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了解苏州地区肉及其制品的掺假情况,通过对肉类种源与标签明示肉源进行比对,鉴别摻假食品,为加强食品标签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自建的动物源性食品种源判定Taqman实时荧光PCR检测体系对苏州地区的肉及其制品进行种源判定,与标签明示肉源进行比对,鉴别摻假食品。结果 本次调查共检验涉及32个生产单位的90份样品,总不符合率为25.6%(23/90)。检测的44份牛肉及其制品中有12份与标签不符,8份用猪肉部分替代牛肉,1份以鸭肉部分代替牛肉进行销售;此外有3份不含有牛肉成分,存在猪、鸡、鸭源性肉类之外的肉类成分。共检测羊肉及其制品16份,有2份用鸭肉代替羊肉出售,3份羊肉样品中掺入了部分猪成分,其中1份样品还存在单个样品掺杂两种外源肉类的现象(猪源性和鸭源性)。检测猪肉及其制品19份,其中2份样品含有标签未注明的鸡肉成分。在所检测的11份混合肉类样品中有4份成分与标签不符,主要是以廉价的鸡肉取代/部分取代相对高价的牛肉和猪肉。结论 肉制品掺假情况明显,用猪肉、鸭肉部分代替牛肉和羊肉仍是主要的掺假手段,牛肉掺假样品主要是熟制牛肉制品,而火锅食用羊肉卷样品则是羊肉掺假高危品,开展肉制品摻假检测对规范肉制品市场具有积极意义。此外,3份未知种源成分的牛肉样品提示在现有检测基础上还需扩大检测范围,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常见肉类掺假鉴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市场上常见的肉类掺假情况,本研究通过提取生鲜牛肉、羊肉、猪肉和鸭肉基因组DNA,按一定比例进行预混合,构建牛肉掺猪肉、羊肉掺猪肉、牛肉掺鸭肉和羊肉掺鸭肉4种掺假模型。通过引物COI-1和COI-2进行PCR扩增和测序比对,建立基于COI基因的动物源性食品的掺假判别方法。根据实验所得纯肉DNA提取率T实现DNA水平到肉水平掺假比例的换算。在肉的掺假水平上,引物COI-2检测效果较好,对牛-猪、羊-猪、牛-鸭和羊-鸭模型掺假物的检出限分别为5%、8%、1%和4%。对采集的28个批次的肉制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8个样品中89%的样品与产品标签标识的成分相符。建立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检测方法可作为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分子鉴定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研究物源性食品的种类和掺假鉴定。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鉴别肉制品的真实属性,创新性地采用微波提取法对样品均质液进行DNA提取,并且根据不同物种动物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的引物与探针,根据实时荧光PCR扩增结果确定肉制品所含物种成分。在30份牛肉制品中,检测出有7份样品含有猪、鸡或鸭源性成分,检出率约为23.3%;在20份羊肉制品中,检测出有5份样品含有猪、鸡或鸭源性成分,检出率为25.0%。微波提取DNA的方法优化了DNA提取流程,使不同类型肉制品中提取DNA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开发的样品前处理方法、DNA提取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肉制品及其相关产品真实属性的鉴别,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建立鹿肉掺假快速鉴定方法,可对掺假肉的种类进行定性鉴定。建立一种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鉴别梅花鹿肉中牛肉、猪肉的掺假鉴定方法。提取梅花鹿肉、牛肉、猪肉3个物种肉组织的基因组DNA,通过多重PCR对梅花鹿、牛、猪的特异性片段进行扩增,鉴别样品中是否含有梅花鹿、牛、猪3种动物源性成分。通过对特异性片段的PCR扩增,可同时将梅花鹿、牛、猪的肉与其他物种进行区分。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多重PCR技术快速、准确鉴别梅花鹿中掺假牛、猪等其他肉类的方法,为解决食用药用性产品易掺假、难以鉴定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鱼翅类食品中鲨鱼成分PCR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鱼翅中的鲨鱼成分进行检测鉴定开发了一种快速灵敏的PCR检测方法,可检测鱼翅类食品中是否存在鲨鱼成分。根据鲨鱼线粒体的细胞色素亚基I基因序列设计了鲨鱼特异性引物,扩增长度为228 bp;为了评价方法的特异性,将设计的引物分别针对22份鱼翅样品DNA和37种其它种类DNA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只在鲨鱼鱼翅中能检测出特异的228 bp条带,其它37种物种中均无条带检出。为了评价方法的灵敏度,将鱼翅DNA中掺入了不同比例土豆DNA的样品采用本方法进行了PCR分析,显示方法可检测灵敏度为0.1%(m/m)。随机抽取45份不同类型的鱼翅样品,检测出22份鲨鱼翅均含鲨鱼成分,而21份仿鱼翅均不含鲨鱼成分而含有植物成分。该样品前处理方法、DNA提取方法以及PCR检测方法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鲨鱼成分检测鉴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Cytb基因进行肉制品真伪鉴定的尝试性探索。方法随机采集21份肉制品样品,首先采用CTAB法方法提取样品DNA,基于Cytb基因的通用引物对21份样品DNA进行PCR扩增,把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然后采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的比对分析。