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简要介绍了多种评定发动机冷却液缓蚀性能的方法。指出部分国标要求的试验方法存在的不足,如铸铝传热腐蚀试验中腐蚀水的添加方式、铝泵气穴腐蚀试验的重复性。对超声波气穴腐蚀试验及行车试验等其他评定方法建立标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行车试验是最佳的评价冷却液综合性能的方法,超声波测定法可简单有效地评价重负荷冷却液的抗气穴腐蚀性能,而高温稳定性试验则能够同时反映出冷却液及其染色剂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正据宇通客车反馈,加载尾气加热器的公交车辆使用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多次出现变黑现象。本文对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变色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试验考察,发现尾气加热器持续高温是导致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变色的主要原因,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配方中的钼酸盐是导致其在高温下变色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3.
《润滑油》2012,27(6):10-10
乙二醇型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较轻负荷发动机冷却液具有较强的抵制腐蚀能力,并且使用周期长,适用于各种重负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能够保证重负荷发动机长期在接近额定功率条件下运行,满足了重负荷汽车工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轻负荷冷却液复合剂RHY8025A和重负荷冷却液复合剂RHY8026A的工业试生产及工业应用。该系列复合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易于工业化生产。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使用该系列复合剂所调制的冷却液产品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各种金属(钢、铁、铜、铝、焊锡)都有很好腐蚀抑制能力和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可抑制重负荷发动机的气穴腐蚀和传热表面结垢导致的腐蚀损伤。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轻负荷发动机与重负荷发动机冷却要求的差异性,描述了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的技术规格发展历程,总结了有机酸型(OAT)冷却液的特点,与无机盐配方IAT做了比较,对亚硝酸盐的使用与不含亚硝酸盐配方的实际应用情况做了分析。给出了OAT类重负荷发动机冷却液的最新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以我国市场上常见类型的冷却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试验系统清洗溶液和标准试验泵的更换对发动机冷却液铝泵气穴腐蚀特性试验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二水合草酸-柠檬酸或磷酸-三氧化铬清洗试验设备,用Master CP1018泵或Buick GM25527536泵作为标准试验泵,发动机冷却液铝泵气穴腐蚀特性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董芳 《石油商技》2004,22(4):43-46
介绍了发动机冷却系统材质及其组成的发展,以及轻,重负荷发动机对冷却液的要求。根据ASTM及 中国冷却液标准的发展变化,指出目前发动机冷却液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韩恒文 《石油商技》2010,28(5):14-19
介绍了发动机冷却液的技术标准、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从发动机冷却液的组成看,其基础液发展方向是采用环保型的材料,降低乙二醇的含量直到不使用乙二醇;添加剂主要是通过研究腐蚀抑制剂,向提高冷却液高温、低温热安定性及对各种金属的腐蚀抑制性、长寿命方向发展。为推动我国发动机冷却液的发展,应尽快制定国内相关的产品规格标准及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凯蛟  水琳  杨兵 《石油商技》2005,23(1):69-71
据统计,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轻负荷发动机故障的20%来源于冷却液使用不当,重负荷发动机故障的40%来源于冷却液使用不当。科学合理的使用冷却液对于汽车发动机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从冷却系统的清洗、冷却系统的检查、冷却液的选择、冷却液的加注及冷却系统的维护五个方面介绍了冷却液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冷却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相似文献   

10.
重负荷柴油机油的更新换代对油品抗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实验室针对Mack T-9发动机试验工况对评价油品抗磨性能的模拟试验方法进行了筛选;并对重负荷柴油机油常用的添加剂对油品抗磨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SRV试验方法评价油品抗磨性能较为适宜;在研制体系中适当增加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用量和使用适合的抗磨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油品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