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对当下乡村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与严峻挑战以及传统建造工艺和技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分析与梳理,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半工业化、内装工业化和建筑模块化的工业化制造技术途径,从传统建造到工业化制造的历史经纬中系统勾勒出未来乡村建设过程中多元并存共生、交叉融合的建造工艺与技术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2.
汶川灾后重建的重心是永久性住宅建设,这-工作必须借助体系化和标准化的引导.然而鉴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和操作上的复杂性.这个项目希望从工业化与当地化结合的角度提出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贺勇 《室内设计》2015,(3):6-11
乡村建筑,是一种典型的在地建 造,以此作为一种观照对象与方法,探讨 其在当下对于建筑教育与设计实践的作用 与意义。以乡村建筑为代表的在地建造, 脱离了历史的主线与时代主流,其局限性 是显然的,然而,让建筑重回场地,让建筑 重回生活,让建筑师重返建造现场,让建 筑从形式本位中解放出来,或许这正是当 下在地建造之于建筑教育与建筑实践的意 义。尽管它的力量有限,但它注定正在修 改我们对待建筑的立场与方法,乃至对于 生活的态度,让我们对中国建筑的未来充 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4.
5.
小鱼洞镇大楠村是彭州市广阔乡村中普通的一员——虽近邻龙门山风景区但并未享受明显的旅游福利,而08年地震灾后重建,村庄基本失去了乡土特点,  相似文献   

6.
高峻 《规划师》2011,27(Z1):207-210
灾后村庄重建规划的核心是农居的规划建造.在规划选址方面,可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原址重建、异址重建和生态移民三种方式.在住居模式方面,需从解决灾民生计问题和地区经济发展出发,选择聚居或散居模式.在村民参与程度方面,需尽量使村民参与规划、设计、建造、管理各个层面.通过对三个灾后重建案例的分析得出结论:基于村民充分参与的选...  相似文献   

7.
对农村工业化的理论解释,除了需求条件和土地条件这两个已经得到深入研究的因素外,还应具备农村社区克服政府管制、从而将农村工业化由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的转化条件.借用社会和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分析大共同体和宗族小共同体这两种中国农村当前主要的治理模式对农村工业化的不同影响,提出存在宗族小共同体是满足转化条件、触发农村工业化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比较了三个典型农村地区宗族小共同体的现象及其作用,提出珠三角宗族传统最强,诱发了农村工业化、城中村等一系列集体违规现象;苏南宗族传统最弱,农村工业化先兴起后衰退都主要是大共同体直接推动的结果;温州宗族自治传统较强,但其发展机会更加多元化,削弱了对开发本村农村土地的诉求.小共同体对城镇化工业化中的利益分配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政策应在鼓励社区自治、保障村民权益与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8.
乡村建筑的发展和脉络,被城市化进程切开了一道峡口,一边是对乡土的记录和保护,另一边是对现代居民生活诉求的回应。"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探索出一套基于本土的建造方式,为现代乡村面貌作出引导。文章以细屋熊村的风土观察为切入点,结合在地的实践,论述乡村建造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大坪村民居灾后重建为例,探讨了我国西部乡村地区这一低收入人群在面临严峻的经济贫困与生态贫困的状态下,如何解决新建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在明确原有民居缺陷的基础上,新建民居注重从解决建筑安全性、尊重当地生活方式出发,采用当地材料、沿用传统结构、改进室内热环境、利用自然通风与采光、发掘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在降低建造与运行成本的同时,做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民居的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乡村聚落的共同建造与建筑师的融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冬 《时代建筑》2007,(4):16-21
村落营造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文章探讨了村落人居环境的"共同建造"问题,提出了"村落建造共同体"的概念及相关问题,并就建筑师如何融入村落营造工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新型建筑工业化对模数化、标准化、通用化的新需求,以及智能建造的新发展让我们重新审视建筑部品模数协调问题。本文根据我国模数标准、ISO国际标准与JIS日本标准的对比、部品体系分析及市场调研,梳理了我国模数标准的发展脉络,研究了标准修订的背景及影响因素。基于模数协调理论,对住宅部品体系进行再梳理;通过建筑部品市场调研,对比现行部品模数协调标准,提出我国建筑部品协调标准在实际应用上的问题;最后,结合信息化及未来智能建造的趋势,提出我国部品模数协调标准的发展定位以及中国建筑技术标准国际输出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乡村里的建筑类型与风貌相比过去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其复杂、多样面貌已经很难用乡土、民居等概念来进行概括,但是从当代风土建筑观念的视角正好可以解释其缘由,特别是乡村建筑演变过程中所呈现的开放性、动态性以及对于当下生活的适应性特征。通过梳理相关概念的内在差异及其流变,并以杭州近郊以及周边地区乡村里大量村民自主建造的建筑以及景观设施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风土建筑在当下乡村里的典型表现形式与特点,提出了在乡村建设中以一种更加开放、多元的理念与态度,不拘泥于地方材料的应用或形式上的延续,强调“风”与“土”如何更好地适配,从而使建筑获得更加丰富的外在表达与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建筑工业化和精益建造的概念,并从实现方式、作用以及目标三方面进行两者的特点对比,认为两者目标一致,两者应该结合以协同发展。通过案例梳理建筑工业化对精益建造在减少浪费、并行工程和提高客户价值方面的支撑作用,以及分析我国目前建筑工业化过程中的浪费,阐述精益建造在促进工厂现场之间的计划协调、价值生产两方面的支撑作用。最后根据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工作流程,结合精益建造两大目标提出在建筑工业化过程中应用精益建造的方法框架。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村建设历经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城镇化阶段,其建设重点从乡村基础建设转向探索“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这与二战后西方乡村发展与转型过程极为相似,只是各发展阶段滞后于西方国家.因此,西方乡村景观风貌的研究成果对正面临转型的中国乡村研究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以ScienceDirect为主要数据源,将乡村景观风貌分为人工景观风貌、自然景观风貌和人文景观风貌,梳理其研究发展脉络,并提炼不同阶段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及趋势特征.对比西方乡村景观风貌的发展经验和中国乡村的现状,中国乡村景观风貌建设应构建乡村景观空间数据库,为量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设立乡村景观风貌的发展底线;促进跨学科合作,推动乡村景观风貌的交互性研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提升乡村景观风貌的人本性.  相似文献   

