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轻质油品光催化氧化脱硫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光催化氧化已成为光化学领域和环保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采用光催化氧化脱除轻质油品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方法以及应用情况,提出了脱硫过程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光催化氧化脱硫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吴仲刘 《气体净化》2008,8(2):14-16
随着石油开采年数的增加,世界原油平均硫含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对炼油厂来说,一方面进厂原油的硫含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世界范围内对车用燃料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出厂产品要求低硫含量,这就对炼油厂的技术要求更加苛刻。油品非加氢脱硫技术,如氧化脱硫技术、萃取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络合脱硫技术、生物脱硫技术、烷基化脱硫技术等,因具有装置投资少,操作简单,对油品性质影响小,操作费用较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是一类较有发展前景的脱硫工艺。本文综述了轻质油品脱硫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3.
吴仲刘 《化工时刊》2008,22(4):69-72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轻质油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油品的超深度脱硫己成为世界范围内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脱硫技术已经成为各炼油企业的关键技术。油品非加氢脱硫技术,如氧化脱硫技术、萃取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配合脱硫技术、生物脱硫技术、烷基化脱硫技术等,因具有装置投资少,操作简单,对油品性质影响小,操作费用较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是一类较有发展前景的脱硫工艺。本文论述了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种类、特点及效果。  相似文献   

4.
明媚  陈煦  王越  刘洁 《天津化工》2005,19(6):10-13
介绍目前国际上正在应用或开发的轻质油品脱硫新技术,阐述这些技术工艺的原理、特点及脱硫性能,并综合进行比较得出吸附法脱除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适合于深度脱硫、无污染等优点,是一项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汽油脱硫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油品氧化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海翔  蒋博龙  宋华 《当代化工》2010,39(2):150-152,155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油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油品的超深度脱硫己成为世界范围内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主要综述了双氧水氧化、臭氧氧化、氧气氧化、超声波氧化、光催化氧化、等离子体液相氧化、生物氧化、电化学氧化脱硫技术等氧化脱硫技术,并对氧化脱硫方法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轻质油品溶剂萃取脱硫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章勇  张玉贞  张小英  刘东 《应用化工》2009,38(7):1067-1072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轻质油品溶剂萃取脱硫的相关技术,并进行比较和评价。认为单一的溶剂萃取脱硫技术存在着碱液排放量大、脱硫率不高的问题,多种脱硫技术相结合是深度脱硫的发展趋势。离子液体由于可以循环使用,必将是一项非常有发展前途的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7.
轻质油品非加氢脱硫新工艺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保法要求越来越苛刻,世界范围内对车用发动机燃料的硫含量要求日益严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非加氢脱硫的新技术,包括生物脱硫、氧化脱硫、吸附脱硫、催化法和烷基化法脱硫。  相似文献   

