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建筑室内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变得越发突出,许多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深化,我国首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 8883—2002)于2003年开始正式实施.以西安市雁塔路万达广场44 m^2小套型住宅为例,对新建高层小套型住宅的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研究.通过对室内空气的干球温度、相对湿度、CO2体积分数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4项基本参数进行测试,得出了在寒冷地区冬季采暖期内,当建筑外窗长时间关闭状态下的住宅室内空气质量基本状况.分析了室内空气基本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及其受人为影响的规律,参照国家标准对室内空气质量的4项参数进行了评价,指出了空气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清洁活动可能对室内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使用清洁产品或空气清新机,产生的乙二醇醚、甲醛、颗粒物不会超过健康指南或空气质量标准;然而,在某些条件下,比如在O3和O2存在的情况下,各污染物之间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严重地影响了室内空气质量,造成室内人员的健康损害.旨在说明日常的清洁工作也可能导致桌些污染物的吸入暴露,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建筑室内环境普遍存在的空气质量问题,分析阐述了引起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从空调技术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改进室内空气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系统内部环境空气质量,以北京某综合交通枢纽的半封闭公交换乘站为研究对象,选取CO为主要污染物,通过对枢纽内不同时期的通风系统、车流、人流量及空气质量进行现场调研,以实测数据为边界条件,运用大涡模拟技术对不用通风运行模式下交通客流高峰期和低谷期枢纽内0.8 m和1.6 m高度处的空气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了车辆尾部区域相同位置在上班高峰时期的ρ(CO)是低谷期的2倍;在通风系统不运行情况下,枢纽内空气质量在5~10 min会达到对人体有害的程度.为达到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标准要求,枢纽内通风系统必须在高峰期连续运行而低谷期可以采取间歇运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作者近年来对重庆市若干营业性舞厅的室内空气状态参数、空气质量、噪声级与照度进行了广泛调查与测试。本文在此基础上介绍舞厅室内环境与空调系统的现状,对导致室内空气质量恶化的原因、室内与新风设计冷负荷指标进行分析,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改善室内环境与节省空调系统能耗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首先介绍了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空气质量指数以及空气质量指数的计算方法和分级情况.然后根据网络上收集的保定市空气质量数据,使用相关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进而给出了空气质量综合治理的措施.最后为了克服当前收集空气质量指数历史数据的困难,介绍了一种自动获取空气质量指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智能化水平,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QQ物联平台以及物联网架构,建立了智能室内空气监测系统。系统采用分层设计,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3层架构。感知层以STM32为核心控制芯片,搭建各类空气传感器,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层采用QQ物联平台,打造智能硬件,将数据传输到QQ云端;应用层以手机QQ软件为载体,从云端下载数据,显示各种空气质量状况。经过测试,该系统可以采集所设置的空气质量数据,并且在用户QQ端显示当前室内空气质量状态,数据误差在可允许范围之内。该系统方便可靠,扩展性强,可满足用户对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利用银川市2013年空气污染物日浓度资料,分析了其PM10、PM2.5的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空气质量分指数等级特征.结果表明,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最低,冬季最高,PM10质量浓度春季高于秋季,而PM2.5质量浓度春季略低于秋季;PM10和PM2.5月均质量浓度变化均为1月份最大,7月份最小;PM2.5和PM10日均质量浓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76,在2013年中,PM2.5占PM10质量载荷的36%.PM10和PM2.5在7—9月质量浓度低,空气质量分指数等级最好,达标率均为100%,在1月空气质量分指数等级最差.PM10和PM2.5分指数等级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空气质量分指数等级最好,冬季最差,PM10分指数等级秋季好于春季,PM2.5分指数等级春季好于秋季.  相似文献   

9.
以杭州市室内空气为研究对象,对住宅和办公区域的室内空气中多氯联苯(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 的质量浓度水平、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结果表明: PCBs 在所有室内空气样品中均能检测到,平均质量浓度为1 852 pg /m3,三种类型室内空气PCBs 质量浓 度从高到低分别是办公区域、客厅和卧室,其质量浓度分别为2 700,1 398,1 298 pg /m3,并且以三 氯和四氯PCBs 为主. 高层建筑由于装修时间较短,通风良好等因素的影响,室内空气PCBs 质量浓 度略低于低层建筑. 受PCBs 污染的家用电器是室内空气PCBs 的主要释放源,电器数量越多、使用 时间越长,室内空气PCBs 质量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包头市固阳县环境空气污染现状,系统分析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对固阳县2016—2021年环境空气中的SO2,NO2,PM10,PM2.5,CO,O3浓度随时间变化特征开展研究.采用空气质量指数法,确定固阳县首要污染物,并提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措施.结果表明:2016—2021年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为2020年,2018年为相对较差年份,3月至5月空气质量指数较大;研究期内臭氧和PM10为固阳县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SO2,NO2,CO质量浓度表现为冬春季高,夏秋季低.臭氧浓度变化为秋冬季较低,夏季浓度达到最大;PM10,PM2.5质量浓度呈春季高夏季低趋势.建议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构建科学的监督管理模式以及加强污染物的治理力度等措施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1.
围绕三峡电站主厂房发电机层夏季分层空调的气流组织设计问题,首先逐一分析其系统划分、气流组织形式、空调送风状态与送风量等相关条件,依据国内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确立其分层空调气流组织计算模型并进行其应用方法的探讨。在此基础上,笔者使用FORTRAN77语言编制了名为AFDC/LACS的计算机应用程序,以标准机组段下游侧空调系统为代表,就不同空调设计工况条件进行其分层空调气流组织计算。通过对众多符合检验  相似文献   

12.
以夏热冬冷地区3个典型建筑为例,分析了3类典型建筑的总冷(热)负荷、新风冷(热)负荷分布情况,计算了采用排风热回收装置处理新风后降低的负荷量,并对采用新风换气装置后的投资进行了经济性分析.采用新风换气装置后总投资变化不大,但运行费用却能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从中药制剂的生产工序着手,指出了中药制剂空调净化系统的在风量的确定,送、排风系统设计上的特点,为配合室内空气参数的控制,对工艺设备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纺织厂空调的均匀回风问题,在交际的空调设计与运行测试基础上,从整个回风系统各条支回风道的回风及一条支回风道上各个回风口的回风两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回风系统均匀回风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门空气幕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幕装置的喷口送风量是一个与很多因素有关的变量,计算方法较多且计算结果相差也较大。本文通过对三种常用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认为以自然通风原理为基础的空气幕计算方法是一种较合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气流组织形式对室内空气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计算流体力学和传热学为基础,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四种典型气流组织形式的物理及数学模型,运用Κ-ε模型对室内气流组织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对各种气流组织形式下建筑物室内的流场、温度场及浓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置换通风在温度场、速度场、污染物浓度场、通风效率及人体热舒适性等方面均优于混合通风的几种气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大、中型商场空调设计中,空调机组多选用组装式空调机组和柜式空调机组。本文就这两种空调机组在商场设计及管理中的经济性、合理性及所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其设计改进思想。  相似文献   

18.
大礼堂暖通空调通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大礼堂空调通风工程设计概况,包括设计标准、空调冷热负荷、空调系统、防排烟系统、节能与自控及消声与隔振处理等内容,着重介绍了观众厅座椅下送风空调系统及二次回风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有关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空气品质”问题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空调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指出了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因素,分析了室内空气品质恶化所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在空调系统设计、维护上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并列举了国内外空调界就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正在进行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总结了影响室内环境的主要因素以及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列出了常见的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室内环境的主要措施.文 章最后简要探讨了室内空气质量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