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情报传输的灵活性、机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TD-SCDMA的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情报传输系统。该系统主要由TD—SCDMA收发单元、网络传输部分和雷达情报处理中心组成。TD-SCDMA收发单元负责数据传输,雷达情报处理中心主要接收各雷达送来的点迹、航迹及目标特征信息,并进行融合跟踪、综合识别处理。为保证该系统传输雷达情报的稳定性,设计了网络传输QoS自适应控制机制。系统性能分析表明,该传输系统能够满足情报数据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的传输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DaVinci视频处理技术,利用DaVinci技术对便携式视频侦察系统各个模块进行软件设计,以完成图像信息的获取、处理及传输等功能.对该系统的实现与测试表明,利用DaVinci技术进行便携式侦察系统开发,性能良好且有利于降低开发复杂性,缩短了周期,增强了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某型防空雷达需要进行组网融合.经现场调研,该部现有的指挥控制系统具备空中情报的显示、计算、目标分配等功能,同时该型雷达具备情报的数字化编码及输出功能.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套空情组网系统,该系统将雷达情报进行采集和换算后,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至该部指挥控制系统的空情服务器,完成情报组网,从而达到提高指挥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钟蔚  华祖耀 《计算机仿真》2003,(Z1):260-261
将先进的仿真技术应用于雷达训练仿真系统的研究是今后雷达训练仿真器的发展方向.该文以某型战场侦察雷达为对象,首先介绍了HLA的结构特点,然后提出了基于HLA的战场侦察雷达的设计方案,确定了联邦开发过程,分析了系统开发中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训练仿真器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VHF有源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中的数字收发单元。采用分布式高速D/A和A/D分别实现为每个天线单元产生独立射频发射信号和采集每个天线单元接收的回波,使每个单元发射的波形和采集到的回波信号能单独处理。所有数字单元通过嵌入式以太网接口连接到主控计算机。该数字单元在雷达信号处理方面具有灵活性强\,高性能、可扩展和低成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解决情报传输安全的主要方法是对情报加密。论文首先介绍了一种基于一维logistic方程的情报加密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实现算法,然后将该方法用于雷达情报自动化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行有效,最后讨论了该方法的优点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陈培彬  卜戍兵  杨辉 《计算机工程》2004,30(16):176-178,187
运用数据融合技术中模糊集合理论和遗传算法,建立适合地面战场复杂背景下标情报处理的融合算法模型——分级融合算法,并将该算法模型运用于侦察情报系统,对实现目标信息融合处理的自动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海湾战场上空,美军利用间谍卫星收集大量伊拉克的军事情报,根据这些情报美军制定了多国部队的作战计划和判定轰炸效果。这些间谍卫星大部分为监视前苏联而设置的,这次转用于监视伊拉克的军事行动。 侦察卫星的图像数据由数字化通信卫星送回美国本土的空军照片评定中心,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再送给战场部队使用。  相似文献   

9.
《微型机与应用》2014,(23):65-67
通过对基于TD-SCDMA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无线传输环境下的视频码率动态调整策略。针对TD-SCDMA信道低带宽、高时延、高误码率的特征,该策略可以根据实时网络环境动态调整码率,以便视频数据能够适应其传输。经过TD-SCDMA无线视频系统的实际应用,证明本策略能够有效解决由于TD-SCDMA信道特征给视频传输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快速准确地识别出舰船的类型,是进行战场态势评估和战场决策的基础。通过从远程侦察雷达的回波中提取特征信息,使用贝叶斯网络,提出了“两步法”对舰船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例验证,其结果与事实相一致,显示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气瓶的收发管理是实现气瓶安全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ZigBee无线通讯网络控制气瓶收发过程以加强安全管理的系统方案.通过为气瓶安装条码作为唯一标识,以便携式采集器为无线传感器,设计实现了气瓶无线收发管理系统.文中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架构,无线基站和便携式采集器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雷达电路单元故障后,采用雷达电路单元便携式维修平台开展现场脱机维修,可在不影响雷达装备担负战备值班的情况下,实现故障电路单元的快速修复,同时该设备还可用作电子电路的通用调试平台。从设计指导思想、方案选择论证、技术创新点等几个方面对雷达电路单元便携式维修平台作了介绍。用户实践表明,该设备在多功能、小体积、任意可编程等方面达到了国内综合仪器的先进水平,特别适合于雷达中频、视频电路的调试和检修。  相似文献   

