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工方法对苦荞麦粉营养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三种加工方法对苦荞麦粉营养成分影响的研究,表明挤压膨化是目前夺荞麦食用粉生产的理想工艺。  相似文献   

2.
浓香型苦荞麦袋泡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诗明  刘平  但晓容 《食品科技》2007,32(1):163-165
以苦荞麦籽粒破碎物为原料,经粉碎、烘烤、包装等工序加工生产的苦荞茶,泡制的茶汤清澈且呈黄褐色,具有明显的苦荞麦的风味和突出的焙烤香味,制品较好地利用了苦荞麦中所含的芦丁等保健成分,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苦荞麦挂面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苦荞麦的营养保健价值。对苦荞麦挂面工业化生产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了研究。应用复合添加剂(魔芋微细精粉∶瓜尔豆胶∶黄原胶为3∶3∶2)和苦荞麦粉预糊化工艺,解决了苦荞麦粉无面筋无法加工挂面的技术难题。经检测该产品较好地保留了原料的营养保健成分。  相似文献   

4.
苦荞豆腐加工工艺及其凝固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大豆为主料,苦荞麦心粉为辅料,研制功能性食品—苦荞豆腐。先将苦荞麦心粉经特殊工艺制备成酸性豆腐凝固剂,再结合传统豆腐加工工艺,生产而成。成品色泽微黄、清香爽口、营养丰富,既保持了传统豆腐的风味,又具有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5.
苦荞保健茶开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苦荞麦营养成分独特,现代医学表明苦荞麦在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防止内出血、抗癌、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该研究以苦荞籽粒加工过程中总黄酮含量、芦丁含量、抗氧化性、感观质量为指标,对苦荞保健茶加工工艺进行探讨,得出最佳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苦荞麦降脂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荞麦籽粒破碎物为原料,经粉碎、红曲霉发酵、包装等工序加工生产的苦荞麦降脂茶。泡制的茶汤清澈且呈桔红色,具有明显独特的酯香风味,制品中较好地体现了苦养麦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红曲霉发酵产生的洛伐它丁等保健成分。  相似文献   

7.
以牛奶和苦荞麦为主要原料,研究了保健型苦荞麦酸奶的加工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条件,即苦荞麦添加量为3.4%,蔗糖添加量为8.0%,发酵时间为6.0 h,接种量为5.0%,在此条件下苦荞麦酸奶感官最佳。本实验还研究了4℃保存温度对酸奶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4℃酸奶的p H值和酸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较高的活性乳酸菌含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苦荞麦的营养价值,研究了在主食馒头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苦荞麦粉生产苦荞麦馒头的最佳生产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生产苦荞馒头的最佳工艺为:小麦粉70%、苦荞麦粉30%、加水量46%、发酵时间3h、发酵温度38℃、醒发30min。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苦荞馒头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具备小麦和苦荞独具的天然清香。  相似文献   

9.
苦荞麦粉和小麦面粉复混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苦荞麦粉和小麦面粉的复混物制作面包、蛋糕、面条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在通常配方和一般工艺条件下,生产苦荞麦面包、蛋糕、面条时苦荞麦粉的添加量分别为50%、80%、40%以下。  相似文献   

10.
苦荞麦营养麦片工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小麦粉、苦荞麦粉、麦芽糖浆、增稠剂和白糖、植脂末、奶粉为主要原料生产苦荞麦营养麦片的生产工艺,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选用小麦粉和苦荞麦粉配比为8∶2,在面糊中添加0.7kg增稠剂和0.6kgβ-环状糊精,在原麦片中添加适量白糖和植脂末,可解决苦荞麦营养麦片的冲调易糊性和口感微苦涩味的问题。实验还确定了苦荞麦原麦片和营养麦片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1.
苦荞麦方便食品生产新工艺肖诗明吴兵苦荞麦,又称鞑靼荞(F·tartaricum),属蓼科荞麦属。苦荞麦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淀粉、脂肪、矿物质及维生素等。苦荞麦所含维生素有独特之处,它含有其它谷类粮食所不具有的芦丁,芦丁是苦荞麦中黄酮类物质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2.
苦荞麦曲奇饼干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正交试验探讨苦荞麦曲奇饼干生产中苦荞粉用量、低筋面粉用量、糖浆水用量和奶油用量4因素对饼干比容及饼干品质的影响,从而确立了苦荞麦曲奇饼干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以苦荞麦籽粒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苦荞麦饮料生产的酶解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1:10.糖化酶添加量300u/g,57.5℃酶解5.3h,DE值可到达90.7%,黄酮提取率为59.1%.  相似文献   

14.
苦荞麦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苦荞麦的生物活性物质-生物类黄酮、高活性蛋白、高活性膳食纤维、淀粉的营养价值。利用微波萃取、膜分离、树脂分离等技术来加工苦荞麦,提高了活性物质的纯度和得率,以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苦荞麦蛋糕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肖诗明  张忠  吴兵 《食品科学》2004,25(1):204-206
用正交试验探讨苦荞麦蛋糕生产中荞粉与面粉比、蛋粉比、加水量、乳化剂用量四因素对浆料打发时间、蛋糕比容、及蛋糕品质的影响,从而确立了苦荞麦蛋糕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苦荞麦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可作为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患者的饮食长期食用。用苦荞粉作为主要原料,可加工制作焙烤食品,但在高温下其生物活性物质芦丁等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并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降糖功效。本实验通过测定在不同焙烤温度、不同焙烤时间下处理的苦荞麦样品中芦丁的含量,发现在一定焙烤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中芦丁的含量略有升高;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焙烤时间的延长,样品中芦丁的含量同样略有升高。因此,苦荞麦适合加工制作焙烤食品,其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焙烤温度190~200℃、焙烤时间30min以内。  相似文献   

17.
苦荞麦保健威化饼工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初  李崇高 《食品科学》2004,25(11):180-183
本文研究了以特制糕点粉、苦荞麦粉、棕榈油、磷脂油、膨松剂和起酥油、白糖粉、香精为主要原料生产苦荞麦保健威化饼的生产工艺,通过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选用特制糕点粉和苦荞麦粉用量配比为8:2,在面糊中添加0.8kgβ-环状糊精和食盐0.05kg,并在夹心中添加适量白糖粉和适配的香精,可解决威化饼饼片易脆易碎和威化饼口感微苦涩味的问题。试验还确定了苦荞麦威化饼饼皮的最佳配方和威化饼夹心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8.
基于QFD的苦荞麦片质量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QFD法的应用,把用户对麦片的需求转化为产品设计过程的技术要求,进而将质量屋中的信息转化为生产工艺的要求,并据此对苦荞麦片进行了质量改进研究,为苦荞麦片的生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艺参数,并为食品新产品的研发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苦荞麦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压力和水分添加量对苦荞麦脱壳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和水分添加量对苦荞麦脱壳率均有影响;在试验条件范围内,随着水分添加量的增大,苦荞麦脱壳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大,苦荞麦的脱壳率缓慢增加;在压力为1.2 MPa的条件下,水分添加量在在2%~6%范围内,苦荞麦可取得100%的脱壳率。  相似文献   

20.
黑米苦荞麦无糖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黑米和苦荞麦为主要原料,以木糖醇取代蔗糖,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种生产出的一种无糖酸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出黑米苦荞麦无糖酸奶的最佳配方:苦荞麦浆15%,黑米浆10%,木糖醇为7%,接种量4%。该无糖酸奶既有酸奶的营养、风味及保健价值,又兼具黑米,苦荞麦中的各种有益成分,还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