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问答 在编织涤盖棉、氨纶汗布等单面添纱组织时,如何调整工艺以保证编织顺利进行? 专家回答 单面添纱组织是单面基本组织中的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单面双纱(多纱)织物,即每路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纱线同时喂人形成的单面织物.  相似文献   

2.
在纬编钟织大圆机上用毛精梳纱试制毛涤盖棉运动装面料、毛涤雪花呢、单面T恤衫面料等毛精纺纬编针织产品,介绍纺纱、编织、采整的工艺流程、设备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选择黏胶、涤纶(65∶35),黏胶、腈纶(65∶35)涡流纺混纺纱线,全黏胶涡流纺纱线,编织3种典型针织物:单面集圈、双罗纹、涤盖棉,通过测定织物回潮率、透湿量、透气率,以及芯吸爬高等性能,对织物的湿传递性能进行研究,并选择棉涤混纺(65∶35)环锭纺双罗纹织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纱线和织物吸湿性能主要由纱线中纤维成分决定;透气率关系为单面集圈﹥涤盖棉﹥双罗纹;透湿性关系为单面集圈﹥双罗纹﹥涤盖棉,表明织物厚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液态水传递方面双罗纹织物芯吸效应显著,3种组织结构中,各纤维芯吸高度关系为黏腈混纺纱黏涤混纺纱全黏胶纱。该研究为选用涡流纺纱线开发新型导湿快干针织面料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稀土元素在涤盖棉染色中的小样试验和工艺试验的结果分析,介绍了稀土染色工艺和原工艺的生产性对比试验,通过物理测试和经济效益概算认为,可提高产品质量和大幅度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5.
《针织工业》2004,(4):29-33
意大利奥利就公司展台号:4B04公司简介 意大利奥利就圆机公司是世界著名品牌奥利就针织大圆机的制造商,生产各类世界一流的圆纬机,并以其高科技的圆机制造技术被誉为针织技术领域的先驱和创新者之一。展出机型JOHN/C 型高速单面4 针道机,34″×28 G 此机为专业织造各类高档单面织物包括单面加氨纶针织物的用机。该机完美地结合了高产、高品质及操作维护简单几大特点。特长于生产单面加氨纶及涤盖棉、涤或丝盖棉再加氨纶等多重添纱编织的高档单面织物。添纱稳定,无任何露底反丝。弹力织物布面效果异常好且产量高。现场织造产品为涤盖棉再…  相似文献   

6.
胡骏 《针织工业》1991,(4):32-33
单面纬编毛圈机可以通过更换或改造原机沉降片来扩大花色编织范围,利用编织平针组织的沉降片来代替毛圈沉降卡后就能编织添纱单面涤盖棉组织。用这种面法我们在  相似文献   

7.
在编织双面棉盖涤或涤盖棉不规则抽针罗纹时,翻丝现象较严重,与单面棉盖涤织物染色后相比,布面效果相差很多,请问专家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8.
涤盖棉产品具有透气、吸汗、耐磨不皱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涤盖棉在染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色点、色花、色斑、鸡爪纹等疵病。据此,我厂在ME214-1型高温高压喷射溢流染色机上进行了多次试验,找到了发生染疵的原因,并通过改进工艺和操作,避免了染疵的出现,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毛圈涤盖棉是普通涤盖棉的第二代新产品。文章具体介绍有关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王华  吴慧津 《印染》1989,15(6):29-31
以涤盖棉双面织物和纯涤乔其纱作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分散染料转移印花工艺流程、条件、操作注意点以及工艺参数、定形质量、转移印花纸对印制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丝绸》1978,(10)
今年二月份以来,我们针对双绉存在的问题,如双绉的手感、绉效应、白度、毛细管效应及皱档等进行分析、试验和改革工艺,经过五个月的摸索和放大样试验,使双绉质量有了提高。下面将我厂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选择合理的精炼工艺,提高双绉手感、绉效应、白度和毛细管效应。  相似文献   

