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搞清中国东北盆地群晚期构造变形特征,通过二维地震剖面的解释、钻井和野外露头资料分析,结合东北盆地群的构造样式和演化机制分析,对中国东北盆地群白垩纪末构造变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白垩纪末期由于阿穆利雅地块与锡霍特-阿林岛弧发生碰撞,对东北盆地群产生了近东西向的挤压作用;在该挤压作用下,东北盆地群表现为近东西向缩短,构造格局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形成了一系列反转构造,该期构造反转奠定了东北盆地群现今的构造格局;在地震剖面上削截特征和逆断层活动明显,变形均集中于先存构造发育处且受先存断裂的控制.总体上东北盆地群晚期构造反转强度自西北向东南变大,具有"东南强、西北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东海盆地西南部正的反转构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海盆地西南部地质特征与盆地中、北部有很大的差异:前者前上第三系为海相沉积环境,其断裂为雁行展布,始新世末期的区域抬升长达15-20×106a。文中首次提出该区存在正的反转构造,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正的反转构造下伏高压泥岩是有利的生油岩系,预测东海盆地西南部正的反转构造分布区为有利的含油气区。  相似文献   

3.
海拉尔盆地构造特征与含油气性探讨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海拉尔盆地的基底是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敛合后形成的古生代褶皱带。中生代,在先存断裂活动基础上发育了一系列断陷。断陷发育经历了初始张裂、强烈拉张、拉张裂陷、缓慢沉降、回返萎缩五个演化阶段。可划分出三类断陷六类构造带。断陷分割性强、差异升降明显、具有多物源、多烃源区、低地温梯度、后期岩浆活动相对较弱等特点。并指出盆地西部断陷油气形成条件优于东部,逆牵引构造帝、滑陷式背斜带等有利于油气聚集,并已获工业油流。  相似文献   

4.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反转构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中一个早期伸展、晚期反转的早白垩世伸展凹陷。通过综合应用地震、钻井等资料,对贝尔凹陷的形成演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贝尔凹陷早白垩世末期发育的反转构造丰富了伸展构造样式,提供了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构造圈闭;决定贝尔凹陷反转构造含油性的主要因素是油气生成时间、运移时间与反转时期的配置和反转强度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二、三维地震资料及钻井成果,对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的构造层及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不整合界面、构造发育特征及地层组合情况,将研究区沉积地层由下至上划分为3个一级构造层,经历了晚侏罗世断陷发育阶段、早白垩世断陷发育阶段、早白垩世断坳发育阶段、晚白垩世坳陷发育阶段4个阶段.不同构造层构造特征不同:中—上侏罗统构造层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形成箕状结构火山岩断陷;下白垩统构造层以伸展构造样式和伸展—走滑构造样式为主,形成箕状结构断陷;上白垩统构造层以反转构造样式为主.该研究结果对明确红旗凹陷地质结构及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在中、新生代发生了构造反转,这是该区油气地质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重大科学问题。综述了有关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构造反转的研究概况、研究进展及有关盆地的基本特征;指出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中的中小型盆地的伸展结构保存较好,反转构造较为清晰,而大型盆地构造复杂,其前陆地区的构造反转特征相对清晰;据此提出了构造反转盆地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认为反转构造对油气聚集与成藏的控制作用和反转盆地中油气的分布规律是未来研究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7.
松辽裂陷盆地反转期构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裂陷作用和伸展型拗陷作用停止的同时 ,松辽盆地基底发生了反转型差异拗陷作用 ,拗陷作用经历了弱—强—弱—停止的演化过程 ,在四方台组和明水组沉积期达到极点 ,形成了反转期构造层 ;第四系沉积差异隆升致反转作用停止 ,沉积了反转期后构造层。松辽盆地正反转构造发育经历了 4个阶段 :裂陷、拗陷终止和缓慢反转 ;快速反转和快速差异拗陷 ;慢速反转和慢速差异拗陷 ;反转停止和拗陷终止。正反转构造发育演化的结果是在中下构造层 (即“下断中坳”)之上形成“上隆顶平”的盆地结构。这种四元结构的形成 ,起因于区域构造应力场转变成裂陷作用、拗陷作用和差异隆升反转作用的演化。利用生长构造分析、基底沉降史回剥、热沉降模拟和反转构造恢复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 ,“上隆”部分沉积 6 9%的可容纳空间来源于下伏沉积物的压实 ,31%的可容纳空间来源于盆地基底的受压拗陷。  相似文献   

