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规划师》2010,(Z2)
近年来,广州单位能源利用的碳足迹产生的经济价值有所提高,碳足迹强度有所降低,在碳足迹总量增加的同时,能源消耗的碳足迹效益逐年变好,碳足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未来,广州应转变传统高消耗、高排放、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把"碳足迹"概念引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发展循环经济、调整能源结构、扩大碳汇及推广实施碳足迹标准。  相似文献   

2.
李佳  邓雅文 《门窗》2013,(1):130-131
"碳足迹"是一种科学计量碳排放的工具,本文通过将"碳足迹"与城市规划设计实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追踪"碳足迹"、计算"碳足迹"和减少"碳足迹"对城市规划活动以及营建低碳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维视角下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以东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生态城市的相关研究是当今的一大热点,本文在回顾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进展、阐明其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以东营为例,基于东营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功能定位,研究提出共性指标与特色指标相结合、核心指标与支撑指标相衔接、核心指标动态调整的指标体系多维构建策略,建立了符合东营实际的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明确了指标体系实施的具体措施,以推动指标体系真正付诸实施,切实发挥指导低碳生态实践的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4.
城市规划:从"碳足迹"开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建议积极探讨城市本身对其碳排放之基线分析、未来情景比较、减量方法和范畴等科学数据供政策情景分析。城市应制定以低碳经济城为规划目的之一的总体规划,进行全面之审计,评估本身之"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作为城市规划特别是总体规划编制决策之基础,再通过各种规划内容和机制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低碳技术、低碳城市在空间和资源规划提供明确支持措施。  相似文献   

5.
厦门市碳足迹与碳承载力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碳足迹计算方法探讨和分析内容拓展的基础上,以厦门市为例,估算了2005-2012年厦门市碳足迹、碳承载力和净碳足迹,对其动态变化过程及人均碳足迹、地均碳足迹、区域排放强度等指标进行详细分析与总结。认为厦门市当前碳排放相关指标水平有待提升,并从产业、能源、碳汇、空间、政策等方面提出低碳城市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6.
“碳足迹”视角下的低碳城市规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宏宇  郭湘闽  褚筠 《规划师》2010,26(5):9-15
从科学计量碳排放的工具—"碳足迹"的视角出发来探讨低碳城市的规划问题可以发现,"碳足迹"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对低碳城市的营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一级碳足迹与二级碳足迹入手探索其与城市规划的结合点发现,低碳城市规划与"碳足迹"的结合主要应关注能源消耗、交通出行、生活习惯、工作方式4个层面,其中最有效的减碳作用还是以考虑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出行模式之间的关系为主。  相似文献   

7.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东营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论述实行低碳生态城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为指导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从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方面构建目标管理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黄光宇  林锦玲 《规划师》2006,22(4):11-14
山地资源型城市具有"山地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双重属性,"山地"的地形特征和"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导致山地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污染严重、基础设施落后和灾害隐患较大等问题.应编制生态环境空间控制规划,针对不同的生态敏感区采取不同的建设措施,引导山地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9.
我国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着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忧虑。本文从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堪忧、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等因素谈起,分析了这类城市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必然性以及低碳生态城市所具有的优势。并以山东枣庄中心城区为例,分析其城市发展面对的具体困难,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徐中堂 《区域供热》2014,(2):1-8,23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城市集中供热是把一次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加工为热能,通过城市热力网输送供给终端建筑物热用户使用的能源生产和供应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Brücke Wolken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