12.
祁材 《染整技术》1998,20(3):40-41
1前言我厂以前生产的漂白纯棉织物大部分是利用氯氧双漂工艺,其优点是白度高,客户对白度很满意;但由于工艺流程长、轧点多,所以造成缩水率大、皱折多、布面不平整、手感不好等问题。利用溢流染机进行氧漂加以降低缩水率、减少市面皱折、改善织物的手感,但织物的白度又达不到要求。如果解决这一矛盾,我们经过大量的试验,利用多种工艺进行比较,分析影响白度的主要原因,找出了问题之所在,从而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矛盾,提高了产品质量。2提高短流程工艺漂白白度的措施试验表明,选用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络合剂,是提高织物白…  相似文献   

13.
高浓纸浆过氧化氢补充漂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厂以3种原料(蔗渣、芒秆、篱竹)混合蒸煮,采用CEHH漂白工艺,强化漂白条件,可得到的极限白度为81%ISO,但有纤维损伤厉害、强度降低、回色严重等负面影响,故决定了漂后浆的白度仅能控制在78%ISO以下,以致无法满足生产上的需要。本文就常规CEH漂白后用H2O2作补充漂白以提高浆的白度、减少返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CEHP漂白工艺可显著提高浆的白度及其稳定性。1 试验11 试验用浆:经CEH漂白后的亚硫酸盐甘蔗渣、芒秆、篱竹混合浆。12 试验方法:采用将浆料放入聚乙烯塑料袋中置于恒温水浴中进行。13 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4.
唐小闲  汤泉  张巧  刘艳  段振华 《食品与机械》2018,34(4):211-215,220
以马蹄为原料,采用微波间歇方式对马蹄淀粉进行干燥试验,考察其对马蹄淀粉的含水率、白度、酸度、碘蓝值及综合品质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干燥工艺。结果表明,马蹄淀粉微波间歇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10 W,装载量1.47kg/m2,加热时间14 min,间歇时间0.75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微波间歇干燥后马蹄淀粉含水率为10.12%,白度为97.5%,酸度为0.21 mL,碘蓝值为17.90。经微波间歇干燥后含水率达到淀粉安全含水率的标准,白度得到小幅提高,酸度下降,碘蓝值上升,综合品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由汉麻、微孔涤纶、莫代尔等组成的双层弹力针织面料的设计生产与后整理工艺.对比普通的涤盖棉双层针织物,按照标准对织物的服用舒适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多组分双层弹力针织面料在芯吸性、透湿性、吸湿快干性、透气性与悬垂性方面均优于普通的涤盖棉针织物.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大豆纤维针织物进行过氧乙酸漂白试验,对试验因素中的浓度、温度、pH值、时间等选用不同水平值,探讨以上四项因素对大豆纤维漂白白度的影响,得出提高大豆纤维漂白白度的一组最优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双面涤盖棉产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归纳,认为目前流行的双面涤盖棉产品外观较单调,提出对双面涤盖棉产品应加以变化是其发展的方向。具体介绍了仿毛、粗细、绉类、提花四种外观变化了的双面涤盖棉产品,并分别列出其编织方法和织物规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大豆纤维针织物进行过氧乙酸漂白试验,对试验因素中的浓度、温度、pH值、时间等选用不同水平值,探讨以上四项因素对其大豆纤维漂白白度的影响,得出提高大豆纤维漂白白度的一组最优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针织运动面料吸湿透气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分析织物湿传递机理的基础上,对所设计的单面T型和双面H型吸湿透气功能针织运动 面料与传统的涤盖棉运动面料做了对比实验研究,进一步证明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并提供了一条开发舒适性面料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了冷却工艺对馒头白度的影响。通过改变馒头冷却过程中的冷却条件,包括冷却时间、冷却风速、冷却温度及冷却湿度,对蒸制好的馒头进行冷却,进行白度值的测定和感官评分,最终确定了提高馒头白度的最佳冷却工艺条件为冷却时间40min、冷却风速6m/s、冷却温度25℃。实验证明,馒头的白度与冷却工艺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