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特高含水期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井评价特高含水期水淹层的技术难点是剩余油饱和度的计算精度。本文从自然电位的机理出发,通过对自然电位进行过滤电位的校正及侵入、井眼、层厚校正,提高了用其计算地层混合液电阻率的精度,进而可以较准确地计算水淹层的剩余油饱扣度,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含水期油水相对渗透率比(Kro/Krw )与含水饱和度(Sw )在半对数坐标中呈直线关系,而在特高含水期 与 在半对数坐标中将偏离直线关系,以二项式函数关系变化。根据特高含水期的油水渗流特征,结合分流方程和Welge方程,推导了新型的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式。研究表明,在特高含水期,Kro/Krw 与Sw 在半对数坐标上的直线关系发生偏离后,含水率上升到某一特定值时,理论采出程度将小于原线性关系下所对应的采出程度,且理论计算值与实际值较为相符。研究成果对于特高含水期的开发规律认识及可采储量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计算及代表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渗透率是影响储层性质的主要物理参数之一,根据大量国外研究成果和作者本人的实践,对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对渗透率的分布特征、各种均值参数的计算和比较、参数的合理性和代表性分析、渗透率非均质性参数标定以及地质因素对参数计算的影响等,为油藏模拟和开发过程中渗透率参数的合理选取以及油气储量的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胜坨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非常复杂,措施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根据近几年措施挖潜和方案调整过程中剩余油分析的经验,通过建立储层地质模型,进行油藏数值模拟,采用水驱特征曲线法、物质平衡法的油藏工程方法,结合油藏特点应用弱水淹厚度法、动态监测资料辅助分析法、水淹图辅助分析法、注水主流分析法等动态分析手段,在油田综合含水高达94%的情况下,对20个单元进行了剩余油分布的综合研究,利用研究成果对其中的11个单元进行了工艺配套综合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室内实验和矿场实践表明,在水驱油田特高含水期,现有相对渗透率方程不能准确描述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随含水饱和度的变化关系,致使以该方程为前提建立的含水率预测模型在水驱油田开发后期的预测结果产生较大偏差。针对该问题,结合中国大多数水驱开发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的生产实际,提出新型相对渗透率曲线表征方程,利用实际油田的相对渗透率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借助新型相对渗透率表征方程和物质平衡原理,建立适应于特高含水期的含水率预测模型,通过油田实际生产测试资料验证了新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新含水率预测模型的精度高于常用的Logistic模型及Goempertz模型,对特高含水期的含水率动态预测及开发规律认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特高含水期是油田开发的重要阶段,水驱油效率研究在该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驱油效率计算是以油水相渗比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为理论基础的,传统方法认为该关系呈线性,而矿场实践表明,这种关系仅适用于中一高含水阶段,在特高含水阶段则表现为非线性;因此,文中在深入研究相渗曲线特征的基础上,对油水相渗比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表达式进行修正,并以修正公式为基础,重新推导出新的适用于特高含水期的驱油效率计算公式。实践证明,该公式符合特高含水期的开发规律,能满足油田实际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渤海Q油田为海上大型河流相砂岩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剩余油高度分散,低效井增多,稳产及低成本开发难度加大,探寻高效的挖潜方式对油田稳产及后续开发意义重大.在分析渤海Q油田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制约瓶颈的基础上,对油田现有低效井进行了分类梳理,并根据钻井、测井、密闭取心、生产动态监测等资料剖析了油田特高含水期平面及纵向的水淹...  相似文献   

8.
A油田经过多年注水开发,目前已整体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阶段。针对特高含水期老油田油层动用状况、剩余可采潜力分析和无效水循环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油田实际数据为基础,作出驱油效率累计分布曲线,对比均质油藏数值模拟结果,并运用数学方法回归拟合曲线,建立了一套油层动用状况的动态评价方法。用该方法评价了B区块油层的动用状况、水驱开发剩余潜力、无效循环厚度和无效循环水量,评价结果较为准确。该方法对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调整具有前瞻意义,不仅能方便快速的判断油田目前已动用情况,还能判断油田的剩余开采潜力,更是对特高含水期无效水循环问题定量研究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萨北开发区开发40多年来经过了几次大规模的开发调整,目前已形成水聚两驱并存、多套井网共同开采的局面,油田地下注采关系非常复杂。针对特高含水期的开发特点,充分考虑各类油层的调整挖潜,在落实剩余油潜力基础上,分析对比不同调整方式的优劣,优化三次采油层系组合和井网部署,综合考虑各套井网间的衔接关系,确定今后萨北开发区层系井网演变趋势,初步规划出“十一五”及以后的井位部署和产量规模,对油田后期开发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西区萨葡油层水淹特征大庆油田西区萨葡油层已全面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各类油层水淹严重,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层系间含水差异逐年缩小,各层系间含水差异由2000年的3·6和10·9缩小到2005年的0·3和3·2。二次加密井网的含水目前已达到88·9%,而基础井网及一次调整井网含水  相似文献   

