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报道一种全植物型快餐营养粉的试制方案及基本工艺,并对其设计依据进行了讨论。本试验产品以碎米和大豆为主要原料。为使产品获得特殊的清香味及糯性口感,加工过程中还添加使用了少量糯玉米糊化液。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影响速冻糯玉米棒品质的因素,进一步明确了提高原料和产品加工品质,严格控制产品储运及销售环节是提高产品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以当地糯玉米主栽品种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为对照,在5个种植密度下对沈糯9号及两个当地对照品种的鲜穗产量、鲜籽粒产量、穗部性状、植株性状及熟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三个品种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各密度下鲜穗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均显著高于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籽粒深度、行粒数、百粒重及株高与京科糯2000相当,显著高于垦粘1号,但穗位显著低于京科糯2000;沈糯9号熟期较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分别晚6 d和早9 d。综上所述,沈糯9号在产量、穗部性状及田间长势均优于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且填补了垦粘1号和京科糯2000之间的熟期空白,因此,沈糯9号在黑龙江省东南部乃至全省的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4.
杨自治 《江苏纺织》2007,(10A):45-46
利SUPER’200超细拉伸羊毛,设计生产出的精纺呢绒手感柔糯、光泽亮丽、质地优良,产品档次高,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文章主要介绍了该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染色、整理的要点,阐述了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糯小麦粉糊化回生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糯小麦及作为对比样品的普通小麦郑9023进行原粮、淀粉微观结构的观察;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糯小麦粉、糯小麦淀粉及对照样进行了糊化、回生的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糯小麦粉、淀粉的微观结构是影响糊化热力学参数的原因之一;糯小麦粉、淀粉的糊化顶点温度Tp值、热焓△H值、糊化温度分别大于对照样;回生测定中,糯小麦粉、淀粉回生均比对照样显著缓慢,表明糯小麦粉可以在面制品中应用,以抑制其回生。  相似文献   

6.
以非糯性大米和玉米淀粉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淀粉的化学组成、结晶特性、浊度、热性质、质构及回生性质。试验结果表明非糯性玉米淀粉浊度、淀粉糊化熔点和峰值温度、凝胶硬度、咀嚼性、弹性和凝聚性值高于非糯性大米淀粉,但其膨润力和回生焓变值低于非糯性大米淀粉。此外,在4℃贮藏过程中,非糯性玉米淀粉凝胶的熔点、峰值温度、回生焓变和回生度均高于大米淀粉。试验非糯性大米淀粉和玉米淀粉理化性质比较的试验数据结果,可为玉米淀粉改性加工及其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板栗的淀粉复合物与糯性关系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顺顺  庞凌云  祝美云 《食品科学》2012,33(11):308-311
淀粉是板栗的主要成分,与板栗的糯性质地密切相关,同时淀粉中的蛋白质和脂质对淀粉的糯性口感也存在影响。本文综述板栗淀粉复合物(淀粉结合蛋白、淀粉结合脂)与糯性口感的关系,同时指出板栗产品研发在工业方面的应用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糯小麦是一类直链淀粉含量极低的天然淀粉资源,糯小麦及其淀粉的研究和利用对我国粮食工业、食品工业、淀粉工业及相关产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综述了糯小麦的产生途径和品质特性,阐述了糯小麦淀粉的品质特性,并对糯小麦的发展及研究提出几点建议,为糯小麦的遗传育种、品质评价和精深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羊绒产品的防虫蛀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慧 《毛纺科技》1994,(2):33-38
羊绒产品的防虫蛀整理北京雪莲羊绒有限公司陈慧一、前言羊绒衫是毛衫中的精品,具有轻、暖、滑糯、穿着舒适等特点,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作为蛋白质天然动物纤维,羊绒非常容易被虫蛀,如皮蠹及螟蛾等蛀虫,为了防止羊绒产品被虫蛀我公司多年来对防蛀剂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生产不同兔毛产品,对兔毛改性要求的不同;探讨了改性后兔毛顺毛大衣呢的加工工艺,以及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进一步提高改性兔毛可纺性及摩擦系数,减少织物掉毛,增强服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利用低真空、低温等离子体使兔毛改性,不仅在针织产品上可以应用;通过工艺和设备调整,在粗纺顺毛产品上应用也是可行的,可使兔毛粗纺呢绒的服用性能进一步得到提高,充分体现兔毛滑糯、柔软、枪毛漂浮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糯质小麦淀粉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鹏  王静  刘钟栋  高新楼  王松 《粮油加工》2006,(11):72-74,80
糯质小麦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极低(〈1%),是一种新的天然淀粉资源。本论文研究了糯质小麦淀粉的理化特性,并将这些性质与几种常用工业淀粉进行比较,为糯质小麦淀粉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老酒糯米做     
“老酒糯米做,吃了闲话多”,“老酒糯米做,吃了变糯糯”。这些话概括起来的意思,就是糯米做的老酒具有糯、绵、醇等特性,较之白酒,进口善,更易醉人。老酒醉人,却不像白酒那样来得刚烈生猛,主要表现为话多,身子骨像糯米饭一样的软。  相似文献   