结果 CTAB方法适合肉制品的DNA提取。10份牛肉样品中9份与标注吻合,1份检测出是猪肉;2份羊肉样品中1份与标注吻合,1份检测是猪肉;2份猪肉样品中1份与标注吻合,1份检测是鸡肉;1份鸡肉样品与标注吻合;6份牦牛肉样品中2份与标注吻合,4份检测是水牛肉。结论用Cytb基因序列分析比对方法适合肉制品的真伪鉴定,市场上肉制品存在掺假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微芯片电泳仪开发一种鉴定混合肉的定量方法。方法采用商品化试剂盒对不同比例混合的牛肉和猪肉进行处理,无需精制DNA,直接进行PCR过程。全自动的微芯片电泳仪,不仅可以测量DNA/RNA的片段长度,且采用了内标物和样品的同时出峰,通过两者峰面积的比值,可以测量出样品出峰片段的相应浓度。本文使用微芯片电泳仪测定不同比例混合的猪肉和牛肉目标PCR产物片段的长度和浓度,制作标准曲线。结果在猪肉和牛肉混合肉样品中检测到相应的目标PCR产物,并且两种肉的PCR目标产物浓度和样品的质量呈大致的线性关系。结论使用本方法可以实现混合肉中各成分的定量检测,为肉类掺假的鉴定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8.
DNA提取是通过基因进行肉类食品种源鉴定的关键步骤。利用SDS法、CTAB法、改良氯化钠法和试剂盒法对猪肉、牛肉和羊肉的DNA进行提取,并对所提DNA的浓度、纯度、完整性以及提取所需的时间作了比较,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深加工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鉴别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市场上有不法厂商使用深加工后的猪肉冒充或添加于牛肉进行销售,但针对熟制食品中猪肉和牛肉成分的辨别方法仍不够成熟。为建立灵敏、可靠的食品中猪肉和牛肉成分的鉴定方法,分别根据线粒体基因组和细胞基因组编码基因的差异设计多组物种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技术对加工食品中的猪肉和牛肉成分进行鉴别。结果表明,两组基于线粒体编码基因差异所设计的引物各具优势,均可有效地进行食品中猪肉和牛肉成分的鉴定,检测灵敏度达纳克级DNA,且鉴定效果显著优于使用基于细胞基因组编码基因差异的引物。对市售食品样本的鉴别验证了方法的实用价值。总之,建立并优化了可用于深加工熟制食品中猪肉和牛肉成分鉴别的PCR方法,为肉制品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猪特异性基因序列为靶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常见畜禽肉包括猪肉、羊肉、兔肉、牛肉、鸽肉、鹌鹑肉、鸡肉、鸭肉、鹅肉等参考动物肌肉DNA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建立猪源性成分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将猪肉DNA模板浓度进行8个梯度稀释,检测其灵敏度。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对猪源性成分进行快速检测,具有较强的特异性,灵敏度较高,可快速准确地鉴别畜禽肉中猪源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A reliable and sensitive 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required to tackle food adulteration mainly in meat production. We developed a dry reagent based ready-to-use single tube quadruplex PCR assay for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chicken, mutton, beef and pork. The assay was found to be specific and reproducible. Thermo-stability studies of lyophilized PCR master mix were conduc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time intervals, which revealed significant stability for 75 days at 4°C and for 60 days at 25°C. The developed assay was shown to be sensitive down to 16 pg DNA per reaction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found to be 0.01% (w/w) of each species. Furthermore, this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68 commercial meat products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ine samples contained non-declared meat components. This dry reagent-based quadruplex PCR assay can be utilized to monitor various processed food products and also to maintain quality control in food industries mainly in the resource-limited settings.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非标记蛋白定量法鉴别牛肉或羊肉中是否掺假。