8.
呼和湖凹陷位于海拉尔盆地的东部,是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坳陷内的二级构造单元,也是海拉尔盆地勘探程度较低的一个凹陷。根据对研究区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的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阿萨力、辉索木、将军庙、锡林贝尔、胡舒庙和东巴彦滚等6个构造带,并重新认识了呼和湖凹陷构造演化阶段,将有助于结合沉积特征及石油地质条件等对呼和湖凹陷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深入呼和湖凹陷沉积-构造-油气三位一体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9.
构造反转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一个盆地往往有复杂的历史,而这种历史或多或少的受构造反转的影响。构造反转的意义在于这种构造能控制油气藏的发育。目前,关于残留盆地的理论,预示着一种新的油气勘探思路,而反转构造首当其冲。提出了反转构造的定义,分类及反转构造与油气藏的关系。给出了若干与反转构造有关的油气盆地例证。  相似文献   

10.
二连盆地反转构造与油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连盆地的形成与演化经历了早、中侏罗世,晚侏罗-早白垩世的裂陷作用和中侏罗世末,早白垩世末和晚白垩世末的反转作用,可以识别出压性,压扭性等反转构造,盆地的裂陷期是生油岩主要发育期,而反转作用期形成的各种叠加构造圈闭则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1.
根据黏滞剩磁法、井筒崩落及热弹性应变恢复方法来确定储层地应方向,确定出海拉尔盆地凝灰质储层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在NE91°~106°,水平最小主应力方向在NE1°~16°.综合运用差应变法与小型压裂测量确定地应力大小,着重分析了水力压裂时裂缝和地应力的关系,确定了凝灰质储层水力压裂缝为垂直裂缝;继而探讨了地应力在油田注水...  相似文献   

12.
吐鲁番—哈密盆地的构造特征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赵文智  袁非 《石油学报》1992,13(3):9-18
根据地震、重磁力与露头资料的分析,认为吐哈盆地具有双层基底,即中新生界之下存在上古生界褶皱与前寒武系结晶基底;周边山系属三大不同构造单元,其中以博格达陆内裂谷带和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山岛弧——大洋碰撞缝合带对盆地生成发展控制最明显;盆地为多盆地原型迭合复合的盆地;将局部构造分为正花状、反转、冲断与秃顶和短轴背斜等构造样式,使之统一于扭动、冲断与基岩生长三大构造组合之中.  相似文献   

13.
海拉尔盆地巴彦呼舒凹陷未熟油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拉尔盆地巴彦呼舒凹陷发育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下段2套未熟-低熟烃源层,以南屯组暗色泥岩最好,有效烃源岩厚度最厚可达360m;其次是大磨拐河组下段暗色泥岩,有效烃源岩厚度可达172m,其生烃能力与南屯组相当.南屯组暗色泥岩沥青“A”平均0.2798%,沉积环境以咸化-半咸化湖泊相为主,生物标志物萜烷系列中γ-蜡烷含量高,β-胡萝卜烷含量高,甾烷系列中重排甾烷含量低,这是水体咸化的标志,饱和烃色谱Pr/Ph<1,热解IH≈500mg/g,H/C原子比≈1.3,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均达到了形成未熟油的条件.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普遍较低,Ro多<0.55%,正处于未成熟中晚期-低成熟早期.但是,排烃能力相对较差.南屯组未熟生油强度变化一般在(1~4.5)×106t/km2,具备了形成中小型未熟油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海拉尔盆地扎赉诺尔群的沉积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拉尔盆地是在华力西褶皱基底上形成的中生代断陷盆地。扎赉诺尔群为盆地充填沉积,可划分为四套沉积组合,构成较完整的盆地充填序列,形成充填早期湖泊相、深陷期湖泊相和充填晚期湖泊相。砂岩形成于陆内深断陷盆地,物源为活动大陆边缘或大陆岛弧。主要储层可分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浊积砂体和湖滨砂体三类不同的成岩模式。  相似文献   