13.
轻薄型毛涤产品的染整工艺探讨兰州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马成斌1前言近年来,轻薄型毛涤产品在国内外非常走俏,尤其是高档次的高支毛涤薄型产品更是倍受名牌厂家的青睐。我公司生产的轻薄型毛涤产品手感滑糯、呢面细腻、光泽自然,解决了手感过硬、悬垂性不好、呢面发毛...  相似文献   

14.
香血糯粒粒软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用香血糯和果胶软糖有机结合,研制成保健香血糯粒粒软糖,其配方合理,产品质高价廉。  相似文献   

15.
为明晰各种高粱品种的品质特性,以7种糯高粱品种(编号为G1~G7)为研究对象,对其籽粒的主要组成成分及淀粉特性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糯高粱籽粒的组成成分,通过聚类分析将7种糯高粱分为A(G1、G2、G6)、B(G3、G4、G5、G7)两个大类。两类糯高粱籽粒的主要组成成分及淀粉特性存在较大差异,淀粉糊化特性受高粱支链淀粉含量的影响最大。B类糯高粱有较高的支链淀粉含量(97.53%~98.71%),水分(10.46%~12.14%)、蛋白质(9.26%~10.54%)和单宁(1.06%~1.43%)含量均较适宜,但脂肪含量(4.22%~5.33%)略高。B类糯高粱淀粉颗粒略小,部分表面较为光滑,其虽具有较高的起始糊化温度(73.60~74.33℃)、终止温度(84.07~84.37℃)和热焓值(14.42~15.34 J/g),但具有较低的峰值黏度(281.25~311.25 RVU)、衰减值(189.00~233.25 RVU)和回生值(32.88~39.46 RVU),因此,B类糯高粱较A类糯高粱品种具有更好的糊化特性,更适用于酿造。  相似文献   

16.
糯小麦粉理化性质及其在馒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较全面地研究了糯小麦粉的理化性质,并与典型的普通小麦粉郑9023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糯小麦粉的湿面筋含量、黏度值显著超出对照样;而其稳定时间和降落数值又明显低于对照样。通过质构仪测定,结合感官评定,研究了糯小麦粉在馒头中的应用前景,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面粉中添加约8%比例的糯小麦粉可以制得口感和储藏性能俱佳的馒头产品。  相似文献   

17.
以山西粳高粱、安徽本地糯高粱和东北粳高粱为研究对象,对三种不同品种高粱进行浓香型白酒的大生产酿造实验,分析比较三种高粱籽粒的理化性质及其在浓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的酿酒特性和出酒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安徽本地糯高粱中的总淀粉、支链淀粉和单宁含量最高,淀粉利用率及产酒效果更好,出酒率最高,达到了37.76%,明显高于另外两种粳高粱。同时,本地糯高粱的原酒感官品评得分也是最高的,浓香型白酒风格更突出,显示出了其在浓香型白酒酿造中优良的酿酒特性。因此,安徽本地糯高粱较山西粳高粱和东北粳高粱,更适合作为浓香型白酒的酿酒高粱原料。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精纺丝,绒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丝纤维预处理,散纤维混合制条的工艺思路,通过工艺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同类产品丝粒多手感不够滑糯等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9.
糯小麦混合粉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文平  郭学科  高维 《粮油加工》2006,(8):67-68,71
本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较全面地研究了糯小麦粉与普通小麦郑9023混合粉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面团进行微观结构的直观研究。研究发现糯小麦粉制作的面团其面筋结构比郑9023粉面团密实,但其面筋网络形成较差;糯小麦粉配粉后面团随着糯小麦粉添加比例的升高,其流变学参数均有下降趋势;添加量为10%、20%时,两者变化不显著,添加量增加到30%时面团流变学参数下降明显;在郑9023粉中添加20%的糯小麦粉,制得的面团具有最佳面筋结构.证明在制作面制品时添加一定比例的糯小麦粉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百香果果皮的高值化利用,本研究以百香果皮为主要原料,开发具有百香果特征风味的果脯产品。以感官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甜味剂、柠檬酸添加量以及糖煮时间和烘干时间对百香果果脯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配方。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与响应面相结合优化百香果果脯的制作工艺,最后对产品理化指标及微生物等相关指标进行品测。结果表明,百香果果皮果脯最优工艺:甜味剂添加量为25%,柠檬酸添加量为0.8%,糖煮90 min,65 ℃下烘干12 h。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口感酸甜,软糯,风味浓郁,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此产品的开发为百香果皮综合利用提供思路,为百香果产业高附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