15.
龙彬  何媛 《重庆建筑》2010,9(3):1-4
在这个以"灾后重建"、"地域性"和"太阳能技术"为背景的乡村小学建筑设计中,设计者希望建筑可以主动回应气候,体现地域特色。结合马尔康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利用高效、廉价、耐久的乡土太阳能技术,为小学生营造了一个安全、温馨、阳光的知识乐园。  相似文献   

16.
结合建造实作的教学设计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建筑学教学模式,并被广泛运用。通过对近年来建筑院校所展开的各类建造实践活动进行搜集和调研,归纳出三种主要类型,即作为教学活动的建造课程、以高校为主办单位开展的国内国际建造竞赛以及乡村建造竞赛活动。从性质与目标、材料与功能、评价与影响等方面对三种类型的建造活动做出比较与阐述。最后,综合建造实践的动态发展,对建筑学建造教学未来的发展做出反思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注重采用住宅工业化生产的新型思路,加紧住宅建筑体系和相关集成技术的研发工作,住宅建设实现了从数量阶段到质量阶段的剧变.从其建设经验来看,住宅工业化的住宅建筑体系是以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将建筑部品加以装配集成为具有优良性能产品的建筑体系.采用住宅工业化的住宅建筑体系可改变传统建造方式带来的施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资源消耗大的弊端,全面提高住宅生产工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工程建设方式和建筑业发展模式,目前已成为行业热点。为探析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热点和趋势,以2003—2022年中国知网(CNKI)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图谱理论,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对该主题研究近况、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整体发文呈上升趋势;从事相关研究的机构集中、作者分散;研究热点与趋势属于政策与实践推动型,围绕信息化、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智能建造展开。基于研究结果,对国内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0,(1):82-89
从乡村聚落的形成、乡村社会的建构到乡村社会的运行等着眼来讨论乡村及其发展的根本,都离不开对在地资源的认知与利用。而不同地域的民族认知与利用方式是存在差异的,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本土文化作用的结果。由此看来,乡村的形成、延续和发展不仅是共同地域的聚集,还是文化、行为、信仰等认同的结果;在地资源的认知与利用所形成的聚落生计方式,是对"地"的一种文化凝练。乡村振兴的根本是立足于本土文化之上的以乡村在地资源为核心的各乡村资源的有效组合,绝不能千篇一律套用同一个现代化"发展公式"。深入认识自我生存空间,将现代乡村治理理念、科技与本土文化进行对接完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地制宜建构合理的资源利用机制,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唤醒文化自觉,才能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