15.
根据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以西的新站的构造-岩性油藏油水分布特性,分析了影响油水分布特征的构造,岩性,压力、断层等4种因素,综合测试压力,钻 深度等资料,应用压-深交会法,静压测试法预测了新站构造-岩性油藏的油水界面,  相似文献   

16.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油气成藏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根据油-岩对比分析,认为江陵凹陷存在两个含油气系统:沙市组上段—新沟咀组下段含油气系统和潜江组含油气系统。前一含油气系统形成期为沙市组上段—荆河镇组沉积期,油气藏主要形成期为潜江组—荆河镇组沉积期,其后为改造期,由于广泛发育的断层在油气输导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致使该油气系统具有多层位同期成藏特征,决定了在该凹陷应坚持多层系原、次生油藏并举的立体勘探方针,开拓新沟咀组上段、荆沙组和潜江组勘探领域;后一含油气系统为未熟—低熟含油气系统,应作为江陵凹陷一潜在的勘探领域进行侦察勘探。   相似文献   

17.
海拉尔盆地地质条件复杂,多物源导致各个断块的储层差异大,砂体分布状况、油水关系复杂,加大了储量优选评价工作难度,直接影响油田的开发决策.因此,通过分析海拉尔盆地储层、岩性、流体性质等影响产能评价的参数,利用接近理想解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油藏储量进行综合评价,可了解储量的资源品质状况.根据海拉尔盆地实际情况,通过采用断块规模、有效厚度、井控程度、储量丰度、采油强度、流度、深度、渗透率8个指标的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增强了综合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建立了一套适合复杂断块油藏的有利开发区块优选评价体系.经与实际情况对比,方法结果可靠,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8.
华北盆地南部构造样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南华北盆地典型地质剖面和地震剖面的研究,对盆地的构造样式进行分析和归类,厘定出5种主要构造样式,即逆冲推覆、伸展、走滑、反转和重力滑脱。在此基础上,由点及面地深入研究了该地区盆地性质和区域构造背景。探讨了华北盆地南部构造样式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勘探实践表明油气大多集中在伸展构造样式的圈闭中,同时也要加强逆冲推覆和反转构造样式的圈闭研究。  相似文献   

19.
呼和湖凹陷是海拉尔盆地外围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广泛发育暗色泥岩、煤和炭质泥岩3种烃源岩,其中水进体系域的暗色泥岩最发育.综合分析呼和湖凹陷烃源岩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及成熟度等指标表明3种烃源岩均达到了中等一好烃源岩级别.利用化学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平行一级反应生烃动力学模型,对研究区的暗色泥岩和煤样品分别进行生烃模拟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对烃源岩原始有机质丰度及生烃潜力进行了恢复.研究认为呼和湖凹陷烃源岩发育,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0.
海拉尔盆地是在古生代褶皱基底上形成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国内面积为40550km2。盆内上侏罗统厚达5300m,其扎赉诺尔群的深浅湖相、沼泽相沉积最厚达4400m,是盆地主要生油层,有机质丰度中等,干酪根属Ⅱ、Ⅲ类,已成熟。盆内呈北东向长条状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各凹陷都具有多物源的沉积特征,砂体发育,各类圈闭众多。地面及钻孔中已见多处油气显示,并在海参4井中发现了工业油流,说明盆地勘探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