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废铅酸电池的柠檬酸-柠檬酸钠湿法浸取回收铅工艺中,引入聚天冬氨酸(PASP),研究PASP对柠檬酸铅前驱体和铅氧化物的合成及产物性能的影响。当PASP与废铅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4时,回收的铅氧化物正极以20 m A/cm2在2.35~1.70 V循环,放电比容量可达96.7 m Ah/g,对应的活性物质利用率为40.3%;循环50次的容量保持率高于70%。  相似文献   

2.
张松山  柯昌美  杨柯  陈梅 《电池》2016,(1):56-58
以尿素溶液浸出废铅膏中硫酸铅(PbSO_4),经化学转化生成易于分解的碳酸铅(PbCO_3),实现废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分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尿素的实际用量/理论用量对尿素体系脱硫率的影响,对产品进行XRD和SEM分析。当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6h及尿素用量A/T为5时,脱硫率可达到60%以上;尿素脱硫反应的进行由铅膏表面缓慢展开,可实现PbSO_4向PbCO_3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蓄电池》2016,(2)
本文首先采用碳酸盐将废铅膏中的铅浸提出,然后通过低温煅烧得到PbO,得到的PbO再与H_2SO_4溶液通过水热反应得到3BS。浸出结果表明,碳酸钠对废铅膏具有较高的浸提效率,可达98.0%以上;XRD测试结果表明,低温煅烧可得到较为纯净的PbO,水热反应得到的3BS的纯度在99.0%以上;电池性能表明,由3BS制备的电池首次放电容量有明显的提高,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4.
《蓄电池》2015,(4)
本文在现有的废铅酸电池的柠檬酸–柠檬酸钠湿法浸取回收铅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草酸–草酸钠浸取工艺,比较两种浸取工艺回收制得铅粉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利用草酸–草酸钠浸取工艺回收的铅粉制作的电池首次放电容量较柠檬酸–柠檬酸钠工艺提高了10%左右;循环性能明显改善,5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仍能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5.
张松山  柯昌美  杨柯  陈梅 《电池》2016,(4):231-233
介绍国内铅回收的现状;综述废旧铅酸电池铅膏脱硫回收铅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氯盐体系、碳酸盐体系、氢氧化钠体系、有机酸体系和铵盐体系等进行废旧铅酸电池铅膏脱硫转化的技术特点;展望废铅膏脱硫工艺的重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1.铅资源化回收利用重要性废铅蓄电池的铅膏主要有PbO、PbSO_4、PbO_2等含铅化合物组成。从铅膏中回收利用铅,实现废铅蓄电池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缓解铅资源日益锐减带来的问题,同时可以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2.现有铅资源化回收利用的工艺及主要问题(1)火法:先将PbSO_4转化为较易火法处理的化合物,同时将硫酸铅中的硫酸根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硫酸盐。该方法一般采用碳酸盐为脱硫剂,过程中产生大量硫酸盐副产物,必然存在硫酸盐的回收及利用问题,而且该工艺方法的铅回收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及能量消耗大,存在环境污染问题。(2)湿法:利用溶解在溶液中的Pb2+在阴极还原生成金属Pb实现铅的回收。该方法作为环境友好型的铅回收方法备受关注,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采用阴极电沉积方法制备铅,操作单元多,工艺流程长,只在阴极发生有效反应,铅回收率低、能耗大、制备成本高。(3)火法-湿法耦合技术:将湿法铅膏转化与火法制备氧化铅耦合回收利用铅的工艺技术是较理想的工艺技术。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化学试剂消耗量大,有副产物产生。3.研发的新工艺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研发工艺合理、过程的安全可靠、原子利用率高、成本低的废铅蓄电池的铅资源化回收利用新工艺具有重要意义。以废铅蓄电池经过预处理得到的含PbO、PbSO_4、PbO_2的铅膏为原料,采用硝酸溶解-氨法浸取-分离精制-固液分离耦合技术分离铅膏得到PbO、PbSO_4、PbO_2产品。(1)首先,利用PbO易与酸反应,生成的产物易溶解于水的特性,以HNO_3为浸取剂,PbO与HNO_3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Pb2+盐,将铅膏混合物中的PbO浸取到酸溶液中。回收溶于水的Pb~(2+)盐,作为制备含铅化合物的原料,经过进一步处理得到PbO。(2)然后,以NH_3·H_2O-(NH4)2SO_4为浸取剂,利用PbSO_4在浸取剂中的溶解度随氨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特点,在浸取过程中,采用高浓度的浸取剂使PbSO_4从固相转移到液相中,经过分离精制的PbSO_4溶液可采用蒸发脱NH3的方法,降低浸取剂中NH3的浓度,使PbSO_4结晶析出,得到精制的PbSO_4产物。(3)铅膏经过分离除去PbO和PbSO_4的固体物料,经过进一步除杂处理得到PbO_2。  相似文献   

