酵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生物胺的控制提供解决方案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秋刀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区。近年来,中国大陆开始对秋刀鱼进行研究开发。本文介绍了秋刀鱼营养成分含量、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以及国内外对其贮藏与加工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更好的开发利用秋刀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桃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健  毕金峰  赵晓燕  刘璇  丁媛媛 《食品与机械》2012,28(1):268-271,274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桃加工技术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高新技术在桃加工、新型桃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应用,旨在为桃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米储藏与包装的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米是不易储藏的成品粮之一,品质极易劣变.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大米保鲜储藏及保鲜包装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重点介绍了大米的常用储藏方法、常用保鲜包装技术及其新技术.提出了新型保鲜技术的研究是未来大米保鲜储藏主要方向,为大米经销及大米加工业提供更好的储藏保鲜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