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面食、点心、小吃的质量与等级,主要是从其外观、风味等方面进行衡量与划分。外观是由制品的色泽与形状构成的,直接刺激进餐者的视觉;风味是由面制品的口味与口感构成,直接作用于食用者的味觉、嗅觉与触觉。面点品种的香与滋味,在其风味特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小吃以风味著称,口味相对稳定。面对中国  相似文献   

2.
传统面食、点心、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许多品种的外观、品质、份量均自成一格,深受人们喜爱和称赞。宋代苏轼曾对小吃馓子做了细致的描述和称赞,“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要求面点、小吃呈现相应的变化。烹饪工作者应当通过移植、借鉴、立异等方法恰当地使传统面点、小吃融入现代餐饮理念,并对其进行改革式的继承与发扬,从而创制出更具个性化、艺术化、科学化的新品种。 本系列将从各地面点、小吃品种的原料搭配、成形(型)成熟技法、制品风味特色、菜点组合形式等方面的变化分别进行探讨。此篇仅介绍原料配合上变化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正> 蒸制成熟是中式面点中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的一种熟制方法。蒸制是指把成形的面点生坯放入蒸具(蒸笼、蒸屉、蒸箱等)中,利用蒸汽传热使之成熟的方法。蒸制适用范围广泛。除油酥面团和矾碱面团制品外,其它各类面团制品都可采用蒸的方法成熟,特别适用于发酵面团和米粉面团及米团类制品。如馒头、包子、花卷、米团、米糕、蒸饺等。蒸制品一般含水量较高,制品成熟后不会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易于保持形态完整,口感爽  相似文献   

4.
传统面食、点心、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许多品种的外观、品质、份量均自成一格,深受人们喜爱和称赞。宋代苏轼曾对小吃馓子做了细致的描述和称赞,“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要求面点、小吃呈现相应的变化。烹饪工作者应当通过移植、借鉴、立异等方法恰当地使传统面点、小吃融入现代餐饮理念,并对其进行改革式的继承与发扬,从而创制出更具个性化、艺术化、科学化的新品种。 本系列将从各地面点、小吃品种的原料搭配、成形(型)成熟技法、制品风味特色、菜点组合形式等方面的变化分别进行探讨。此篇仅介绍原料配合上变化的实例。  相似文献   

5.
面点的调色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点的调色工艺,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与可操作性,只要掌握其调色原理,结合具体面点品种,反复实践,就能做出色彩和谐,丰富多彩的面点品种来。  相似文献   

6.
川式面点小吃创新思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代在进步,餐饮在发展,川式面点小吃的发展之路是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开拓,结合时代特点,注重面点小吃营养的保持和风味的把握,尤其需要大力开发蔬菜类面点、水果类面点、粗粮杂粮类面点、保健类面点和新资源食品面点。  相似文献   

7.
面点香气的产生有诸多复杂的因素,但只要在理解香气的生化本质、掌握面点的调香原理的基础上,结合面点制作的实际,通过科学实践,就能使面点制品产生独特的香气,并使香气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技能大赛背景下面点作品的创新,首先是思路的创新,其中生活素材是源泉,传统品种是基础,追新求异是催化剂;其次扎实的基本功是思路物化的基础,理性是物化的保证,规范化、标准化是物化的捷径。  相似文献   

9.
在面点技术相对成熟的今天,造型创新无疑是面点创新的一大突破口,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需要科学的方法指导。本文认为通过逆向思维改变传统造型,衍生新品种;采用仿生物法经过科学的设计步骤,创造新品种;通过合理规范的实践操作,呈现新品种,是面点创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笔墨是中国画中最根本的东西。中国画的笔墨传统必须继承,离开笔墨的艺术行为和作品只能作为另类。要继承中国画的笔墨传统,除了需要会用笔和用墨外,还需要处理好笔墨的相融性和协调性。中国画在肯定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应当力求创新和发展。中国画的创新要注意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还应在笔墨的工具性上有所探讨,并且要吸取历史的教训,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也要反对复古主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提出了对适应气候的传统建筑技术进行创新应用,可以达到改善建筑物理环境的目标.通过案例说明了挖掘传统建筑技术的潜力有利于发展地方特色建筑.  相似文献   

12.
在动画创作中对待传统题材的态度是继承和创新,并以动画片《三个和尚》、《狮子王》、《花木兰》等为例,具体分析了为什么要继承和创新传统题材,并结合在2003—2006年中完成的两部实验动画短片谈谈创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一种艺术体系的建立和形成,是由特定的地域、种族、民族审美心理、传统文化等因素逐步凝练而成,并随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然而这种继承和发展伴随着一定的规律性,具有潜在艺术秩序。从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时期的演进、艺术家绘画技巧与艺术修养、外来优秀艺术的影响等3个方面对这种艺术秩序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嘭"的一声轻响,王秀林用手拉开一个内部做有榫卯的长木条,然后又轻轻装了回去。他解释说,这是他布置给徒弟们的课余作业,一个有几分难度的榫卯做法,结果只有少数几个徒弟按要求做出了样子。到目前,他共收徒16人。就在与他共处的一个下午,他接过的六个电话中,  相似文献   

15.
从传统到语篇——英语语法教学的语篇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传统的语法教学发展到今天已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和弊端,很难适应现代语言教学的要求。语言分析和教学理论的新发展和研究成果不断促使我们从更科学,更有效的角度去重新思考和认识语法及其教学。从语篇的角度看,语法与语篇之间的重要关系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语法教学应该突破传统教学的认识和模式,将教学放入到更高的语篇层次和真实的语境中进行,这会更有利于学习者语法知识的习得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科技创新乏力这一现象和现实出发,分析了中国科技创新乏力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相互关联。指出影响科技创新乏力的直接原因并不在于传统文化本身,而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经济的原因,而且,科技创新乏力的现象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  相似文献   

17.
刘卫 《饰》2013,(1):36-39
本文通过梳理传统蓝印花布的艺术特征以及文化内涵,对笔者创作的蓝印花系列服装作品进行设计概念阐述与案例解析,从款式造型、材质运用及图案创新等诸方面,探讨基于传统蓝印花布元素的现代服装创新设计理念及方法,为中式概念的服装设计提供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发展、创新中,不断超越和升华。通过扬弃与整合,其精华不断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注入新鲜元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确立了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道德基因”;国学和民族精神的复兴,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输送了“精神血液”;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培育了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伦理骨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浇铸“思想灵魂”。  相似文献   

19.
传统保守的英国同时也是先锋艺术的摇篮,培养了众多的前卫艺术家与设计师,英国的时装设计以打破传统文化禁忌的视觉表现方式给时装界以震动.通过对英国当代最具影响力时装设计师的设计分析来解读英国的时装设计.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不同的地方都蕴含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且一直传承至今,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高校创新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资源。以地方传统文化为载体创新高校思政教育体系,首先需要认识到地方传统文化在我国思政教育体系中融合的现状,梳理问题原因,厘清双方融合创新要满足的基本要求,方能在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构建中提出科学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