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关键在于深化体制与机制,建立区域间的联动机制,扩展流域内各城市群体间的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与层次的基准。不可忽视的是,城市间的行政区划造成的行政壁垒,是制约区域间联动发展的重要瓶颈。由于长江流域的城市群合作方式还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研究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城市群的合作机制,探索三大城市群的合作特征,是建设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由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重点各有侧重,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所差异,而区域合作的初级阶段是城市的布局合作,中级阶段是生产的要素合作,高级阶段是政府间的制度合作,因此,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中,关键是如何完善创新区域协调的发展体制与机制问题。要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区域协调发展就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新常态。  相似文献   

3.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之一,经济发达,科教资源丰富,要率先创新转型,带动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经过多年努力,长三角城市群逐步形成了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区域协同、开放创新的创新驱动协调发展机制,但也面临传统增长路径依赖严重、产业驱动力不强、商务成本过高、核心城市带动力不强、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在激活创新主体、加大创新投入、降低商务成本、吸引创新人才、促进科技带动、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亟待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4—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准则,建立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综合评估分析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的演变规律,为提升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质量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增长极建设、加强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群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绿色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推进空间功能分工是当前区域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地区差距的关系问题仍然有待验证。基于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小地理空间范围内八个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地区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的地区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特征,且长三角和滇中城市群目前处在倒"U"型曲线的右侧阶段,地区差距处于缩小阶段;其余城市群均处于地区差距仍然在扩大的阶段。因此,在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城市群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作为安徽省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由于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差异、内部的制度性障碍和外部与长三角的对接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可以实行“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或组合城市模式,极力消除城市群内部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发展产业集群,构建一体化交通运输网,以促进整个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国家首次协同流域管理、区域发展、产业转型、空间优化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发展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实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走在前列、力争上游"的发展目标,重庆必须进一步优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在评述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想重庆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目标与基本原则;从重点任务、要素支撑、体制机制改革3个方面探讨重庆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汉十"经济带是湖北东部至湖北西北部的一条经济发展带,是湖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长江经济带共同组成了湖北经济发展的两大经济带。分析并探讨目前"汉十"经济带发展不够,只有大力建设汉十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相配合,湖北经济才能协调全面的发展。同时提出了促进"汉十"经济带发展壮大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区域一体化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提升经济韧性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从抵抗恢复力、适应调节力和创新转型力3个维度评价城市经济韧性;以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战略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8—2020年中国238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战略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战略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下游城市经济韧性的战略促进效应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和科技创新能力是长江经济带一体化战略赋能城市经济韧性提升的重要机制。鉴于此,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城市应充分发挥区域一体化优势,协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经济韧性,高水平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以长江经济带为分析对象,从多元耦合协调度与空间视角出发,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8—2019年该区域内11个省市的碳排放-经济-环境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探究,并使用莫兰指数对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子系统均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并趋于平衡,整体耦合协调度类型由中度耦合协调转变为高度耦合协调;从各省市层面来看,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东高西低、下游>中游>上游”的阶梯状地域分布特征;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主要表现为下游江浙沪的高-高聚集与上游的低-低聚集。为促进该区域的高水平协调发展,未来可以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深度合作等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1.
区域整合协调的核心是建立和完善利益平衡机制,包括市场开放、产业互补、环境责任、信息共享、设施一体等多个方面。区域内城市间是网络性关系,核心城市应发挥重要节点和主体辐射的作用。长三角两省一市对此要有创造性突破,要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和经济全球化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从发展模式和机制创新两个方面分析了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思路:提出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实施培育和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区域政策,提高区域生产率及竞争力;建立和完善7方面的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涉及的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我国总量的40%,但长期以来,长江经济带区域工业发展和城市扩张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因此,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关乎国家生态环保战略全局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态势,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当前国内流域系统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研究,对长江经济带流域系统化治理投融资机制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区域合作需要有一个围绕"核心"互动互联的区域环境,有一个能够兼顾各方利益的体制机制,用以约束、引导并调控区域关系趋向良性演进、协调发展。长三角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和我国最大的经济合作区域,其一体化进程中,要取得实质性的方向转变,首先需要在省际边界区域协调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5.
1常州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工作概况 1.1建立专班工作机制 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和《关于深入推动江苏省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常州市创新工作机制,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长江大保护推进专班,明确工作目标,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同向合力,着力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有...  相似文献   

16.
针对长江经济带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本文基于因子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经济活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构建经济带经济活力评价体系,确定了影响经济带经济活力的10个指标,使用EXCEL和SPSS软件,对不同城市和不同内容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基于因子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活力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因子分析模型,选取显著性较强的公共因子并确定权重,通过计算不同的公共因子得分及总得分,综合反映各省市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同时,通过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各个指标和各个产业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沿长江经济带自东向西经济活力逐渐降低,在长江经济带的各省市中,地区企业单位数对各省市经济活力影响最大,企业注册资金可以更大程度的刺激经济带的经济活力,各省市常住人口数对地区经济活力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力,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更能刺激该地区的经济活力,第二产业对经济活力的影响也较大。该研究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新时代服务国家大局的战略支撑。为此,上海要积极发挥"五个中心"的城市功能,提高上海服务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的资源辐射和带动作用;要积极发挥上海"四大品牌"的支撑引领作用,为提升长三角地区高品质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群作出积极贡献;要积极发挥上海在政府合作中的助推服务作用,为推动长三角地区各类对接、行动计划等作出积极贡献;要发挥上海开放经济发展和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作用,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提供有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要发挥上海在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中的辐射和带头作用,为把长三角地区融入到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从发展模式和机制创新两个方面分析了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思路:提出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实施培育和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区域政策,提高区域生产率及竞争力;建立和完善7方面的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9.
经济社会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群的主要发展方向.分析城际轨道交通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特点,分析其对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整合城市群交通运输网络资源、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从技术、体制、功能、效益环节提出城际轨道交通与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协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在县级尺度上构建涵盖主体功能区产品、空间、人口3个要素且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农业综合发展水平定量评估指标体系。应用该指标体系,计算与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及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后,长江经济带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整体运行良好;2015年长江经济带云南省红河县、绿春县及江城县3个国家级农产品区农业综合发展处于较低水平,经与自然条件对比分析,发现三者主体功能定位与实际自然禀赋条件不符,建议对它们进一步开展城镇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综合评估,调整原有功能定位,以促进它们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