13.
范梅梅  马彦恒  齐晓慧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2):265-266,269
本文旨在探讨应用于侦察雷达的一种目标识别方法。选择目标回波信号的多普勒频率作为目标特征,采用目前被广泛应用的BP网络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某型战场侦察雷达的目标样本进行训练,并进行测试。在识别过程中不断对训练样本及训练目标进行更新,提高了识别正确率和识别速度。  相似文献   

14.
一种用于反恐侦察的爬壁机器人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于反恐侦察的爬壁机器人系统.该系统包括3个部分:真空吸附式两足爬壁机器人、便携式遥控器和无线视频传输模块.其中,基于DSP技术开发的控制器可以使机器人在光滑的壁面上灵活地爬行、转向和跨越.文中提出了一种实现机器人在两个不同倾斜壁面之间跨越的控制算法.实验表明,该机器人体积小、噪声低、隐蔽性好;视频模块图像清晰、传输稳定;整个系统可以满足执行反恐侦察任务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伪码调相战场侦察雷达捕获目标的效率,对某新型战场侦察雷达,研究了其脉冲压缩技术;分析了工程上常用的两种时域脉冲压缩实现方法,针对该新型雷达,建立了相应的卷积器模型,对不同长度的调相码,设计了对应的系统结构并给出了改进方案,最后通过采用QuartusⅡ与MATLAB软件对脉冲压缩过程进行联合仿真分析,验证了脉冲压缩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设计一种陆地车辆对抗演示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图像采集单元、上位机控制处理平台单元、无线传输单元、驱动控制单元、对抗判决系统单元和敌我识别系统单元;设计中采用4辆车辆(2对2模式)进行对抗实验,实验表明设计的陆地车辆对抗演示系统可以实现对前方环境和对方对阵情况的实时图像获取和处理、显示、无线收发控制、计算、轨迹控制、特征识别、定位、文件管理、数据传输、生命值显示以及声音报警等功能;实验对抗结果:乙方两辆车4个生命值显示灯全部熄灭,甲方对抗胜利.  相似文献   

17.
针对煤矿井下供电设备故障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很大隐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D-SCDMA技术的煤矿智能电力故障检测与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供电检测采集系统实时采集各段母线电压、各分支电流、功率、断路器状态以及故障信息,然后通过TD-SCDMA/工业以太网络支撑系统将煤矿供配电系统各设备运行状态、运行参数、故障信息传输到智能电力故障分析系统,完成煤矿供配电系统的信息加工、分析和故障诊断与处理。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基于S3C6410和WinCE 6.0的12导联心电图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一种基于S3C6410和WinCE 6.0的12导联心电图机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心电信号采集、放大、滤波和转换的前端处理模块,基于S3C6410的嵌入式控制和显示系统模块,心电图打印模块以及网络传输模块组成.该系统以VS 2005为工具,采用WinCE 6.0所支持的多线程、TCP/IP通信和WIFI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了对心电数据的实时采集、显示、打印、保存和网络传输等功能.该系统具有便携式、界面友好、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未来战场作战模式由传统的以“平台”为中心转变为以“网络”为中心,战术互联网已成为战场的“神经系统”,它连接了战场的各作战单元要素之间并实现了信息共享和无缝连接,其网络架构是其主要能力实现的基础,它对保障战场通信网络稳定、可靠、高效的通信服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军战术互联网(如美军联合战术通信系统(JTRS)、战术级作战人员信息网(WIN-T)等)网络架构均采用了混合式架构,本文梳理分析了战术互联网发展现状,针对影响战术互联网主要性能的体系结构提出了分层分域的网络架构,即Mesh+Ad-hoc的体系架构,并对该架构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层分域的网络架构能够更好的提升战术互联网整体鲁棒性和抗毁性,网络的运行效率和管理能力,更加适合于未来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由GSM/GPRS模块SIM300和射频收发芯片nRF24LE1组成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对数据的采集与无线传输。系统由嵌入高速单片机的nRF24LE1芯片完成对多路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收发,并由SIM300将数据通过网络传递给TCP服务器和手机终端。在完成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重点探究了nRF24LE1芯片的多通道收发过程和TCP服务器的建立。该系统具有功耗低、扩展方便等优点,适合多种无线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