8.
由于成本低、脱硫率高等优点,氧化脱硫可成为未来非加氢方法生产超低硫清洁燃料油的主要技术之一。综述了国内外一些氧化脱硫机理的现状,如用不同催化剂将含硫油品氧化成不同的中间体的催化氧化脱硫、过氧中间体与含硫化合物发生基元反应的催化氧化离子液体氧化脱硫、通过不同光敏剂发生反应的光化学氧化脱硫、以电化学接触含硫化合物电解脱硫的电化学氧化脱硫、以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所含的酶为催化剂生物氧化脱硫等,并且指出目前机理研究尚有不足,有些反应机理并不明确,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目前轻质油品脱硫的技术,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效果评价。重点讲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有机溶剂、离子液体进行萃取脱硫技术的研究,阐述了离子液体萃取脱硫的原理,分析了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通过分析评价可得:(1)离子液体稳定性好、可循环使用、适合深度脱硫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萃取和氧化技术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离子液体的脱硫率,将是未来萃取脱硫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轻质燃料油的氧化脱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茨萍 《化工时刊》2002,16(12):49-51
研究了H2O2以及促氧剂AC和TFAC对汽油中硫醇的氧化脱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H2O2可能有效的将汽油中硫醇氧化并且添加促氧剂能明显改善H2O2的作用效果。同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较低反应温度,较短反应时间以及高剂油比对硫醇的氧化脱除反应有利。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氧化法脱除汽油和柴油中有机硫技术进展。介绍了过氧化物氧化脱硫、臭氧氧化脱硫、氧气氧化脱硫、超声波氧化脱硫、生物氧化脱硫、电催化氧化脱硫和光化学氧化脱硫等,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势及应用现状。今后氧化脱硫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是进一步研究脱硫机理、提高脱硫率和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2.
汽油和柴油氧化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国内外汽油、柴油氧化脱硫技术进展。介绍了选择性氧化脱硫、超声波氧化脱硫、光催化氧化脱硫、等离子体液相氧化脱硫、生物氧化脱硫、电化学氧化脱硫等。认为进一步探讨脱硫机理,提高脱硫效率和油品收率,降低脱硫成本,是氧化脱硫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模拟轻质油氧化脱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KMnO4为氧化剂,考察了KMnO4/HCl体系对模拟轻质油中苯并噻吩(BT)及二苯并噻吩(DBT)的氧化性能。在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30 min,KMnO4的加入量为0.01 g/mL油,体系pH=0,V(油)∶V(HCl)=3∶4,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PTC)的加入量为0.002 g/mL油的条件下,二苯并噻吩脱除率为98.5%,苯并噻吩脱除率为86.6%。对DBT氧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得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55.23 kJ/mol,指前因子k0为4.88×108。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作用下柴油氧化脱硫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声作用下柴油氧化脱硫进行了研究,采用H2O2作为此工艺的氧化剂.通过对不同浓度的H2O2对河南南阳催化裂化柴油脱硫效果考察发现,30%浓度的H2O2的脱硫率最高.同时无机酸催化剂的脱硫效果表明,硫酸和磷酸按1∶1比例混合效果最好.再加入金属催化剂后脱硫率更高.实验结果表明了,功率超声作用下,H2O2-硫酸与磷酸1/1混合酸体系的最优操作条件:氧化体系∶油(体积比)=3∶10;H2O2∶混合酸(体积比)=1∶1;超声作用时间9min.萃取剂:DMF;萃取剂∶油(体积比)=1∶1;萃取一次.硫含量从1936.48μg/g降到99.73μg/g,脱硫率94.8%,油收率90.2%.可见功率超声强化了整个氧化脱硫过程.此外,在相同的氧化和萃取条件下,柴油在低频28kHz时的脱硫效果比40kHz的脱硫效果好;同时在功率超声的功率为200W时脱硫率最大.  相似文献   

15.
The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of a real refinery feedstock (i.e., non-hydrotreated kerosene with total sulfur mass content of 0.16%) with a mixture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acetic acid was studied. The influences of various operating parameters including reaction temperature (T), acid to sulfur molar ratio (nacid/nS), and oxidant to sulfur molar ratio (nO/nS) on the sulfur removal of kerosen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T) and nacid/nS enhances the sulfur removal. Moreover, there is an optimum nO/nS related to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best sulfur removal could be obtained at nO/nS 8 and 23 for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s of 25 and 60C, respectively. The maximum observed sulfur removal in the present oxidative desulfurization system was 83.3%.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内燃料油标准日益严格,催化氧化脱硫技术被使用于柴油深度脱硫研究。实验合成新型杂多酸季铵盐催化剂,催化脱除柴油中硫化物的研究,实验中使用单因素对脱硫工艺进行优化,得出:使用[BMIM]2[CTMA]PMo12O40催化剂,在(n(C)/n(S)=0.06、n(H2O2)/n(S)=5、T=60℃、t=40 min、萃取剂(乙腈)=5 mL)反应条件下,柴油的脱硫率高达93.1%,硫含量从原来的369μg/g降至25.5μg/g。  相似文献   

17.
燃油深度脱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燃油标准的不断提高,燃油低硫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氧化和吸附脱硫与加氢脱硫相比,能够节约投资和操作成本50%左右。对近年来这两种脱硫方法的科研成果进行了论述,主要涉及脱硫机理,氧化剂或吸附剂的制备及脱硫效果。催化氧化脱硫能脱除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难于脱除噻吩类化合物;吸附脱硫则因吸附剂的不同,含硫化合物的脱除顺序有所不同。基于这两种脱硫方法的不同特点,进一步提出了燃油深度脱硫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8.
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淼 《广东化工》2009,36(9):117-118,121
介绍了近年来柴油脱硫技术研究的进展情况,主委包括过氧化氢氧化脱硫、氧气催化氧化脱硫、超声波氧化脱硫和光化学氧化脱硫。分析了不河方法的优势及应用现状,与加氢脱硫技术相比,氧化脱硫将成为今后生产超低硫柴油的主要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