7.
《蓄电池》2015,(5)
蓄电池行业中的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废弃铅膏、铅尘以及废铅酸蓄电池的不合理处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废铅膏的成分,以及常用的废铅膏的回收处理方法,例如火法、湿法,并展望了废铅膏的回收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蓄电池》2016,(5)
利用底吹炉的氧势梯度理论,对废铅泥硫酸盐物料进行熔炼,得到易于治理的高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再生铅和含铅量低的弃渣。铅膏经直接脱硫还原后,脱硫率达98%以上,铅回收率高,熔炼强度大,可大规模处理物料,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机酸体系浸出回收废铅膏,考察杂质锑在浸出过程中的迁移。在模拟铅膏中掺入锑,锑含量分别为1%、0.5%、0.1%、0.05%和0.01%(质量分数)。掺锑量越少,残留在柠檬酸铅、铅粉中的锑量越少,说明锑与有机酸发生了反应,转移至溶液中。对实际铅膏进行了浸出、焙烧实验,铅粉中的锑含量减少到0.124%(质量分数),远大于GB/T469-2005中对锑的要求,需要增加后续除锑工艺。  相似文献   

10.
张正洁 《蓄电池》2012,49(5):195-197
在系统总结废铅酸蓄电池铅膏回收技术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废铅膏—脱硫脱氧-碱性多羟基体系浸出-净化-电解沉积-转化—细碎工艺生产超细PbO粉体的工艺技术。该工艺与传统火法冶炼流程工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彻底消除了高温熔炼排放SO2、铅尘、铅渣等污染;②过程清洁,大大降低了能耗;③直接制备超细PbO粉体,可以直接作为生产蓄电池的铅粉,为废铅膏的循环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蓄电池》2015,(6)
废铅膏中Pb SO_4所占的质量分数大于80%,柠檬酸钠可以使废铅膏有效脱硫,研究其在柠檬酸钠水溶液中的脱硫行为对废铅膏的回收再利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正交试验以及极差分析研究废铅膏在柠檬酸钠水溶液中的脱硫行为。室温下,废铅膏在ω(柠檬酸钠)=8.3%的柠檬酸钠水溶液中的脱硫率仅为3.275%。通过极差分析可以判断脱硫温度、脱硫时间及溶液中柠檬酸钠所占质量分数对脱硫效果影响的大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溶液中柠檬酸钠所占质量分数,其次是脱硫时间,影响最小的因素为脱硫温度。  相似文献   

12.
吴战宇  雷立旭  顾立贞  董志成 《电池》2011,41(5):287-290
以铅酸电池生产废弃物——废弃淋酸铅膏、分片废粉及报废极板铅膏等为原料,通过烧结法制备三碱式硫酸铅(3BS)、四碱式硫酸铅(4BS)及4BS-铅酸钡(BaPbO3)等3种添加剂,方法简便有效,产品纯度达94%以上,可直接用于铅膏生产.与普通铅酸电池相比,使用制备的3BS、4BS及4BS-BaPbO3添加剂的铅酸电池,容量...  相似文献   