方法采用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分析各种肉类蛋白酶解之后的样品,找到每种肉类特异的肽段,再用串联四极杆质谱测定特异肽段的定量结果,判定样本中是否有这种肉类存在。结果在测定的牛肉、羊肉、猪肉、鸡肉和鸭肉样本中,均找到每种肉类的特异肽段5~7条,从每种肉中选择3条肽段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很好地鉴别出牛羊肉中掺杂的其他肉类。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在牛肉或羊肉中掺杂其他肉类的鉴别。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屡屡曝光的食品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肉类掺假造假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其中用低价鸡肉、鸭肉、猪肉等掺入、冒充牛羊肉成为主要的掺假方式。国内外进行肉类掺假鉴定主要以核酸作为靶标,核酸鉴定也是物种鉴别最常用、最核心的方法,以DNA检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DNA条形码、多重PCR、荧光定量PCR、荧光探针等技术也得到空前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针对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也制定了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大多现行标准中基于DNA检测建立的PCR技术只能检测单一物种,滞后于技术的发展。目前,基于PCR发展起来的衍生技术凭借其高灵敏度、强特异性和高通量等优势在动物源性成分检测工作中显示出巨大潜力,也是肉类成分鉴定未来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PCR技术在肉类检测中的研究概况和现行标准的技术概况,以期为肉类成分鉴定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4.
DNA条形码在肉制品掺伪中非定向筛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基于DNA条形码的肉制品掺伪中非定向筛选技术进行探索。方法以线粒体基因组中COI基因为靶标,设计猪、牛、羊、马、鸡、鸭、鹅、鼠8种动物源物种间的通用引物和特异性引物,建立禽畜肉的DNA条形码检测方法。同时应用该技术对50份市售的肉制品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建立了DNA条形码筛选技术,电泳条带通过基因测序能正确识别猪、牛、羊、马、鸡、鸭、鹅、鼠8种动物源成分,结合分子克隆技术能实现对混合肉的检测。50份市售肉制品的DNA条形码结果显示,16份掺杂了除牛羊肉以外的其他禽畜肉。结论 DNA条形码技术能打破传统标准中PCR法检测目标唯一性的局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建立适用于肉类罐头等长时间高温加工食品中猪、牛、羊、鸡、鸭5种动物源成分种属特异性PCR鉴别方法.通过使用猪、牛、羊、鸡、鸭的种属特异性引物,对5种动物的总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分别为212、147、202、131、201 bp的扩增产物,将测序结果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US National Cente...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可靠地对肉制品中猪源性成分进行定量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到猪细胞核单拷贝基因(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2-like,CACA).以CACA基因为扩增靶标,设计了特异性引物、TaqMan探针,建立了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  相似文献   

17.
建立并优化了基于COI序列的DNA微条形码技术(mini-barcoding)检测熟肉制品中11种常见肉类掺假的方法.样品经超声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提取DNA模板和PCR扩增后,目标扩增物经切胶纯化后进行克隆测序,并将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数据库Blast比对.筛选出适合猪、牛、羊、鸡、鸭、鸽子、马、驴、鹅、兔、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生肉中的沙门菌带菌情况,为预防沙门菌食物中毒提供理论参数.方法 应用Dot-ELISA法对西宁市某屠宰厂85份猪胴体,101份羊胴体和71份牛胴体进行沙门菌的检测,同时用常规分离培养鉴定技术作为对照试验.结果 Dot-ELISA法检出沙门菌阳性率分别为76.47%( 65/85),55.44% (56/101)和46.48%(33/71);而常规分离培养鉴定技术检出沙门菌阳性率分别为78.82%( 67/85)、47.52% (48/101)和43.66%(31/71).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6.57%、85.71%和81.82%,两种方法在检测中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Dot-ELISA法检测沙门菌快速、准确,且与分离培养法阳性符合率较高;生肉中沙门菌带菌现象较为严重,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