11.
前人计算页岩气可采储量诸多方法中,压降法未考虑页岩气藏的特殊性,产量递减曲线方法仅适用于已经发生产量递减的井,利用地层静压来获取控制储量然后进一步得到可采储量的方法也不适用于低孔低渗的页岩气藏。提出了利用生产数据求取控制储量来获取页岩气藏生产指示曲线的方法,再利用考虑吸附气的物质平衡方程计算废弃压力下的可采储量。研究表明废弃压力每降低1MPa,采收率大约会提高3.4%。新方法既可以应用于产量开始递减的生产井,也可以应用于气体流动达到拟稳态期的定产生产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虑地质、开发、经济和提高采收率方法及各开发参数间的定量影响关系,提出和推导了一套注水开发砂岩油田参数(提高采收率方法提高采收率幅度,合理注入化学剂段塞体积、合理井网密度、界限井网密度、合理采油速度、最大采液速度、合理稳产时间、合理油水井数比)的计算方法。并举出一个应用这套方法的实际油田算例,  相似文献   

13.
大庆油田高含水期层系调整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后,针对动用不好的低渗透油层进行层系调整是一项重要的稳产措施。划分调整层系应以油层的沉积特征和砂体形态为依据。组合为一套调整层系的渗透率级差,对沉积时河流作用较弱的油层应小于3,河流作用较强的油层可小于5。空气渗透率小于300毫达西的亲水油层和300毫达西以上的亲油油层应划分为不同的调整层系。  相似文献   

14.
稠油油藏的动态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辽河油区3个油田6个蒸汽吞吐生产的稠油油藏注采特征曲线,当气油比大于1-2.5时,注采特征曲线在半对数坐标上出现直线段,直线的斜率与静态地质储量相关密切,由此建立的经验方程计算稠油油藏动态原油地质储量,平均相对误差3.48%。  相似文献   

15.
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是我国今后提高原油产量的重要潜力措施之一.相对渗透率曲线作为油藏数值模拟、油藏开发方案设计中的重要基础数据,在引入动态变化的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SPG)后,分析了水驱低渗透岩心的分流量方程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推导了低渗透岩心水驱油相对渗透率的算法.结果表明水相的相对渗透率包含了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油相的相对渗透率算法的形式和传统的JBN方法的形式一致,然而形式一样却不表示计算结果也一样.算例表明新算法得到的低渗透岩心水驱油相对渗透率要比传统JBN方法的值要大.  相似文献   

16.
极限井距计算方法对于特低渗透油藏确定合理井网密度具有重要意义。考虑CO_2对原油的降黏作用及油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变化,建立了一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并应用特征线法、试算法和迭代法进行求解,推导出特低渗透油藏CO_2非混相驱极限井距计算方法。同时开发了极限井距计算软件进行井距实例计算,绘制了理论图版。结果表明:CO_2对于原油的降黏作用可达到60%以上,油相黏度自注气端至采出端逐渐增大;生产压差为10~20 MPa,注气速度分别为10、15、20、25、30 t/d的极限井距均比未考虑油相黏度及油相启动压力梯度变化的极限井距大;极限井距随生产压差增大而增大,随注气速度、地层原油黏度、CO_2黏度增大而减小;生产压差相同时,注采两端压力越大,极限井距越大,油相黏度及油相启动压力梯度的下降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7.
岩石物理相是多种地质作用的综合反映,是沉积、成岩、后期构造、流体改造作用下的成因单元.通过确定岩石物理相,可以提高储层物性参数及水淹层的解释精度,更好地确定剩余油的分布.因此,基于实际资料制定了L油田岩石物理相的划分标准,并依据划分的岩石物理相建立其参数的定量解释模型和水淹级别划分标准,进而确定了水淹规律、剩余油分布与岩石物理相的关系,同时证明了L油田水淹层解释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任丘雾迷山组潜山油藏为大型底水块状碳酸盐岩油藏,目前综合含水已达96.1%,处于高含水低速开发阶段.以任丘碳酸盐岩潜山油藏为例,利用层切片技术和变速成图技术进行构造精细描述,利用调频调谐振幅和多尺度谱分解检测技术进行储层缝、洞分布预测,利用蚂蚁追踪技术和离散裂缝网络建模技术进行双重介质三维地质建模,利用剩余油动态监测技...  相似文献   

19.
除启动压力梯度外致密气藏还存在应力敏感,在实验确定应力敏感参数的基础上,引入虚拟裂缝概念,利用保角变换方法,考虑应力敏感和启动压力梯度建立了气藏水平井产能方程,同时分析了应力敏感、启动压力梯度、水平井长度等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能方程与试采产能的误差小于7%,验证了产能方程的可靠性;应力敏感和启动压力梯度均使产能降低,其中应力敏感占主要作用;应力敏感在低井底流压时对产能影响严重,启动压力梯度在高井底流压时对产能影响较大;水平井长度是影响产能的主控因素。该研究丰富了致密气藏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并为水平井长度和生产压差的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老油田高含水期可采储量及增产措施经济评价方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岳立  岳登台 《石油学报》2000,21(5):39-44
注水开发油田依据含水高低和产油量的变化趋势可以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为了取得注水开发油田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就要依据油田各阶段的特点,研究重大调整措施的效果和做好经济评价分析,对其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着眼于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期可采储量及增产措施经济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阐述了井网加密调整经济分析、经济可采储量和增产措施经济产量计算方法。经过多年来的实践,虽然对经济可采储量及增产措施经济评价方法较 多,但本文所阐述的方法是较为广泛应用且切合实际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