13.
废铅酸蓄电池在回收过程中会引入大量的锌杂质。本实验采用柠檬酸/柠檬酸钠湿法浸出模拟铅膏,铅膏中锌掺量为1%、0.5%、0.1%、0.05%和0.01%。经浸出、过滤、焙烧后得到铅酸电池活性物质铅粉,将铅粉制备电池,考察其20小时率、1小时率放电和电池循环性能,发现铅膏中锌含量为0.1%时电池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舒月红  马成  高倩  陈红雨 《蓄电池》2014,(6):248-252
本文使用BET、XRD、SEM等多种分析表征方法对废铅膏脱硫前后的成分进行详细分析,并探究Na2CO3、NH4HCO3、(NH4)2CO3等不同碳酸盐对废铅膏脱硫转化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以及方差分析去探究不同脱硫剂、不同实验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可以得到碳酸钠对废铅膏的脱硫具有很好的效果,利用正交实验分析软件可以判断出不同的因素对脱硫剂的脱硫效果影响的大小。结果显示:在最佳条件下碳酸钠、碳酸氢铵、碳酸铵的脱硫率分别为97.08%、93.96%、92.90%,从而可以判断碳酸钠对废铅膏具有很好的脱硫效果以及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发明叙述减少蓄电池制造过程中排出的废水中的硫酸盐离子及硫酸污染的方法,以及废铅回收的方法,即在控制pH值情况下,用含氧化铅的废铅膏中和处理废硫酸溶液。  相似文献   

16.
《蓄电池》2020,(4)
采用废铅膏固相电解还原技术,以 (NH_4)_2SO_4—NH_3·H_2O 缓冲溶液作为电解液,让废铅膏中含铅化合物(PbSO_4、PbO_2、PbO 等)在阴极上得电子而析出金属铅。重点考察电解液质量浓度、电流密度、电解温度、极距等工艺参数对电解技术指标的影响。获得的最优工艺条件如下:电解液为含 175 g/L (NH_4)_2SO_4 和 10 g/L NH_3·H_2O 的缓冲溶液;电解时间为 90 min;电流密度为 300 A/m~2,极距为 6 cm,电解液温度为 45 ℃。该工艺条件下获得金属铅的纯度为 99.89 %,阴极电流效率高达 91.68 %,生产 1 t 铅的平均电耗为 493.89 kWh,平均氨耗量(以 NH_4~(+ )计)为57.82 kg。  相似文献   

17.
以废旧铅膏为原料,使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复合脱硫剂对其进行脱硫处理。通过脱硫后的产品组成以及铅膏脱硫率进行对比,优选出最佳的脱硫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脱硫剂,在3.40 g碳酸钠和1.34 g碳酸氢钠优化配比条件下,铅膏可以获得99%以上的脱硫率,并且消除了NaPb2(CO3)2OH脱硫副产物,能得到较为纯净的碳酸铅固体。  相似文献   

18.
《蓄电池》2015,(5)
再生铅产业作为循环经济产业的组成部分,引起国家高度重视。废铅膏的处理既是再生铅行业的技术重点又是技术难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各种废铅膏冶炼工艺,并从技术性、经济性两方面对各自工艺进行了系统比较,以期为相关研究机构及再生铅企业技术研究与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蓄电池》1971,(4)
铅蓄电池工厂都有洗布沉淀池(槽),沉积着涂布上洗出的大量铅膏,而这些铅膏工厂多是作为废铅扔进熔炼炉进行还原,也有一些工厂是当作工业废水白白的浪费掉了。洗布沉淀池沉积的铅膏是否可直接使用于生产?这确是铅蓄电池工厂历行节约,增加生产的一项课题。在毛主席“工业学大庆”的伟大号召指引下,我们对洗布沉淀池铅膏直接使用于生产,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20.
《蓄电池》2016,(5)
废铅膏在柠檬酸钠水溶液中可有效脱硫,但废铅膏在其中的溶解率过大会影响其脱硫效果,因此,在脱硫研究过程中考虑溶解率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采用正交试验以及极差分析法来研究该问题。室温下,如果柠檬酸钠水溶液中ω(柠檬酸钠)=8.3%,废铅膏在其中的溶解率为13.32%。通过极差分析判断出各因素(溶解温度、溶解时间及水溶液中柠檬酸钠所占的质量分数)对溶解率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显示:影响溶解率最大的因素为柠檬酸钠的质量分数,其次是溶解温度,溶解时间为最小的影响因素。在20℃、ω(柠檬酸钠)=25%的柠檬酸钠水溶液中溶解60 min可以得到试验组中最低的溶解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